-
公开(公告)号:CN119551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77927.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02F1/7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形微通道放电协同空化的废水降解系统及方法,属于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废液池、微通道放电空化降解装置、臭氧发生器、文丘里管和收集池;文丘里管分别与臭氧发生器、废液池和微通道放电空化降解装置的待降解废水入口连通。本发明融合介质阻挡放电技术与水力空化技术,介质阻挡放电在内外空化腔中生成大量活性物质,配合空化转子旋转引发转子周围产生强烈的空化效应,降解有机废水;通过设置放射形微通道放电装置,增大了放电面积,增加了气液相中臭氧、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质的数量,减少了活性物质在运送过程中的失活损耗;通过设置相反旋向的转子空化齿,引发气液相的循环流动,提高了传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875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78607.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9/02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88 , G09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可见光热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材料是由罗丹明B和烷基胺化合物在耦合试剂和活化剂作用下形成改性罗丹明B化合物,然后再与电子受体化合物和增效剂结合所得的荧光/可见光热致变色材料本发明所得荧光/可见光热致变色材料具有热致荧光变色及热致变色双重功能,且还具有温敏响应速度快,变色可逆,可循环反复变色,性质稳定等优点,可以作为新型智能材料,在防伪、加密、服装、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6239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515869.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9K11/06 , C09K11/02 , D06M23/12 , D06M13/144 , D06M13/188 , D06M13/368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刺激荧光/可见光颜色双响应胶囊及其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特定分子结构设计,使得4‑二甲氨基水杨醛与丙二酸二甲酯发生接枝反应,制备出具有多个不饱和官能团的发色分子,将其与相变材料混合实现溶剂相态调控的光学双响应可逆输出,相对于常规的三组分有机热响应材料,本产品只需要两组分,即发色体分子和相变溶剂,因此其制备过程更简化,性能稳定性也更强。通过微胶囊包覆后,材料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性能得以稳定保持,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619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515924.7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光激发变色/加热复色的聚氨酯及其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包括将荧光黄、烷基二胺化合物及溶剂混合均匀后,于机械搅拌下加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烘干并通过层析色谱法提纯,获得荧光黄衍生物;将二异氰酸酯、聚二元醇溶解于溶剂中于机械搅拌下加热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加入扩链剂并缓慢滴加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继续反应,然后在上述反应物中加入荧光黄衍生物,继续加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用溶剂浸泡冲洗以移除未参与反应的单体,随后将上述反应物干燥,得到即得最终产品。目标产物紫外光激发变色/加热复色的聚氨酯在军事、防伪、加密、服装、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60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410635744.0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3/513 , D06M101/06 , D06M101/12 , D06M101/32 , D06M101/34 , C25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胶‑凝胶电化学沉积制备超疏水织物的方法,属于纺织化工技术领域。首先制备含疏水长链的硅烷改性杂化溶胶液,然后以铜片为反应电极,铂片为反电极,对两电极间的织物沉积,使得疏水组分在织物上定向排列,织物接触角可达160°以上,实现超疏水。该方法解决了溶胶前驱体自反应驱动力有限导致沉积膜附着力差、有裂痕等缺点,而且沉积膜厚度可调,残液通电后可循环利用,无废水排放,同时添加纳米金刚石组分,可显著降低沉积膜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其耐外力性,而且电化学过程中无需添加KNO3等电解质,适用于功能纺织品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877446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392507.4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9D183/04 , C09D133/04 , C09D127/12 , C09D151/08 , C09D5/16 , C08F283/12 , C08F212/08 , C08F220/34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草莓型微胶囊的芳香缓释自清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涂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草莓型微胶囊5~40份、水性树脂20~60份、助剂0.5~5份、去离子水5~30份。本发明的基于草莓型微胶囊的芳香缓释自清洁涂层具有草莓型微胶囊的表面结构和微胶囊包覆的香精赋予微胶囊疏水和香味缓释性,同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可通过多种方式涂覆于不同物体表面上应用。本发明基于草莓型微胶囊的芳香缓释自清洁涂层涂覆在织物或家纺产品上既具有超疏水性有具有持久的香味缓释功能,在纺织产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744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392507.4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9D183/04 , C09D133/04 , C09D127/12 , C09D151/08 , C09D5/16 , C08F283/12 , C08F212/08 , C08F220/34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草莓型微胶囊的芳香缓释自清洁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涂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制成:草莓型微胶囊5~40份、水性树脂20~60份、助剂0.5~5份、去离子水5~30份。本发明的基于草莓型微胶囊的芳香缓释自清洁涂层具有草莓型微胶囊的表面结构和微胶囊包覆的香精赋予微胶囊疏水和香味缓释性,同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可通过多种方式涂覆于不同物体表面上应用。本发明基于草莓型微胶囊的芳香缓释自清洁涂层涂覆在织物或家纺产品上既具有超疏水性有具有持久的香味缓释功能,在纺织产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60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35744.0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3/513 , D06M101/06 , D06M101/12 , D06M101/32 , D06M101/34 , C25D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74 , C25D15/00 , D06M13/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胶-凝胶电化学沉积制备超疏水织物的方法,属于纺织化工技术领域。首先制备含疏水长链的硅烷改性杂化溶胶液,然后以铜片为反应电极,铂片为反电极,对两电极间的织物沉积,使得疏水组分在织物上定向排列,织物接触角可达160°以上,实现超疏水。该方法解决了溶胶前驱体自反应驱动力有限导致沉积膜附着力差、有裂痕等缺点,而且沉积膜厚度可调,残液通电后可循环利用,无废水排放,同时添加纳米金刚石组分,可显著降低沉积膜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其耐外力性,而且电化学过程中无需添加KNO3等电解质,适用于功能纺织品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2662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15869.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9K11/06 , C09K11/02 , D06M23/12 , D06M13/144 , D06M13/188 , D06M13/368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刺激荧光/可见光颜色双响应胶囊及其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特定分子结构设计,使得4‑二甲氨基水杨醛与丙二酸二甲酯发生接枝反应,制备出具有多个不饱和官能团的发色分子,将其与相变材料混合实现溶剂相态调控的光学双响应可逆输出,相对于常规的三组分有机热响应材料,本产品只需要两组分,即发色体分子和相变溶剂,因此其制备过程更简化,性能稳定性也更强。通过微胶囊包覆后,材料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性能得以稳定保持,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01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478727.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双致变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材料和应用,所述的变色纤维由二炔化合物和作为纺丝基材的高分子聚合物/热固型聚氨酯混合聚合物,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复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成本低,工艺可控,且所制得的光/热双致变色纤维,性能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响应灵敏度,具有两种不同的变色效果,可用于纺织服装、化学防伪、传感器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