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90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5261.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自动化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淤泥软基真空预压处理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真空预压处理模块,用于对淤泥软基进行真空预压处理;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真空预压处理模块的淤泥软基参数信息,并储存参数信息;MCU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数据监测模块储存的参数信息,并将参数信息传输到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MCU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进行预警分析;沉降监控模块,用于对淤泥软基沉降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进而获取监控数据参数并生成控制策略;沉降监控模块包括沉降参数采集单元,用于对淤泥软基沉降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控制模块,用于执行控制策略,实现控制沉降监测装置安全断电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9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69171.8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闸混凝土底板局部脱空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包括:获取水闸混凝土底板的超声波波形数据;对超声波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识别出混凝土底板的局部脱空区域;根据脱空区域的脱空程度以及脱空位置,生成监测数据;同时显示并存储监测数据;基于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预警,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本申请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敲击检测方法存在操作不便,精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实时监测底板脱空情况,显著提高水闸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95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22793.2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堆载预压处理效果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S1监测在地基在堆载预压处理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和孔隙水压力数据;S2基于S1中各数据,计算地基的沉降固结度数值和孔压固结度数值;同时,对堆载预压处理的地基钻孔取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载荷试验,获得各试验数值;S3根据S2中得到的各数值,构建地基堆载预压网络数据模型,获取网络数据模型中偏离设计要求值最多的位置和等值线平面图;S4构建评价模型,其输出计算结果;S5将计算结果与地基的实际含水率、孔隙比和地基承载力进行比较得到相对误差;若相对误差在预设范围内,则输出计算结果,生成评价结果;若相对误差不在预设范围内,返回S4,调整评价模型权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1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62258.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原应力状态粗粒土地基的冲击碾压试验装置,包括试样制样系统、竖向压力加载系统和冲击碾压系统,通过试样制样系统制备粗粒土试样,通过调节落砂高度控制粗粒土试样的初始相对密实度;通过竖向压力加载系统对粗粒土试样施加竖向应力,实现粗粒土试样的固结,以模拟粗粒土试样的原应力状态;固结完成后,采用冲击碾压系统对粗粒土试样施加冲击碾压荷载,通过调节冲击轮质量和冲击轮在粗粒土试样表面的水平移动速度,以模拟实际的冲击碾压过程。本发明可用于在室内模拟实际应力状态粗粒土地基的冲击碾压加固过程,为评估冲击碾压技术加固粗粒土地基的效果和探究粗粒土密实机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17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62258.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原应力状态粗粒土地基的冲击碾压试验装置,包括试样制样系统、竖向压力加载系统和冲击碾压系统,通过试样制样系统制备粗粒土试样,通过调节落砂高度控制粗粒土试样的初始相对密实度;通过竖向压力加载系统对粗粒土试样施加竖向应力,实现粗粒土试样的固结,以模拟粗粒土试样的原应力状态;固结完成后,采用冲击碾压系统对粗粒土试样施加冲击碾压荷载,通过调节冲击轮质量和冲击轮在粗粒土试样表面的水平移动速度,以模拟实际的冲击碾压过程。本发明可用于在室内模拟实际应力状态粗粒土地基的冲击碾压加固过程,为评估冲击碾压技术加固粗粒土地基的效果和探究粗粒土密实机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08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62318.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15 , G06F16/29 , G06F18/24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3/084 , G06N20/20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填补方法和系统,涉及降水定量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定流域近实时多源雨量、气象、地理空间信息,确定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滞时;构建训练、测试、验证样本;对训练样本进行增广以提高样本数量;构建多个填补模型模拟得到预定流域所述降水时空格局;构建随机森林星地降水融合模型,对降水时空格局进行综合修正,获得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本发明针对当前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存在滞时的问题,构建了滞时内降水时空格局填补和随机森系星地融合模型,模拟修正实现了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的填补,将卫星反演降水由近实时提升至实时水准,提升了数据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94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469171.8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9/04 ,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闸混凝土底板局部脱空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包括:获取水闸混凝土底板的超声波波形数据;对超声波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识别出混凝土底板的局部脱空区域;根据脱空区域的脱空程度以及脱空位置,生成监测数据;同时显示并存储监测数据;基于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预警,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本申请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敲击检测方法存在操作不便,精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实时监测底板脱空情况,显著提高水闸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02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9547.8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工离心机用的海洋风浪流模拟系统,包括:专用模型箱、基座、动态加载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基座与动态加载装置均与专用模型箱连接;动态加载装置还与控制装置连接。本申请具备在超重力离心模拟试验过程中针对海洋结构基础实施海洋风浪流的模拟功能,依靠远程自动控制,能在高达100g的超重力环境下对模型桩基的任意三个位置施加海风荷载、海浪荷载和海流荷载,并可任意组合实现单自由度、双自由度和三自由度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15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86243.8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堤防或港口堆场填筑分层沉降监测装置及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基准沉降管、设置于所述基准沉降管上的若干位移监测装置和数字采集装置,每个位移监测装置包括滚轮转轴装置、磁致伸缩式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和三角钢架悬臂。所述三角钢架悬臂上固定安装有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通过预埋不锈钢沉降管,作为固定不变的基准沉降管,减少钻孔数,具有较小的工作量,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对堤防或港口堆场填筑分层沉降监测,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及时性,减轻了监测人员的工作难度,保证了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监测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5722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362686.4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河北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控校正室内缩微模型测量设备位移的装置,包括安装于桁架上的测量设备、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桁架外部设置有水平基点和竖向基点,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均以水平基点和竖向基点为基准,感应装置和调节装置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连接,调节装置与测量设备连接,能够带动测量设备在桁架上微调。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该装置的实时监控校正方法。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由于使用了调节装置,调节数值可精确到0.01mm,使室内模型观测试验所得数据更加准确可靠。使室内微缩模型与实际模型的观测误差更小,对于室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的观测具有重大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