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9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94895.5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控性能流态固化回填料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考虑多指标调控过程时不同掺加材料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单一变量实验和多变量实验,提供了单一变量和多变量下流态固化回填土的强度、流动度、凝结时间和密度预测公式。解决了传统流态固化回填料设计方法无法对密度和凝结时间等指标同时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79893.0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扩大管内置抽滤装置的低浓度泥浆脱水装置及方法,包括扩大管和控制系统,所述扩大管替代原泥浆输送管道中的一段运输管,作为替代管道接入泥浆输送管道中;所述扩大管内均匀布设多个抽滤管,抽滤管端口连接抽滤泵,将进入抽滤管的水抽出;所述抽滤管为表面布有透水孔的管道,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抽滤泵启停及功率调节。本发明装置结构组装、清洗简单,可根据原泥浆输送管道尺寸预制扩大管和抽滤管后,直接在现场施工改造原泥浆输送管道,改造及后续维护成本低,且在泥浆的管道运输过程中直接进行泥浆的脱水处理,不需要设计额外场地和外部器械如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极大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59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1014913.X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管道流动固化处理淤泥主动式和被动式增强均化混合系统,包括输送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管内的主动均化装置和被动均化装置;所述主动均化装置包括动力输出组件与所述动力输出连接的搅拌组件;所述被动均化装置固定于所述输送管内壁。在输送管路中设置机械强力扰流和被动扰流装置,浆料流动的湍流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泥浆和外加剂之间的掺混更加剧烈且均匀。淤泥和外加剂在管道中边流动边混合,无需堆场设计,对高浓度或低浓度泥浆直接输送过程中有很好输送均化调节效果,节省成本;且通过主动式和被动式均化系统的结合极大缩短了混合均匀所需要的输送距离,使得在实际应用中管道的路线设计更加灵活,更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8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181222.4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顶部旋进式注浆防冲刷装置及方法,包括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底部与海床地基相接触,混凝土底板底部固接有若干基础筒体,基础筒体深入海床地基内部,混凝土底板顶面固接有单柱,单柱两侧壁固接有升降滑轨,升降滑轨滑动连接有升降式注浆系统,升降式注浆系统底部铰接有若干旋进式注浆管的一端,旋进式注浆管另一端套接有滑动式限位系统,滑动式限位系统底部与混凝土底板边部滑动连接。本发明可深入海床地基内部进行注浆达到强有力的加固效果,增加了临近冲刷影响范围内地基土的防冲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770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50120.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化泥类物质表面结合强度及结合能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平衡板、配重、盛水容器、水管、水泵、均力板、压力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平衡板为平板结构,平衡板中段通过支座固定于平面上,平衡板两侧分别固定配重和盛水容器;盛水容器一侧通入水管,通过水泵、水管向盛水容器中注水;平衡板上靠近盛水容器一侧下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均力板、压力传感器和托台;基于待测干化泥类物质制备的试样固定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托台之间,所述试样接受平衡板施加的压力;所述托台内置雷达收发装置;试样上方固定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试样形变。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快速找到干化泥类物质的合适破碎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9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587271.6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抗倾覆能力提升装置及提升方法,属于海上风电筒型基础领域,解决了传统的基础抗倾覆能力提升方式施工风险巨大且施工时间较长,无法迅速对既有筒型基础抗倾覆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本发明提供的抗倾覆能力提升装置包括第一钢箍连接件、第一复合锚板和多个钢压条;第一复合锚板上和第一钢箍连接件上均设有多个方形孔道,多个钢压条能够插入或拔出方形孔道;第一复合锚板内设有弹性部件,当海上风电筒型基础发生倾斜时,抽出钢压条,第一复合锚板在弹性部件作用下张开时其与海床地基之间的摩擦作用面积增大,从而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提供拉力。本发明实现了对倾斜的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抗倾覆能力的迅速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90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493496.5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模型试验下沉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筒型基础结构模型上部可拆卸连接有下沉辅助机构,下沉辅助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监测组件、驱动组件和抓取组件;还包括本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是专为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模型试验开发的下沉辅助装置,相较于传统方法,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显著提升筒型基础结构模型的下沉稳定性及可控性,可显著降低筒型基础结构模型下沉过程中偏心的风险。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便捷、易于调节,适用于各种尺寸大小的筒型基础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93496.5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模型试验下沉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筒型基础结构模型上部可拆卸连接有下沉辅助机构,下沉辅助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监测组件、驱动组件和抓取组件;还包括本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是专为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模型试验开发的下沉辅助装置,相较于传统方法,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显著提升筒型基础结构模型的下沉稳定性及可控性,可显著降低筒型基础结构模型下沉过程中偏心的风险。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便捷、易于调节,适用于各种尺寸大小的筒型基础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56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583909.4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相变材料控温复合处治寒区膨胀土渠道的方法,包括:选择相变材料,对相变材料进行试验,获取相变材料的最优掺入量;选择纤维材料,对纤维材料进行试验,获取纤维材料的最优掺入量;根据相变材料最优掺入量和所述纤维材料最优掺入量进行相变控温复合纤维加筋渠道模型试验,获取相变材料的最优掺入深度和纤维材料的最优掺入深度及演化规律;基于相变材料的最优掺入深度和纤维材料的最优掺入深度及演化规律,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构建渠道纵横排水体,加速排出渠道渗漏水。本发明的寒区膨胀土处置方法集主动和被动处理为一体,控、防、排、渗相统一的寒冷地区膨胀土渠道复合处治技术,此方法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8250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166812.3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渗纠偏淤泥海域倾斜筒型风电基础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箱上方固定连接有图像采集系统,模型箱内部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可变角度支座、淤泥、水体,淤泥上表面插接有承载支座模型,模型箱外侧与承载支座模型对应位置设置有摄像机;承载支座模型包括风机塔筒,固定连接在风机塔筒下方的筒型基础;筒型基础的一侧粘接有防水橡胶垫,防水橡胶垫接触设置在模型箱的内侧,模型箱与防水橡胶垫接触的侧壁为透明结构;筒型基础的下方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电渗区,电渗区连通有排水系统。本发明可以达到将倾斜的承载支座模型进行适当纠偏以保证其在允许最大倾角内,进而提高风机服役寿命,增加经济效益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