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6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45709.1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灌溉需求响应的智能水泵群调度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小流域分布式泵站群调度复杂、通信负担重及上下游供水不均的问题;首先获取作物需水量、气象和土壤数据,计算灌溉需求;然后建立水泵运行和光伏发电出力模型;接着在光伏发电利用率最大的前提下,初步分配水泵灌溉功率,并处理盈余或缺额电力;最后,实时监控水量、水位及光伏发电数据,动态调整水泵抽水功率。本发明通过智能决策和动态调整,不仅满足了灌溉需求,还有效避免了上游过度抽水导致的下游供水不足问题,同时优化了电力使用,降低了外部电力引入成本,实现了灌溉和电力使用的双重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8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53912.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植被垂直结构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解决现有以植被投影盖度为基础的植被因子参数并未有效呈现植被垂直结构特征,往往导致植被水土保持效益较大评估误差,尚未建立能有效反映植被减水减沙效益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植被垂直结构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计算方法,采用机载激光雷达、CT扫描和径流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考虑植被林冠层、灌木层、草被层、枯枝落叶层、根系层和结构层次高度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该植被因子指数可综合反映植被的水土保持效益,比传统的植被因子指数更能有效反映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9320.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空间结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在黄土高原小流域植物措施优化配置过程中考虑减流减沙、植被蒸散耗水和投入成本进行多目标植被空间结构优化配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无人机遥感测量、地面实地观测、模型模拟等方法,构建减流减沙、植被蒸散耗水和投入成本的多目标函数,提出减流减沙效益最大化、植被蒸散耗水最小和投入成本最小化的黄土高原植被垂直结构和植被水平结构优化配置模式,可实现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资金投入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提高植被功能,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70082.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壤侵蚀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壤侵蚀强度估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计算获得的土壤侵蚀强度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误差的问题。所述土壤侵蚀强度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年降雨侵蚀力,并根据卫星降雨量数据对年降雨侵蚀力进行拟合优化,输出年降雨侵蚀力的拟合优化计算公式,其中,所述年降雨侵蚀力是基于气象站逐日降雨数据计算得到的;使用年降雨侵蚀力的拟合优化计算公式对年降雨量卫星栅格数据进行采样,获取并输出优化后的年降雨侵蚀力;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并根据土壤流失方程,将优化后的年降雨侵蚀力带入至土壤流失方程,获取并输出土壤侵蚀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3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470082.7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壤侵蚀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壤侵蚀强度估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计算获得的土壤侵蚀强度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误差的问题。所述土壤侵蚀强度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年降雨侵蚀力,并根据卫星降雨量数据对年降雨侵蚀力进行拟合优化,输出年降雨侵蚀力的拟合优化计算公式,其中,所述年降雨侵蚀力是基于气象站逐日降雨数据计算得到的;使用年降雨侵蚀力的拟合优化计算公式对年降雨量卫星栅格数据进行采样,获取并输出优化后的年降雨侵蚀力;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并根据土壤流失方程,将优化后的年降雨侵蚀力带入至土壤流失方程,获取并输出土壤侵蚀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32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1383.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6/29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T7/6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错峰削洪拦沙的评估方法。本发明涉及流域水文、土壤侵蚀、泥沙输移的计算机模型模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土壤侵蚀模型不能用于梯田、坝库工程等对洪水泥沙的削减拦蓄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流域多源数据构建分布式水沙物理模型数据库;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土壤侵蚀过程模拟;水土保持措施的错峰削洪的模拟计算;沟道坝库工程的错峰削洪拦沙模拟计算;构建流域水沙分布式水沙模拟系统,将梯田与沟道坝库工程的调蓄方程嵌入流域水沙分布式水沙模拟系统中;水土保持措施错峰削洪拦沙评估;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分布特征,明确了水利水保工程的级联分布对河道洪水泥沙过程的削峰减洪拦沙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53912.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植被垂直结构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解决现有以植被投影盖度为基础的植被因子参数并未有效呈现植被垂直结构特征,往往导致植被水土保持效益较大评估误差,尚未建立能有效反映植被减水减沙效益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植被垂直结构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计算方法,采用机载激光雷达、CT扫描和径流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考虑植被林冠层、灌木层、草被层、枯枝落叶层、根系层和结构层次高度的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该植被因子指数可综合反映植被的水土保持效益,比传统的植被因子指数更能有效反映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81383.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6/29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T7/6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错峰削洪拦沙的评估方法。本发明涉及流域水文、土壤侵蚀、泥沙输移的计算机模型模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土壤侵蚀模型不能用于梯田、坝库工程等对洪水泥沙的削减拦蓄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流域多源数据构建分布式水沙物理模型数据库;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土壤侵蚀过程模拟;水土保持措施的错峰削洪的模拟计算;沟道坝库工程的错峰削洪拦沙模拟计算;构建流域水沙分布式水沙模拟系统,将梯田与沟道坝库工程的调蓄方程嵌入流域水沙分布式水沙模拟系统中;水土保持措施错峰削洪拦沙评估;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分布特征,明确了水利水保工程的级联分布对河道洪水泥沙过程的削峰减洪拦沙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45250.0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细沟侵蚀临界剪切力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水槽、土样室、观测底板、照相机、沉淀池、排水管网、水池、水泵、流量调节阀门、电磁流量计、水管以及静水池;该方法采用水槽实验、图形分析和数值分析结合的方法测定细沟侵蚀临界剪切力,装置集成照相机和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图形分析处理的方式来分析土壤颗粒起动状态。通过线性回归、Pettitt突变检验法等数值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土壤颗粒面积与临界剪切力的关系,明确土壤颗粒起动突变点,客观确定细沟侵蚀临界剪切力,测定方法避开实验人员目视观测的主观性,测定过程具有客观和统一判别标准,测定结果具体较强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87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45709.1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灌溉需求响应的智能水泵群调度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小流域分布式泵站群调度复杂、通信负担重及上下游供水不均的问题;首先获取作物需水量、气象和土壤数据,计算灌溉需求;然后建立水泵运行和光伏发电出力模型;接着在光伏发电利用率最大的前提下,初步分配水泵灌溉功率,并处理盈余或缺额电力;最后,实时监控水量、水位及光伏发电数据,动态调整水泵抽水功率。本发明通过智能决策和动态调整,不仅满足了灌溉需求,还有效避免了上游过度抽水导致的下游供水不足问题,同时优化了电力使用,降低了外部电力引入成本,实现了灌溉和电力使用的双重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