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165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10227.1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造浪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电机、曲轴、漂浮支架、连接线、滑轮和浮筒,所述电机和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漂浮支架上,所述曲轴固定在所述电机上,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所述曲轴,另一端绕过滑轮与位于漂浮支架下的浮筒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水动力提升装置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装置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8461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77094.6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型水源地综合安全评价方法,属于水源地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1建立水源地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步骤2建立水源地综合安全评价模型;步骤2包括数据录入及预处理模块、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模块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模块;本发明的一种河流型水源地综合安全评价方法,从河流型水源地健康、安全、服务角度出发,统筹考虑水源地水质、水文、水生态、防洪、开发利用、环境风险等多方面影响,通过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河流型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判,有利于避免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实现多源影响因子量化评估,为保障河流型饮用水源地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50165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10210.6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E02B3/02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泵射流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和应用,装置包括若干水泵射流推流器,所述水泵射流推流器包括底板、隔水板、若干浮筒和若干水泵,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所述浮筒通过锚绳连接有若干锚,所述水泵并排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每个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有一条进水管,进水管的长度从中间位置向两侧依次递增,每个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一条出水管,所有出水管长度一致,所述隔水板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将进水管和出水管分隔在所述隔水板两侧。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装置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016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0210.6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E02B3/02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泵射流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和应用,装置包括若干水泵射流推流器,所述水泵射流推流器包括底板、隔水板、若干浮筒和若干水泵,所述浮筒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所述浮筒通过锚绳连接有若干锚,所述水泵并排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每个水泵的入水口连接有一条进水管,进水管的长度从中间位置向两侧依次递增,每个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一条出水管,所有出水管长度一致,所述隔水板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将进水管和出水管分隔在所述隔水板两侧。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装置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01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0349.0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竖轴推流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支架、电机、推流板和竖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竖轴的一端,所述竖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流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推流板为矩形,长度为水动力弱区域最大半径的1/15到1/3。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水动力提升装置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装置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0165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0227.1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造浪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电机、曲轴、漂浮支架、连接线、滑轮和浮筒,所述电机和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漂浮支架上,所述曲轴固定在所述电机上,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所述曲轴,另一端绕过滑轮与位于漂浮支架下的浮筒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水动力提升装置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装置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87947.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径流自动采集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集水器、水泵、三通阀门、采水箱和采水控制器,所述集水器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三通阀门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采水箱的进水口,第二出水口连接至一水管,所述采水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三通阀门和采水箱的动作。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可节省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0165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10349.0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竖轴推流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支架、电机、推流板和竖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竖轴的一端,所述竖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流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推流板为矩形,长度为水动力弱区域最大半径的1/15到1/3。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水动力提升装置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装置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30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10223.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提升方法,包括S1、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提高水动力弱区域边缘部分的水动力,则在水动力弱区域边缘部分间隔放置若干水泵射流推流器;S2、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提高水动力弱区域中心部分的水动力,则在水动力弱区域中心放置竖轴推流器;S3、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兼具娱乐功能和水动力提升功能,则在水动力弱区域中心放置悬浮造浪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方法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方法可以实现多目的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方法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3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10223.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提升方法,包括S1、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提高水动力弱区域边缘部分的水动力,则在水动力弱区域边缘部分间隔放置若干水泵射流推流器;S2、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提高水动力弱区域中心部分的水动力,则在水动力弱区域中心放置竖轴推流器;S3、若水动力提升需求为兼具娱乐功能和水动力提升功能,则在水动力弱区域中心放置悬浮造浪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方法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方法可以实现多目的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方法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