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477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0141622.4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方法。步骤是:(1)亲鱼挑选:根据圆口铜鱼亲鱼外部特征和挖卵器挖出的卵粒挑选性腺发育成熟度高的亲鱼作为催产亲鱼;(2)催产药物的配制及注射:按鱼体体重使用生理盐水配制催产药物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鱼类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采用二次注射法,水温20.5~22.0℃,针距8~10 h;(3)人工催产与授精:注射催产药物后,不定时检查亲鱼,发现有排卵排精现象,进行人工授精,授精方法为湿法受精;(4)孵化:将获得的受精卵倒入锥形孵化器孵化,鱼苗出膜后移至鱼苗培育箱进行苗种培育。操作简便,有效的提高了人工繁殖率和鱼苗成活率(85%以上),为增殖放流保护圆口铜鱼种群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种圆口铜鱼苗简易循环水养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4095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142224.4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口铜鱼苗简易循环水养殖方法及装置,步骤是:A、圆口铜鱼苗养殖配套设施建设:养殖配套设施包括外源水处理设施、养殖设备和循环水处理系统;B、将养殖池内水体的水质调控为pH值为弱碱性的软水;C、圆口铜鱼鱼苗入池后,按不同的月龄和鱼的口径大小投喂适口的饵料;D、圆口铜鱼苗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鱼病防治:采用全池泼洒水产用海盐、聚维酮碘、恩诺沙星注射液或挂袋二氧化氯泡腾片、板蓝根粉剂方式进行药物处理。该装置由臭氧发生器、水池、养殖池、水泵、增氧机、紫外杀菌器以及水管器件构成。方法易行,操作简便,一种集约化、高效的养殖,充分利用有限的净化水体,实现了较高的养殖成活率。

    一种利用消落带时空特异性改善水库水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5163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86287.2

    申请日:201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消落带时空特异性改善水库水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消落带反坡梯田整地;(2)植物栽种;(3)植物收获与利用:对试验区的桑、马唐、牛鞭草、鬼针草、狗牙根进行人工收割用作青饲料喂养牲畜,所有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均可收割用于沼气池发酵。本发明利用缓坡消落带土地的生产潜力,筛选种植适合消落带环境的经济植物,植物生长可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氮、磷及其他污染物,再通过植物的收获利用,降低土壤污染负荷,同时避免植物死亡或茎叶腐烂对水体造成二次累积性污染;在消落带淹没时,在水土界面发生生源要素转化,减轻土壤氮、磷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对水体的污染,或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及其他污染物,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及其建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913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327123.6

    申请日:2017-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14 A01G9/023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及其建构方法,该系统包括斜披式护岸基础和沿斜坡式护岸基础自下而上码放的N层鱼巢,N层鱼巢整体为台阶式结构,每层鱼巢由多个鱼巢单元体预制件沿斜坡式护岸基础长度方向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为混凝土框架式结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包括顶板和底座,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内设有附着基质,各层鱼巢与斜坡式护岸基础之间的空隙以及各层鱼巢的底部上均放置有鹅卵石。该系统的构建方法如下:1、鱼巢单元体预制件的预制;2、开挖基槽;3、鱼巢单元体预制件的码放与安装;4、覆土;5、草本植物的栽种。该系统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便于鱼类繁衍、栖息。该系统的构建方法简单,构建成本低。

    一种利用消落带时空特异性改善水库水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51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386287.2

    申请日:201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消落带时空特异性改善水库水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消落带反坡梯田整地;(2)植物栽种;(3)植物收获与利用:对试验区的桑、马唐、牛鞭草、鬼针草、狗牙根进行人工收割用作青饲料喂养牲畜,所有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均可收割用于沼气池发酵。本发明利用缓坡消落带土地的生产潜力,筛选种植适合消落带环境的经济植物,植物生长可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氮、磷及其他污染物,再通过植物的收获利用,降低土壤污染负荷,同时避免植物死亡或茎叶腐烂对水体造成二次累积性污染;在消落带淹没时,在水土界面发生生源要素转化,减轻土壤氮、磷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对水体的污染,或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及其他污染物,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99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43563.5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船体原位活水培育圆口铜鱼亲鱼的方法,步骤是:(1)船体改造:将有吨位和船舱面积的捕捞或运输船只改造成亲鱼驯养的箱体;(2)船体安放:将改造后的船体安放在离河岸的地方,船体稳定和船箱体水交换顺畅;(3)亲鱼收集与放养:从渔民捕捞的圆口铜鱼中选择无受伤、体格健壮的个体,用强氯精消毒处理后投放船箱体内;(4)饲料投喂:在早、晚各投喂饲料;(5)鱼病预防:洪水季节,投喂药饵,在饲料基础上添加维生素;在船箱体泼洒消毒杀菌药物强氯精,预防疾病发生。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有效克服了池塘、网箱、室内循环水系统等培育圆口铜鱼亲鱼易死亡、性腺发育成熟度差的弊端,为人工繁殖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4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810141622.4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方法。步骤是:(1)亲鱼挑选:根据圆口铜鱼亲鱼外部特征和挖卵器挖出的卵粒挑选性腺发育成熟度高的亲鱼作为催产亲鱼;(2)催产药物的配制及注射:按鱼体体重使用生理盐水配制催产药物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鱼类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采用二次注射法,水温20.5~22.0℃,针距8~10 h;(3)人工催产与授精:注射催产药物后,不定时检查亲鱼,发现有排卵排精现象,进行人工授精,授精方法为湿法受精;(4)孵化:将获得的受精卵倒入锥形孵化器孵化,鱼苗出膜后移至鱼苗培育箱进行苗种培育。操作简便,有效的提高了人工繁殖率和鱼苗成活率(85%以上),为增殖放流保护圆口铜鱼种群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种鱼类诱捕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72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125717.4

    申请日:2016-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9/08 A01K7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诱捕装置,包括两卷扬机、两固定桩、两固定索、两滑轮机构、投饵机、食台、抬网、入口网、笼网、漏斗网A、漏斗网B、集鱼网箱,两滑轮机构的两滑轮分别固定在两固定桩上,抬网呈方形,抬网具有A边和B边,A边的两个角分别通过两滑轮机构与两卷扬机连接,入口网呈四棱台状,入口网的大端口具有C边和D边,D边与B边缝制固定,C边的两个角通过固定索分别固定在两固定桩上,笼网分为前段网身、中段网身和后段网身,前段网身与入口网缝制固定,漏斗网A安装在前段网身上,中段网身为筛网,漏斗网B安装在后段网身上,集鱼网箱的入口与漏斗网B的小端口对接。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该装置进行捕鱼,劳动强度小。

    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收集处理的多级生态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60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811202893.2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区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收集处理的多级生态塘系统,多级生态塘系统沿着河流走向构建于河道的一侧,多级生态塘系统包括集水单元和多级生态塘单元,集水单元包括集水池、河水连接沟渠、污水收集沟渠和生态引水沟渠,河水连接沟渠的两端分别与河道和集水池连通,污水收集沟渠依山自上而下布设,污水收集沟渠下端与集水池连通,多级生态塘单元包括沉淀池、砾石床和多级串联稳定塘单元,生态引水沟渠的两端分别与集水池和沉淀池连通,沉淀池与砾石床连通,砾石床与多级串联稳定塘单元连通,多级串联稳定塘单元与河道连(56)对比文件CN 202730934 U,2013.02.13CN 204675969 U,2015.09.30CN 205348113 U,2016.06.29CN 209065541 U,2019.07.05KR 20110117857 A,2011.10.2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