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04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91541.X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子系统,电池热管理子系统包括第一干路和第二干路,第一干路用于与电池的第一区域换热,第二干路用于与电池的第二区域换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不同,第一干路和第二干路中的至少一个与电池换热;至少一个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于电池热管理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电池热管理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换热。通过第一干路和第二干路可分别对电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行换热,可以实现电池在多个区域以不同的效率换热,使得电池热管理子系统以合适的效率与电池换热,降低热管理系统的能耗,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功能性。

    车辆及其温度控制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54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74135.3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及其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控制电路和换热介质循环回路;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模块、三相逆变器、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控制模块,换热介质循环回路包括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阀门,三相逆变器和三相交流电机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阀门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电驱冷却回路,第一阀门和待加热部件通过换热介质管线构成冷却回路;本申请技术方案对整车管理系统的改动较小,仅需增加第一阀门实现电驱冷却回路和冷却回路的串联,利用电机产热取代加热器,可有效降低待加热部件加热方案成本,提高零部件利用效率。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10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9369.8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支路和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第一换热支路用于调节车舱内温度,第一换热支路分别与排气口和回气口相连,气液分离器设有第一接口、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第一接口与排气口相连,气体出口与回气口相连,液体出口与第一换热支路相连。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可有效调节车舱内的温度且换热效果好。

    车辆中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596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93978.7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辆中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车辆,方法包括:在获取多个控制参数组,以及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实时工况之后,可以根据实时工况和多个控制参数组,预测车辆在当前时刻之后的预测时域内的多个目标预测值,每个目标预测值用于表征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在对应的一个控制参数组下,热管理系统的能耗,以及车辆中电池的温升是否满足温升需求。由于在预测时域内,根据多个目标预测值中最小的目标预测值所对应的控制参数组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因此可以保证热管理系统在预测时域内的能耗最低,且电池的温升满足温升需求,进而保证电池的续航时长的情况下,确保热管理系统在预测时域内的能耗最低。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2316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811446687.6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和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与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发动机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液流路、采暖流路和第一四通阀,发动机冷却液流路、采暖流路、以及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中电池所在的流路之间通过第一四通阀导通或断开,以实现冷却液流路、采暖流路以及电驱热管理系统中电池所在的流路之间热量的传递。

    一种汽车及高压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2255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0906166.2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及高压控制装置,应用于汽车领域,用于降低加热器的密封难度、提高零部件的复用率以减小零部件的体积。本申请提供的高压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控制模块、至少两组加热器、高压设备及与该高压设备连接的桥臂变换器,该驱动控制模块连接该桥臂变换器;该高压设备引出有至少两条相线,该桥臂变换器包括的桥臂的个数与该高压设备引出的相线的条数相同,各个该桥臂并联在外部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该高压设备的相线与各个桥臂的中点一一对应连接,该驱动控制模块与每个该桥臂分别连接,该加热器分别连接该驱动控制模块、外部电池及该桥臂变换器中不同的桥臂的中点。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31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446662.6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同时位于热泵空调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热泵空调系统具有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以及第三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膨胀阀、室内蒸发器依次串联成一个回路;在第二工作模式,压缩机、室内冷凝器、第二膨胀阀、室外换热器依次串联成一个回路;在第三工作模式,压缩机、室内冷凝器、板式换热器、第二膨胀阀、室外换热器依次串联成一个回路。这样,热泵空调系统可以借助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热量来优化和提高其制热效果,从而在低温环境下满足乘员舱的制热需求。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1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3694.3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换热支路和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支路用于座舱制冷;气液分离器设有冷媒入口和液体出口,冷媒入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液体出口与第一换热支路相连;在座舱制冷模式下,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流向气液分离器,从液体出口流出的液态冷媒流向第一换热支路。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在座舱制冷模式下,控制从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流出的液态冷媒流向第一换热支路,可有效提升进入第一换热支路内的冷媒的液体含量,保证冷媒的换热效果,从而实现有效调节座舱内的温度。

    热管理系统及其的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9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1129565.5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子系统,所述电池子系统包括多个换热支路,所述换热支路用于与电池热交换,每个所述换热支路包括电池换热模块,所述多个换热支路包括压力调节子支路和换热子支路,所述压力调节子支路的流阻小于换热子支路的流阻。从而可以提高压缩机出口压力,避免压缩机超运行范围,造成压缩机损坏。

    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存储介质及存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39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1129155.0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存储介质及存储装置,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子系统,电池子系统包括至少1个换热支路,换热支路用于与电池热交换,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到电池加热信号;热管理系统进入预加热模式,在预加热模式,至少一个换热支路中的出口端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T1。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换热支路中的出口端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T1,控制出口端的换热介质保持在一定的状态内,降低压缩机损坏的概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