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组件、转向系统、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98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54998.1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向节组件、转向系统、车辆,转向节组件包括内转向节和外转向节,内转向节适于连接车身和车轮以调节车轮相对于车身的转向角度,外转向节连接于内转向节,并适于连接车轮;其中,外转向节被配置为相对于内转向节活动以调节车轮的转向角度,使得内转向节可以独立地调节转向角度,同时外转向节相对于内转向节也可以独立地调节转向角度,通过两次调节转向角度,能够实现转向节组件更大的转向角度。

    水陆两栖车及其行驶和转向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49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487819.9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及其行驶和转向系统,该水陆两栖车的行驶和转向系统包括车轮、连接于车架的悬架摆臂、转向器和驱动器;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组件;轮辐组件包括套设于轮辋内部的中心连接件,以及连接于中心连接件与轮辋之间的叶片;转向器通过悬架摆臂连接于中心连接件,用以控制车轮的转角;驱动器通过半轴连接于中心连接件,用于控制车轮的转动,通过控制车轮的转动方向和控制车轮的转角,叶片能够推动水陆两栖车行驶和转向。该水陆两栖车的行驶和转向系统,无需额外配置动力源及传动结构,结构简单,有利于整车的轻量化,并且成本也更低;且车轮与车辆自身的动力系统直接连接,能够提供更大的扭矩及推力,在水中可以行驶得更快。

    减振器、悬架装置和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91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637472.3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减振器、悬架装置和车辆。减振器包括推杆、减振壳体、泵壳、移动架以及驱动元件。减振壳体内设置有活塞,所述减振壳体的内部腔室由所述活塞分隔并构成第一驱动腔和第二驱动腔,所述推杆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推杆穿设至所述减振壳体内。泵壳套设至减振壳体,泵壳与减振壳体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有介质。移动架设置于第一空腔内,第一空腔由移动架分隔为第一泵腔和第二泵腔,第一泵腔与第一驱动腔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泵腔与所述第二驱动腔连通。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泵壳或所述移动架。本申请的减振器具有占用径向空间小,便于布置和安装,并且不易受损的效果。

    悬架系统、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656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0440574.X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悬架系统、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悬架系统包括:电动泵,包括第一液压腔、第二液压腔和直线运动件,直线运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位于第一液压腔内的第一活塞和位于第二液压腔内的第二活塞;减振器,用于连接在车架和车轮之间,减振器包括外壳和可伸缩地设置在外壳内的活塞杆,活塞杆的活塞部将外壳的内腔分为第一减振腔和第二减振腔,第一减振腔与第一液压腔相连通并形成第一液腔,第二减振腔与第二液压腔相连通并形成第二液腔,其中,悬架系统配置为:直线运动件的往复运动与活塞杆的伸缩运动能够相互转化,并且两者通过驱动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中油液的流动进行转化,通过控制直线运动件调整所述悬架系统的阻尼。

    多连杆悬架装置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801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10482.6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连杆悬架装置以及车辆,多连杆悬架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均适于与车架连接,第一连杆组件与车辆的动力电池距离小于第二连杆组件与动力电池的距离,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下连杆,第一下连杆与安装转向节的车轮的旋转轴线间的夹角为α,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下连杆,第二下连杆与旋转轴线间的夹角为β,α和β满足:α<β。由此,通过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多连杆悬架装置在车辆纵向结构紧凑,可以减小第一下连杆占用底盘纵向空间,从而可以在第一下连杆前方腾出更多空间布置动力电池,进而可以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

    直线电机、悬架系统和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61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61286.9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悬架系统和车辆,直线电机包括:壳体;定子总成,定子总成固定于壳体;动子总成,动子总成适于相对定子总成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动子总成在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之间限定出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可填充驱动介质;其中,动子总成可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调节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的容积。动子总成相对定子总成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可以调节两个调节腔的容积,并通过填充在调节腔内的驱动介质传递驱动力,满足多种驱动需求。同时,驱动力的通过填充在调节腔中的驱动介质进行传递,从而使得直线电机的驱动力输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缓冲结构、悬架及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5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662156.X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悬架及车辆,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及柔性囊体。柔性囊体设置于第一支撑与第二支撑之间,柔性囊体用于容纳第一缓冲介质和第二缓冲介质,通过调整第一缓冲介质与第二缓冲介质在柔性囊体内的相对占比,以调整柔性囊体的刚度;其中,第一缓冲介质的密度小于第二缓冲介质的密度。本申请提供的缓冲结构、悬架及车辆,缓冲结构的缓冲响应速度和缓冲减震效果皆可以调节,有利于提高缓冲结构在不同缓冲需要的场景下的适用性,而且,有利于提高缓冲结构形成的设备的整体空间利用率及零部件集成度。

    轮辐结构、车轮、行驶和转向系统及水陆两栖车

    公开(公告)号:CN1197491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653231.6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辐结构、车轮、行驶和转向系统及水陆两栖车,该轮辐结构应用于车轮,所述轮辐结构包括轮辐本体、叶片以及驱动件,所述叶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轮辐本体且具有相对于所述轮辐本体的初始位置和展开位置,在所述展开位置,响应于所述轮辐本体随所述车轮转动,所述叶片提供所述车轮沿所述车轮的轴向移动的推进力,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轮辐本体和所述叶片中的至少一者上,用于驱动所述叶片自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展开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叶片能够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水流,以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带动水陆两栖车在水中侧向行驶,无需额外增加螺旋桨及驱动结构,结构简单,附加重量较小,成本较低。

    转向系统及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99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0475.1

    申请日:2024-08-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及车辆。其中,转向系统包括内转向节总成,用于与车辆的悬架摆臂总成转动连接;外转向节总成与内转向节总成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与内转向节总成转动连接,且用于驱动内转向节总成相对悬架摆臂总成转动;以及,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外转向节总成相对内转向节总成转动。本申请中,第一驱动件和内转向节总成实现一级转向、负责驱动内转向节总成相对于悬架摆臂总成转动,第二驱动件和外转向节总成实现二级转向、负责驱动外转向节总成相对于内转向节总成转动。在一级转向确定车轮的转向角度后,二级转向可以对车轮转向角度做进一步调整,使车辆两侧的车轮转动角度不一致,从而使车轮的轴线趋于相交于一点,减少车轮的磨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