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2827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870792.0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76 , D06M15/15 , D06M15/70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属造纸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是指将短切后的聚酰亚胺纤维、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进行共混形成混合物,经共混后的混合物置于磨解装置中进行磨解,向磨解后的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分离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再加入HCl溶液分离碳酸钙粉末得到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过程中,聚酰亚胺纤维、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进行摩擦产生静电将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吸附到聚酰亚胺纤维上,从而使得聚酰亚胺纤维被分隔开,减少了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装置中成团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聚酰亚胺纤维碎化处理的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5282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70792.0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76 , D06M15/15 , D06M15/70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属造纸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是指将短切后的聚酰亚胺纤维、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进行共混形成混合物,经共混后的混合物置于磨解装置中进行磨解,向磨解后的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分离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再加入HCl溶液分离碳酸钙粉末得到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过程中,聚酰亚胺纤维、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进行摩擦产生静电将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吸附到聚酰亚胺纤维上,从而使得聚酰亚胺纤维被分隔开,减少了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装置中成团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聚酰亚胺纤维碎化处理的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1728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93698.8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纤维的冷轧堆染色方法,首先对尼龙纤维进行预碱液处理,然后将活性染料溶于第一有机溶剂、第二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配制成染液,进行低温轧染处理,最后打卷堆置后洗涤烘干得成品。本发明通过改变染色过程,采用合理的染色工艺达到无盐、低碱和低温染色的目的,其中第一有机溶剂优选为四氯乙烯或三氯乙烯,极性溶剂对活性染料溶解性好,可降低浸染温度,提高上染率,减小染色缺陷,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降低了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染色后的尼龙纤维固色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3265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710643703.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纱线的快速染色系统,属于纺织印染设备类。本发明的快速染色系统由染液储存装置、纱线染色匣、染液循环装置、纱线烘干装置和纱线卷绕装置组合而成,染液储存器内设置有搅拌器,纱线染色匣内设置有海绵,染色时海绵将流入到纱线染色匣内的染液聚集,纱线穿过海绵后被接入到纱线卷绕装置上,纱线卷绕装置带动纱线快速地穿过海绵而实现对纱线的快速在线染色;位于纱线染色匣前方的染液循环装置可实现对染液的循环利用;位于染液循环装置前方的纱线烘干装置可实现对染色后的纱线的在线烘干。本发明的快速染色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操作,可对纱线进行快速在线染色,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1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424035.0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23/04 , D06M15/568 , D06M15/647 , D06B3/04 , C08G18/76 , C08G18/48 , C08G18/24 , C08G18/18 , C08G101/00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纱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包括主料的配制、助剂的配制、浸轧处理和泡沫纱的制备;该方法以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锡类催化剂混合为主料,再以聚醚多元醇、胺类催化剂、发泡剂、匀泡剂的混合溶液作为助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将反应所需的原料分别浸轧在两股纱线上,以加捻的方式模拟溶液混合,使纱线由内而外生成均匀致密的聚氨酯泡沫,并增加泡沫膜层的粘附性,从而制得具有独特外观的泡沫纱,并可根据需要运用于不同基材,制出不同形态的织物,可塑性强;且制备方法简单、耗时短、对设备要求低,能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1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94137.X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醇类有机溶剂-水体系中活性染料固色率的方法,是通过采用碱液与阳离子改性剂同浴的处理方法对预染色棉纺织品进行改性处理后再直接在醇类有机溶剂-水体系中进行染色,通过碱液预溶胀及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处理的协同作用后棉纺织品与活性染料之间的亲和力显著提高,从而使棉纺织品无盐染色的固色率及皂洗后的K/S值提高;同时本发明采取将棉纺织品置于醇类有机溶剂-水体系中先进行碱液预溶胀再进行阳离子化改性,碱液一方面作为阳离子改性剂与棉纺织品结合的亲核试剂,另一方面作为改性后棉纺织品染色的固色剂,且改性后棉纺织品无需水洗直接进行染色,显著提高了活性染料在醇类有机溶剂-水体系中的固色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74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512062.6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27/24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由醇类有机溶剂、水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而成的洗涤液对灯心草纤维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灯心草纤维依次进行碱化、羧甲基化处理,再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式与氧化石墨烯或者金属氧化物及g‑C3N4结合形成二元混合改性灯心草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利用灯心草内部天然、规则而均匀的三维网状孔道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可大大提高复合光催化剂的负载能力,从而对印染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以协同提高对印染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且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成本低廉、净化效率高,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14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494137.X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醇类有机溶剂‑水体系中活性染料固色率的方法,是通过采用碱液与阳离子改性剂同浴的处理方法对预染色棉纺织品进行改性处理后再直接在醇类有机溶剂‑水体系中进行染色,通过碱液预溶胀及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处理的协同作用后棉纺织品与活性染料之间的亲和力显著提高,从而使棉纺织品无盐染色的固色率及皂洗后的K/S值提高;同时本发明采取将棉纺织品置于醇类有机溶剂‑水体系中先进行碱液预溶胀再进行阳离子化改性,碱液一方面作为阳离子改性剂与棉纺织品结合的亲核试剂,另一方面作为改性后棉纺织品染色的固色剂,且改性后棉纺织品无需水洗直接进行染色,显著提高了活性染料在醇类有机溶剂‑水体系中的固色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219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493703.5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花工艺,包括无水活性染料印花色浆的配置、印花、烘干以及后处理。无水活性染料印花色浆的配置包括:S1,取预定量的二甲基甲酰胺,将预定量的聚氨酯加入至二甲基甲酰胺中;S2,取预定量的S1配制的聚氨酯溶液,将预定量的活性染料及预定量的卤代烃加入至聚氨酯溶液中,继续搅拌10~30min,得到无水活性染料印花色浆。该无水活性染料印花色浆由以下组分组成:35~47.5wt%的二甲基甲酰胺、2.5~15wt%的聚氨酯、0.5~1.5wt%的活性染料、37.5~62.5wt%的卤代烃。如此,在卤代烃/DMF/聚氨酯的色浆体系中,活性染料分子被快速推动吸引向纤维后会立即被纤维吸附,得到的印花纺织品边界清晰,且印花纺织品的色牢度高;本发明的无水活性染料印花色浆成分简单,配制过程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68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465284.X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61 , D06M15/19 , D06M15/564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棉织物强力及手感的抗皱整理方法,属于纺织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路线的方法,将经免烫整理后的棉织物依次进行液氨整理、重免烫整理和重液氨整理,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棉织物抗皱效果,提高了棉织物强力和手感。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充分体现棉织物原有的优点,还能够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和优化,增大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增加棉织物的强力,提高棉织物的平整度、改善棉织物的手感,从而达到免烫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棉织物的品质和产品的档次。本发明工艺简单,抗皱效果好,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清洁生产工艺,具有极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