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0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66070.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H05K9/00 , H01Q15/00 , C01B32/184 , C01B32/19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组装膜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石墨烯组装膜超材料,实现了在X波段(8.2GHz~12.4GHz)内0.14dB(非常接近0dB)的最小EMI SE和破纪录的单位厚度下EMI SE操控范围差值(ΔEMI SE/t)1061.60dB/mm,能够实现对电磁屏蔽效能的精确有效操控;本发明的石墨烯组装膜超材料/碳纤维复合膜,将GAFM和碳纤维(CF)复合,通过分别设置两者平行和垂直方向,实现了针对EMI SE更强的极化差异和全极化屏蔽。GAFM/CF具有超宽EMI SE操控范围差值(ΔEMI SE)‑54.33dB,高于目前报道的所有智能电磁屏蔽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6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94538.3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H01Q5/20 , H01Q9/04 , H01Q5/50 , H01Q23/00 , H01Q1/46 , H01Q1/22 , H01Q1/00 , H02J50/00 , H02J5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射频能量收集的紧凑型五频全向整流天线及方法,包括相互连接的小型化天线单元与整流电路单元。本发明提供的小型化整流电路单元通过微带线与电感器的串联,组成了上支路的双频阻抗匹配网络和下支路三频阻抗匹配网络,上、下两支路并联组合后与电阻串联;本发明提出的天线单元是一种小型化全向单极天线。通过将弧形支路耦合到辐射贴片上,扩展了低频带电流路径,从而减小了横截面积,同时确保了天线在五个工作频段的全向辐射特性。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性能,具有比其他多频整流天线更紧凑的外形,能高效从环境中全向收集射频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06221.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H01Q1/04 , C01B32/198 , C01B32/921 , C01B21/076 , C01B21/082 , B82Y40/00 , B82Y30/00 , H01Q1/22 , H01Q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海水腐蚀的MXene复合膜及基于复合膜制作的工作频率为5.8GHz的无线通信天线。本发明通过将不同直径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和MXene纳米片复合,制备得到MXene复合膜,结构更为致密,表面更为平滑,具有高电导率和强环境稳定性,解决了MXene膜不耐氧化的痛点问题;而且复合膜在海水中具有高电导率保留率,具有耐海水腐蚀性,能满足天线在海水环境下的应用条件。本发明利用MXene复合膜代替常规金属材料用于无线通信天线的制作,减少常规金属的损耗,制备过程中采用激光雕刻技术,不需要制备掩模版,也省去了光刻、显影、刻蚀等过程,极大的降低了时间成本和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7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69627.7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D06M11/74 , D06M13/224 , D06M15/53 , G01N27/30 , G01N27/41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乳酸/还原氧化石墨烯同轴包覆导电纤维及其制备的宏观电极和电化学土壤传感器,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研发rGO/PLA同轴包覆涂层结构构造技术,开展导电网络体系下电化学传感器三电极系统的适应性研究,旨在突破土壤电化学传感器规模化制备材料的工业通用性、制备工艺复杂性、制备过程生态友好性以及成品性能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Cu‑N‑C/rGO/PLA‑3电极对应的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最好,在低浓度时的灵敏度为1336μA mM‑1 cm‑2,在高浓度时的灵敏度为842μA mM‑1 cm‑2,检出限为0.27μM,相邻浓度之间稳态电流变化为4s,表明该电极具有较快响应速度。Cu‑N‑C/rGO/PLA‑3展现出优异的硝酸根检测能力,具备良好稳定性和重复性,为未来便捷和快速检测硝酸根提供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73977.X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C25B11/081 , C25B1/04 , C25B11/065 , C25B1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泡棉电解水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氧化石墨烯膜高温石墨化为石墨烯泡棉,再通过溶剂热法初步在石墨烯泡棉上负载贵金属,最后通过高温热解,使负载在石墨烯泡棉上的贵金属形成纳米颗粒,得到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石墨烯泡棉电极。本发明制得的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石墨烯泡棉电极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高导电性,高水析氢活性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技术工艺简单易行,绿色环保,可规模化生产,在其他储能及能量转换器件中也广泛适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59307.5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C01B32/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Xene材料的剥离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MXene材料的剥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AX粉末进行刻蚀,得到MXene沉淀;向MXene沉淀加水,并进行涡旋剪切剥离,得到MXene悬浮液;将MXene悬浮液进行离心,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重复步骤S2~S3中涡旋剪切剥离、离心多次,即得MXene材料;本发明采用涡旋剪切剥离制备得到的MXene材料,产率可以达到90%左右,且电导率可以达到1.01×106S m‑1。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7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17736.X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G01N1/42 , G01N23/2202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性多孔材料的冷冻脆断方法。本发明通过填充剂凝固提高组织硬度,能够通过冷脆制取整齐的高韧性多孔材料截面;由于多孔材料被凝固的填充剂锚定位置,多孔材料不易发生变形,不影响最终截面形貌;填充剂在脆断后恢复常温即可挥发,材料不引入其他杂质,不影响截面形貌表征效果;利用低沸点填充剂取代多孔材料中的空气,在低温环境下填充剂凝固,对多孔材料起到了限位锚定作用,同时提高了组织的硬度使其更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即可制备变形量小的整齐截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969627.7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D06M11/74 , D06M13/224 , D06M15/53 , G01N27/30 , G01N27/41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聚乳酸/还原氧化石墨烯同轴包覆导电纤维及其制备的宏观电极和电化学土壤传感器,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研发rGO/PLA同轴包覆涂层结构构造技术,开展导电网络体系下电化学传感器三电极系统的适应性研究,旨在突破土壤电化学传感器规模化制备材料的工业通用性、制备工艺复杂性、制备过程生态友好性以及成品性能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Cu‑N‑C/rGO/PLA‑3电极对应的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最好,在低浓度时的灵敏度为1336μA mM‑1 cm‑2,在高浓度时的灵敏度为842μA mM‑1 cm‑2,检出限为0.27μM,相邻浓度之间稳态电流变化为4s,表明该电极具有较快响应速度。Cu‑N‑C/rGO/PLA‑3展现出优异的硝酸根检测能力,具备良好稳定性和重复性,为未来便捷和快速检测硝酸根提供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89545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4322.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C01B32/914 , C01B32/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MXene分散液及MXene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MXene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配体加入至第一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溶液;将有机溶液加入至MXene水分散液中,搅拌反应;将反应后的液体进行分液处理,得到MXene有机分散液;将MXene有机分散液离心处理,得到MXene沉淀;再将MXene沉淀加入到第二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MXene分散液。本发明利用有机配体对MXene进行改性,极大地提高了MXene分散液的稳定性,在放置两个月后,MXene分散液基本不变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40098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66070.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IPC: H05K9/00 , H01Q15/00 , C01B32/184 , C01B32/19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组装膜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石墨烯组装膜超材料,实现了在X波段(8.2GHz~12.4GHz)内0.14dB(非常接近0dB)的最小EMI SE和破纪录的单位厚度下EMI SE操控范围差值(ΔEMI SE/t)1061.60dB/mm,能够实现对电磁屏蔽效能的精确有效操控;本发明的石墨烯组装膜超材料/碳纤维复合膜,将GAFM和碳纤维(CF)复合,通过分别设置两者平行和垂直方向,实现了针对EMI SE更强的极化差异和全极化屏蔽。GAFM/CF具有超宽EMI SE操控范围差值(ΔEMI SE)‑54.33dB,高于目前报道的所有智能电磁屏蔽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