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列磁式负刚度结构的紧凑型低频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27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514004.2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列磁式负刚度结构的紧凑型低频隔振装置,包括上支撑平台、中间连接平台、基座、三根中心轴和三个隔振器,所述上支撑平台、中间连接平台和基座上下间隔且平行布置;三个隔振器间隔且对称布置在中间连接平台和基座之间;每个隔振器对应配置一根中心轴,中心轴的上端通过锁紧螺母与上支撑平台相连,中心轴的下端穿过中间连接平台,与对应的隔振器底部相连,中心轴可轴向移动,使隔振器的刚度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三个线性磁式负刚度隔振机构并列布置形式,使得隔振装置结构紧凑而且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当负载质量或者外部激励变化时,利用三个电磁调节机构可以同时调节隔振系统的刚度,使其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变化。

    一种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抗冲击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57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672837.0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抗冲击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输入信号数据块内期望信号和误差信号,对控制权系数进行更新;2)根据更新的控制权系数获得控制输出信号;3)对控制输出信号进行饱和抑制,对输出信号进行限幅。本发明方法在误差信号进入控制器后和控制输出信号进入作动器前两个阶段对现有振动主动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在保证输出信号平稳的同时,保留其变化趋势,提高振动主动控制的鲁棒性。

    一种气囊与电磁联合调节平衡位置的准零刚度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35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04392.1

    申请日:2021-12-10

    Inventor: 周瑞平 马召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与电磁联合调节平衡位置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隔振箱体,以及安装在隔振箱体内部的防倾覆装置、负刚度电磁调节装置、垂向电涡流阻尼装置和正刚度弹性气囊调节装置;所述负刚度电磁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负刚度产生模块,负刚度产生模块面向中央区;所述正刚度弹性气囊调节装置安装在中央区内,正刚度弹性气囊调节装置的上端与上支撑平台相连,正刚度弹性气囊调节装置的下端与下支撑平台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弹性气囊作为正刚度控制结构,其承载能力强,而且当负载变化时,其工作点不变,可保证准零刚度隔振器能稳定在理想的静平衡位置上,对于大幅值激励和不同重量的设备均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

    一种对误差信号进行时滞补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723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671903.2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误差信号进行时滞补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控制系统中时滞通道的辨识;对控制系统中初级通道和次级通道进行辨识,得初级通道估计模型P(z)和次级通道估计模型2)采集控制过程中的控制器输出信号y(n)和误差信号et(n),结合通道估计模型在线辨识时滞通道滤波器,得到时滞传递函数估计模型3)根据计算逆系统B(z),并用之对采集的误差信号et(n)进行逆滤波,得到真实误差信号的估计值4)根据采集的误差信号et(n)和真实误差信号估计值建立滑动平均模型,对估计误差信号进行修正,得到将其作为时滞补偿后的真实的误差信号,放入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滤波器参数迭代计算。本发明方法能提高主控制环节的收敛速度和控制精度。

    一种快速收敛自适应主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57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653141.3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收敛自适应主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于小波包分解后的子频带信号f(n),将f(n)作为自适应主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内连续输入参考信号;2)将参考信号f(n)进行分块处理;3)对级联的两个数据块作2L点的FHT变换,将其转换至Hartley域信号FH(k),根据FH(k)构造偶函数FHe(k)和奇函数FHo(k),作为Hartley域滤波器的输入信号;将输入信号与频域控制权向量进行蝶形滤波运算,得到频域控制输出信号yH(k),时域的控制输出信号y(n);得到Hartley域误差信号eH(k);计算时域内权系数修正项;对修正项补零后进行2L点的FHT变换,与迭代步长共同完成了Hartley域控制权系数的更新,不断更新控制权系数,使误差信号得到有效控制。本发明方法能提高收敛速度。

    一种可无接触调节负刚度的准零刚度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356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05435.8

    申请日:2021-12-10

    Inventor: 周瑞平 马召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无接触调节负刚度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隔振箱体,以及安装在隔振箱体内部的防倾覆装置、负刚度电磁调节装置和正刚度弹簧调节装置;所述隔振箱体包括下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和四个围合在上下支撑平台之间的侧板;所述防倾覆装置包括四个依次首尾设置的防倾覆机构,四个防倾覆机构沿对角线对称布置,中部围合形成中央区;所述负刚度电磁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负刚度产生模块,负刚度产生模块面向中央区;所述正刚度弹簧调节装置安装在中央区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低固有频率和高静承载能力的特性,可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使共振频率很低,从而拓宽隔振频带、提高隔振效果;并且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正刚度和负刚度。

    基于船舶轴系校中计算软件的绞刀轴系校中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08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90658.8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船舶轴系校中计算软件的绞刀轴系校中确定方法。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绞刀轴系及其附属结构的基本参数;将实际轴系转化为校中模型参数表描述;结合船舶轴系校中计算软件计算出绞刀轴系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绞刀轴系各轴承的变位值;建立用于绞刀轴系校中计算分析的计算模型,然后分别对水平悬吊状态及不同挖深工况下的绞刀轴系进行校中计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丰富了国内关于绞刀轴系的校中确定方法,能够准确可靠的对挖泥船绞刀轴系进行校中计算,为绞刀轴系实际安装及检验提供指导与建议。

    一种橡胶与电磁并联的可调刚度低频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8916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514070.X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与电磁并联的可调刚度低频隔振装置,包括上支撑平台、橡胶支撑结构、基座、中心轴和隔振器,所述上支撑平台位于橡胶支撑结构的顶部,橡胶支撑结构的内部上下贯通,橡胶支撑结构的底部连接基座,上支撑平台的底面、橡胶支撑结构内壁面及基座的上表面围合形成腔体;所述中心轴和隔振器安装在腔体内,中心轴的上端通过锁紧螺母7与上支撑平台的底部相连,中心轴的下端与隔振器的底部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原理,提出橡胶与电磁并联的隔振装置,使得隔振装置的承载能力强、结构紧凑且简单;当负载质量或者外部激励变化时,利用电磁调节机构更易于实时调节隔振系统的刚度,从而保证系统兼有高承载能力与低频隔振性能,增强隔振系统的低频或超低频隔振效果。

    一种圆周阵列型振动能量收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26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41970.0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周阵列型振动能量收集系统,包括底座、中间平台、顶部支撑平台、若干负刚度装置、若干正刚度装置和外接电路;所述底座上安装负刚度装置和正刚度装置,若干负刚度装置和若干正刚度装置沿底座周向交替间隔布置;所述负刚度装置的上端穿过中部平台,与顶部支撑平台相连;所述负刚度装置为混合磁式负刚度装置,包括负刚度箱体、负刚度中心轴和电磁分流阻尼机构;所述电磁分流阻尼机构设于负刚度箱体内,电磁分流阻尼机构包括同轴配置在负刚度中心轴上的环形线圈A和环形永磁体A;所述外接电路包括通过电线串联的外接负电阻和外接电容;所述外接电路的两端分别与环形线圈A的两端相连形成回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兼有可调节高承载能力和低频振动能量收集能力,采用正、负刚度机构圆周阵列布置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能量收集装置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种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抗冲击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571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672837.0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抗冲击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输入信号数据块内期望信号和误差信号,对控制权系数进行更新;2)根据更新的控制权系数获得控制输出信号;3)对控制输出信号进行饱和抑制,对输出信号进行限幅。本发明方法在误差信号进入控制器后和控制输出信号进入作动器前两个阶段对现有振动主动控制算法进行改进,在保证输出信号平稳的同时,保留其变化趋势,提高振动主动控制的鲁棒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