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跟踪器跟踪角度偏差测量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3575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410738099.5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跟踪器跟踪角度偏差测量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太阳光偏差传感器、激光测量模块,激光测量模块包括发射端与接收测量端;太阳光偏差传感器安装在太阳能发电组件光照面的顶角,多组激光测量模块均匀固定在太阳能发电组件的侧边,可监测太阳能发电组件结构变形,得到精确的太阳跟踪器跟踪角度。太阳跟踪器运动控制机构根据已获取的方位角总偏差和高度角总偏差,对方位角和高度角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太阳光偏差传感器自身误差和太阳能发电组件形变引起的测量误差,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效率最大化。

    一种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104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410797856.6

    申请日:2014-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该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装置在水泥回转窑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包括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圆环组、支架,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圆环组由若干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圆环通过轴向连接装置同轴连接,各个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圆环由大小相同的等数量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通过径向连接装置连接组成。本发明装置不随水泥回转窑的窑体转动,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清洁、无噪声、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集热器与回转窑之间的距离,获得合适的温度,从而得到高品质的热源。本发明提高了水泥回转窑的余热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种太阳跟踪发电装置及其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398641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27185.X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跟踪发电装置及其阵列,为解决现有发电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稳定性和抗风性较低,驱动复杂等问题,本发明方案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基础上,将太阳的椭圆轨道运动分解为旋转运动和俯仰运动,其突出特点是所设计的摆转机构、俯仰升降机构具有节省驱动力和驱动力矩的作用,并且机械结构稳定性好,抗风能力强,可适应大部分屋顶或空旷地的安装,同时减少驱动器的数量,进而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整体式驱动控制的太阳跟踪发电装置列阵。

    一种太阳跟踪器跟踪角度偏差测量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3575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38099.5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跟踪器跟踪角度偏差测量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太阳光偏差传感器、激光测量模块,激光测量模块包括发射端与接收测量端;太阳光偏差传感器安装在太阳能发电组件光照面的顶角,多组激光测量模块均匀固定在太阳能发电组件的侧边,可监测太阳能发电组件结构变形,得到精确的太阳跟踪器跟踪角度。太阳跟踪器运动控制机构根据已获取的方位角总偏差和高度角总偏差,对方位角和高度角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太阳光偏差传感器自身误差和太阳能发电组件形变引起的测量误差,使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效率最大化。

    一种太阳跟踪发电装置及其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398641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7185.X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跟踪发电装置及其阵列,为解决现有发电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稳定性和抗风性较低,驱动复杂等问题,本发明方案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基础上,将太阳的椭圆轨道运动分解为旋转运动和俯仰运动,其突出特点是所设计的摆转机构、俯仰升降机构具有节省驱动力和驱动力矩的作用,并且机械结构稳定性好,抗风能力强,可适应大部分屋顶或空旷地的安装,同时减少驱动器的数量,进而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整体式驱动控制的太阳跟踪发电装置列阵。

    一种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104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97856.6

    申请日:2014-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该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装置在水泥回转窑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包括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圆环组、支架,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圆环组由若干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圆环通过轴向连接装置同轴连接,各个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圆环由大小相同的等数量半导体热电发电模块通过径向连接装置连接组成。本发明装置不随水泥回转窑的窑体转动,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清洁、无噪声、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通过控制集热器与回转窑之间的距离,获得合适的温度,从而得到高品质的热源。本发明提高了水泥回转窑的余热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种聚光光伏户外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84252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653518.0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一种聚光光伏户外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发电测试平台、高精度太阳能特性测量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上位机;所述太阳能聚光发电测试平台包括太阳能跟踪装置及设置其上的透镜和电池固定装置、全辐照计、直射辐照计、风速计和参考太阳能电池;所述透镜和电池固定装置包括一框架体,其内设有竖向位置可调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聚光太阳能电池和温度传感器的凹槽,框架体的顶面设有一对透镜装夹条和位移传感器;太阳能跟踪装置、高精度太阳能特性测量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分别通过通用接口总线与上位机连接,聚光太阳能电池与高精度太阳能特性测量装置的A通道串联组成测试电路,其B通道与参考太阳能电池串联组成参考电路。

    一种集成式聚光太阳能光热复合利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4682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68348.9

    申请日:2015-0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Y02E10/60 H02S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聚光太阳能光热复合利用组件,包括若干聚光太阳能光热单元组成的阵列,聚光太阳能光热单元由太阳能模块和热管组成,太阳能模块中,菲尼尔透镜固定在框架的上部,聚光太阳能电池通过聚光太阳能电池座固定在框架的底面,聚光太阳能电池设置在菲尼尔透镜的正下方,菲尼尔透镜与聚光太阳能电池的上端面的距离等于菲尼尔透镜的焦距,二次聚光光学元件设置在菲尼尔透镜与聚光太阳能电池之间,并处于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正上方,热管的蒸发段与聚光太阳能电池座固定连接,热管的冷凝段与通有冷却水的水管固定连接。本发明集成式聚光太阳能光热复合利用组件具有有效的散热方式,并且可以将废热有效利用,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聚光光伏户外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8425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3518.0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一种聚光光伏户外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发电测试平台、高精度太阳能特性测量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上位机;所述太阳能聚光发电测试平台包括太阳能跟踪装置及设置其上的透镜和电池固定装置、全辐照计、直射辐照计、风速计和参考太阳能电池;所述透镜和电池固定装置包括一框架体,其内设有竖向位置可调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聚光太阳能电池和温度传感器的凹槽,框架体的顶面设有一对透镜装夹条和位移传感器;太阳能跟踪装置、高精度太阳能特性测量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分别通过通用接口总线与上位机连接,聚光太阳能电池与高精度太阳能特性测量装置的A通道串联组成测试电路,其B通道与参考太阳能电池串联组成参考电路。

    一种易接线的高倍聚光太阳能接收器

    公开(公告)号:CN204361983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20015708.4

    申请日:2015-0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接线的高倍聚光太阳能接收器,包括基板以及焊接在基板上的聚光太阳能电池、二极管、接线端子,连接各个高倍聚光太阳能接收器的连接导线,通过紧定螺钉与接线端子固定,接线端子的横向和纵向均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易接线的高倍聚光太阳能接收器,其接线端子的横向和纵向均开有通孔,使接线端子能够适应横向和纵向两种接线方式,接线方式简单、方便、可靠;同时使用紧定螺钉将连接导线与接线端子固定,固定方式可靠,并且使接线端子不易从基板上脱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