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0614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455479.7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荷花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再生方法,其包括:(1)选取荷花受精后合子胚中的未成熟子叶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及清洁处理;(2)将外植体放入胚性愈伤诱导与增殖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进行增殖培养;(3)将愈伤组织块转移到胚状体发生培养基中,发育形成胚状体;(4)将产生的胚状体移入胚萌发培养基中进行萌发,发育形成子叶形胚;(5)将萌发的子叶形胚移至含荷花成苗培养基中成苗培养,然后移栽至自然环境中。本发明的一个外植体能分化出一块胚性愈伤团,从中能高效分化1000个以上的体细胞胚并最终萌发,既能促进荷花的转基因发展,又可以为荷花的栽培应用提供大量的种苗。
-
公开(公告)号:CN10896674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0932509.8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日本野漆树种子发芽率以及快速催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成熟饱满的日本野漆树种子,去除果皮并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98%浓硫酸浸泡20‑25分钟催芽;(2)将步骤(1)所得的种子,用3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12小时,处理完后流水下冲洗干净,控制培养条件进行催芽。本发明可不经过长时间浸种和层积催芽处理,快速打破日本野漆树种子休眠,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率高达98%以上。且大大缩短发芽时间,约7‑10天可出齐,达到快速催芽的目的,发芽整齐一致,便于后期幼苗移栽定植等操作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57721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973543.0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武汉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景天科多肉植物侧芽萌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两年以上、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景天科多肉植物盆栽苗,2月份在基质表面施加颗粒有机肥,按照花盆底面积计,颗粒有机肥的施用量为0.2~0.35kg/m2,施肥后浇透水。2)4周后,自下向上摘除植株茎部60%~70%的叶片,并用喷雾器向裸露的茎部喷施浓度为800~1200mg/L的6‑BA溶液,每周喷施1次,共喷施4~6次,每次每条茎的喷施量为4~6mL,从而达到促进景天科多肉植物茎上侧芽萌发的目的。本发明通过施肥、摘叶、喷施6‑BA溶液等措施,可使植株茎上侧芽的萌发数提高至空白组的数倍。
-
公开(公告)号:CN10857573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407928.X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远缘杂交和组织培养高效创制杜鹃新种质的方法,该方法以东鹃系列品种‘胭脂蜜’为父本,春鹃系列品种‘春五宝’为母本进行杂交,收集当年杂交所得蒴果,剥离种子,并采用特定的组培技术在3个月内便可发育为7‑10个芽、8‑10cm左右高的无菌苗,经过继代生根后,可获得4‑6倍的扩繁系数,相比于传统的大田扦插或嫁接繁殖(1年的繁殖系数在20以内)能够大大缩短新品种选育的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57573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07928.X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远缘杂交和组织培养高效创制杜鹃新种质的方法,该方法以东鹃系列品种‘胭脂蜜’为父本,春鹃系列品种‘春五宝’为母本进行杂交,收集当年杂交所得蒴果,剥离种子,并采用特定的组培技术在3个月内便可发育为7-10个芽、8-10cm左右高的无菌苗,经过继代生根后,可获得4-6倍的扩繁系数,相比于传统的大田扦插或嫁接繁殖(1年的繁殖系数在20以内)能够大大缩短新品种选育的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64899.7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杜鹃栽培基质酸碱性促进黄化叶片复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杜鹃新梢生长期,对新叶出现黄化症状或/和部分老叶出现黄化症状的盆栽杜鹃,进行0.08%~0.1%乙酸溶液喷施处理,均匀喷施于盆栽苗基部,在乙酸溶液每次喷施处理24小时后,对盆栽杜鹃的栽培基质灌施0.08%~0.12%硫酸亚铁溶液。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3个月后,杜鹃黄化叶片复绿,新萌发叶片为绿色,明显改善了杜鹃叶片黄化症状,维护了杜鹃盆栽种苗品质及其观赏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667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32509.8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日本野漆树种子发芽率以及快速催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成熟饱满的日本野漆树种子,去除果皮并进行种子消毒,然后用98%浓硫酸浸泡20-25分钟催芽;(2)将步骤(1)所得的种子,用3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12小时,处理完后流水下冲洗干净,控制培养条件进行催芽。本发明可不经过长时间浸种和层积催芽处理,快速打破日本野漆树种子休眠,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率高达98%以上。且大大缩短发芽时间,约7-10天可出齐,达到快速催芽的目的,发芽整齐一致,便于后期幼苗移栽定植等操作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40052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11364899.7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杜鹃栽培基质酸碱性促进黄化叶片复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杜鹃新梢生长期,对新叶出现黄化症状或/和部分老叶出现黄化症状的盆栽杜鹃,进行0.08%~0.1%乙酸溶液喷施处理,均匀喷施于盆栽苗基部,在乙酸溶液每次喷施处理24小时后,对盆栽杜鹃的栽培基质灌施0.08%~0.12%硫酸亚铁溶液。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3个月后,杜鹃黄化叶片复绿,新萌发叶片为绿色,明显改善了杜鹃叶片黄化症状,维护了杜鹃盆栽种苗品质及其观赏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644822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20115333.8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C05F17/95 , C05F17/971 , C05F17/9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园林有机废弃物的堆肥烘拌设备,应用在园林有机废弃物处理领域,包括堆肥管,所述堆肥管的两端栓接有支撑座,所述堆肥管的顶部设置有均匀进料机构,所述堆肥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烘干进气机构,所述堆肥管的中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堆肥管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组件,通过均匀进料机构能够将园林有机废弃物均匀的输送至堆肥管的内部,能够有效的将原料分散入堆肥管的内部,通过搅拌机构能够对堆肥管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和翻转,能够使原料得到有效发酵,通过烘干机构能够均匀的向堆肥管的内部输送热风,使原料得到均匀烘干,同时能够防止进气管发生堵塞的问题,通过出料组件能够便于对堆肥管内部发酵后的原料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220343135U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21896367.7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G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上种植浮床,包括:浮体;以及卡块,其设置于所述浮体的表面;连接块,其设置于所述浮体之间,且与所述卡块相互卡接;连接杆,其设置于所述连接块的内部,且与所述卡块相互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浮体、连接块以及连接杆等部件,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杆之间的配合关系,使得连接块与连接杆的总长度可进行调节,进而使浮体与浮体之间的间距能够进行调节;通过对卡块的设置,实现了与第一卡接头以及第二卡接头相互连接固定的效果,进而使得浮体之间能够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杆相互连接,进而能够实现浮体之间连接成浮床的效果,并且浮体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