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击流反应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89404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502537.9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撞击流反应器,在所述反应器上设有进料口和卸料口,在反应器内设置有两个导流筒,在导流筒的出口之间形成流体撞击区域,在各导流筒中对应设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螺旋方向相反,分别用于推动流体从进料口经导流筒向流体撞击区域流动,其特征在于在各导流筒内壁上设有螺旋式导流片。本发明既保留了强烈的微观混合和液体连续循环流动,又强化了撞击过程和撞击区域之外的混合,使反应器内的流体达到均匀混合的时间缩短,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性能。

    一种切削液生产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15612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10324.6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液生产装置。该切削液生产装置包括有软水设备、电解质加料箱、缓冲槽、电解装置、切削液原液槽及混合器,所述软水设备输入端用于输入水,所述软水设备输出端与所述电解质加料箱的输入端和缓冲槽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解质加料箱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冲槽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缓冲槽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装置输入端相连,所述电解装置酸性输出端与所述缓冲槽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解装置碱性输出端与所述混合器第一输入端相连,切削液原液槽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器第二输入端相连,混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切削液生产装置的出口相连。本发明中的切削液生产装置本身无废液、废气排放,对环境没有污染;设备操作方便,满足长时间、大流量生产要求,对水质的适应性强。

    一种实现水松纸激光曲线打孔的运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92213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31288.9

    申请日:2012-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水松纸激光打曲线孔的运动机构,主要包括激光头和激光头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拨杆、旋转轴、环形斜槽和调速电机系统;其中,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激光头的支撑结构上,环形斜槽为一个闭合的环形槽且斜向布置于旋转轴上,拨杆的另一端嵌入环形斜槽中;调速电机系统的输出轴与旋转轴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全机械结构实现激光束运动与水松纸运动复合,结构简单可靠,且作业运动过程光滑连续,避免了采用换向周期运动所带来的运动惯性冲击,能实现高精度的激光曲线打孔作业。

    脉动流强化传热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6826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60615.2

    申请日:2009-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 F28F1/08 F28F13/10 F28F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利用脉动流发生器产生压力脉动流以强化传热的脉动流强化传热换热器,包括有壳体、上下封头、管板和换热管,所述的壳体的两端分别经由管板与上下封头相连接,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管板上,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壳体上的壳程入口与一个脉动流发生器出口相连接,设置在封头上的管程入口则与另一个脉动流发生器出口相连。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在普通管壳式换热器上通过管道接头接入两个脉动流发生器、在换热管内悬挂激振弹簧等简单结构形式的改进,即可实现换热器的良好强化传热、抑垢、除垢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四连杆式抽油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8478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97205.8

    申请日:200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机,具体是一种采用四连杆机构作为传动机构的抽油机。本发明为实现上述解决的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在可移动底座上分别搭建钢结构支架与立梁,立梁上安装配重平衡块、驱动机构、滑轮等;在支架平台上安装手轮移位结构和轴承座,轴承座支承起四连杆传动机构且轴承中心C为四连杆传动机构的转动中心;四连杆传动机构的一端A悬挂连接抽油机连杆的柔性连绳,另一端E与立梁上的驱动机构直线运动执行单元相连。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四连杆传动结构和配重平衡块,可以大幅度降低抽油机的质量和抽油能耗,同时,手轮移位机构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抽油机连杆对井口;另一方面,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性能可靠。

    电力绝缘子表面盐密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23497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216594.5

    申请日:2013-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绝缘子表面盐密检测装置,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行走控制系统、雨水净化系统、清洗箱体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净化系统与清洗箱体的进水口连通;检测系统主要包括盛样器,盛样器中设置盐密度测量装置,盛样器与清洗箱体的出水口连通;行走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滑动底座、轨道和电气控制柜;清洗箱体设置在滑动底座上,滑动底座与轨道相匹配并能随绝缘子的沿线排布而在轨道上移动;电气控制柜通过伸缩电缆与滑动底座连接。安全可靠,高效低耗、且能在不用将绝缘子取下的状态下即可自动监测和远程控制的电力绝缘子表面盐密检测装置。

    脉动流/电场混合强化传热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1476827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060616.7

    申请日:2009-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动流/电场混合强化传热换热器,包括有壳体、上下封头、管板和换热管,壳体的两端分别经由管板与上下封头相连接,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管板上,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壳体上的壳程入口与一个脉动流发生器出口相连接,设置在封头上的管程入口则与另一个脉动流发生器出口相连接;换热管的内部设有一弹簧电极,弹簧电极与设置在换热管两端管口的电极端子固定塞相连接,所述的弹簧电极由金属极芯和外绝缘层构成,弹簧电极的一端由电缆引出与高压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接,换热管的管壁与管板及壳体连为一体作为地极。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传热效果增强,提高了强化传热效果;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脉动流强化传热换热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6826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60615.2

    申请日:2009-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 F28F1/08 F28F13/10 F28F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利用脉动流发生器产生压力脉动流以强化传热的脉动流强化传热换热器,包括有壳体、上下封头、管板和换热管,所述的壳体的两端分别经由管板与上下封头相连接,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管板上,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壳体上的壳程入口与一个脉动流发生器出口相连接,设置在封头上的管程入口则与另一个脉动流发生器出口相连。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在普通管壳式换热器上通过管道接头接入两个脉动流发生器、在换热管内悬挂激振弹簧等简单结构形式的改进,即可实现换热器的良好强化传热、抑垢、除垢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电场强化传热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1358818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96900.2

    申请日:2008-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具体是一种可以应用电水动力学强化传热技术实现高效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电场强化传热换热器主要由壳体、设置在壳体上下端的封头、管板、换热管等组成,其中一封头的端部开有电线引出孔,而另一个封头则没有;用于对流场施加电场的电极安装于换热管中,电极与电极引出端子连为一体,电线一端与电极引出端子相连,电线另一端经由封头上的电线引出孔牵出后与电压发生器相连通,电线引出孔在电线牵出后做静密封处理。本发明主要优点在于:电场强化传热换热器可是实现电场强化传热技术在管壳式换热器上的应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本发明不通电时可作为普通管壳式换热器使用。

    一种卧式撞击流反应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8413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047488.9

    申请日:2013-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撞击流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进料管、卸料管、导流筒、泵和循环管道,所述进料管和卸料管设置在反应器壳体上,所述反应器壳体内水平同轴对称设置一对导流筒,导流筒用于引导物料分别被泵抽吸,其入口相对设置且间隔有第一设定距离以形成物料抽吸区,其出口分别通过循环管道与泵的入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壳体上在导流筒之间沿垂直导流筒轴向的方向同轴对称设置一对喷嘴,喷嘴的出口相对设置且间隔有第二设定距离以形成物料相向撞击区,其入口通过循环管道与泵的出口相连通。它不仅提高了物料混合的效率,而且增强了反应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缩短了返混时间,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