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2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59115.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充电桩布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目标港口对应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约束条件;在多个预设场景下,分别基于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确定每个预设场景对应的充电桩分布;其中,充电桩分布包括充电桩类型和每个充电桩类型对应的数量;将多个预设场景下分别对应的充电桩分布输入到预设满意度模型中,利用预设满意度模型,计算每个预设场景对应的客户满意度,根据每个预设场景对应的客户满意度,确定客户满意度最高的预设场景;将客户满意度最高的预设场景对应的充电桩分布,确定为目标充电桩分布。取到了满足了不同电动船舶的充电需求,并有效提高电动船舶充电效率和充电资源利用率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021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25222.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将多类型、多历史时刻天气因素数据通过符号聚合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得到各天气因素的最大信息系数,筛选出作为优选后天气数据;通过数据异常点识别与修正、数据标准化预处理,将负荷数据划分为负荷样本序列、将优选后天气数据划分为天气样本序列;输入负荷、天气样本序列至组合模型中得到预测负荷,结合真实负荷构建损失函数模型,通过Adam方法优化训练得到优化后关联组合模型;将采集实时负荷样本与天气样本数据输入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负荷。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为电网建设者关于电源的合理布点、适时的电网建设提供日内实时负荷出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05809.X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空间调度的配电网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调度距离和行驶调度距离的奖励单价,根据调度距离和奖励单价计算得到额外行驶补偿费用;以运行成本最小和配置量最大为目标建立确定性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其中,运行成本包括额外行驶补偿费用;将确定性承载能力计算模型转化为考虑分布式光伏、风机出力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并求解得到分布式光伏、风机的最大接入容量和充电桩的最大接入个数,从而准确得到配电网承载能力。本发明能够提高配电网承载能力计算结果可靠性,从而在指导电动汽车、分布式资源并网时,可降低配电网安全运行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42601.2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F17/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承载能力估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每个时刻的电压偏移指数、电压合格率、配电网网损、分布式电源发电占比、分布式电源利用率、线路最大负载率、净负荷波动率、双碳指标;通过最大最小归一化方法进行归一化预处理,分别得到每个时刻的归一化指标;通过主观权重、各归一化后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各归一化后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基于前景理论的VIKOR评价方法进行计算,得到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的每个时刻的评分,结合接入率阈值进一步实现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承载能力的实时预警。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对高比例分布式资源接入后的配电网承载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67562.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的多能源舱模块组合方法,考虑结构差异把能源舱分成供能舱、蓄能舱、转换舱三种类型,然后按照各类型结构特点,建立各类能源舱的数学模型;考虑各类能源舱出力特性的差异,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多能源舱模块组合模型,达到多能灵活互补、碳排放回收利用的效果;考虑到各能源舱供能以及负荷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采用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转化和求解;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够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基础上,改善传统布局分散的供能设备无法满足园区的综合能源协同供应的现状,进而完成多能源舱模块的组合,满足园区安全持续稳定的供能需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