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240896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267079.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3D打印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活性3D打印陶瓷由3D打印硅酸钙陶瓷支架和硫酸钙基修复组分组成。本发明所述的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降解性能和成骨性能,可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
-
-
公开(公告)号:CN101318786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48191.3
申请日:2008-06-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4B1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39 , C04B2103/0051 , C04B2103/445 , C04B2103/58 , C04B2111/343 , C04B14/04 , C04B14/104 , C04B20/0076 , C04B24/2611 , C04B24/2652 , C04B24/32 , C04B28/02 , C04B210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的用途。本发明采用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在不损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性能,达到混凝土防裂的目的。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可以直接在混凝土内部供应湿度,有效地控制了自收缩的产生,也使水泥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水化,解决混凝土的自干燥问题。还可以利用其颗粒细度小、易分散、强吸水性等特点来定量控制自养护组分的掺加量,进而控制水化水分含量来实现分阶段自养护的目的,达到施工快速简便,实现结构抗裂要求。本发明通过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来调节混凝土内部湿度来达到改善收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94194C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10048191.3
申请日:2008-06-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4B1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39 , C04B2103/0051 , C04B2103/445 , C04B2103/58 , C04B2111/343 , C04B14/04 , C04B14/104 , C04B20/0076 , C04B24/2611 , C04B24/2652 , C04B24/32 , C04B28/02 , C04B210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的用途。本发明采用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在不损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性能,达到混凝土防裂的目的。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作为混凝土防裂剂可以直接在混凝土内部供应湿度,有效地控制了自收缩的产生,也使水泥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水化,解决混凝土的自干燥问题。还可以利用其颗粒细度小、易分散、强吸水性等特点来定量控制自养护组分的掺加量,进而控制水化水分含量来实现分阶段自养护的目的,达到施工快速简便,实现结构抗裂要求。本发明通过高分子吸水保水材料来调节混凝土内部湿度来达到改善收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0896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7079.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3D打印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活性3D打印陶瓷由3D打印硅酸钙陶瓷支架和硫酸钙基修复组分组成。本发明所述的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降解性能和成骨性能,可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63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97062.0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46 , C04B2103/58 , C04B14/104 , C04B14/20 , C04B24/2611 , C04B24/2652 , C04B24/32 ,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现代混凝土水胶比低、矿物外加剂量大品杂的特点,其内部水分难以满足胶凝材料充分水化要求,且外部供水养护效果不佳而研发的一种新材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用智能减缩剂制备工艺流程,及其作为混凝土减缩剂可以智能化地在混凝土内部提供湿度,其掺量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0.03-0.05wt%。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减缩剂对混凝土内水分有一定的保持作用,其水分在混凝土材料内部能够形成智能释放养护机制,在不明显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智能减缩剂,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性能,达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633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810197062.0
申请日:2008-09-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46 , C04B2103/58 , C04B14/104 , C04B14/20 , C04B24/2611 , C04B24/2652 , C04B24/32 ,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是针对现代混凝土水胶比低、矿物外加剂量大品杂的特点,其内部水分难以满足胶凝材料充分水化要求,且外部供水养护效果不佳而研发的一种新材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用智能减缩剂制备工艺流程,及其作为混凝土减缩剂可以智能化地在混凝土内部提供湿度,其掺量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0.03-0.05wt%。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减缩剂对混凝土内水分有一定的保持作用,其水分在混凝土材料内部能够形成智能释放养护机制,在不明显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智能减缩剂,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性能,达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