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辐射电磁波检测的长间隙放电先导发展速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0938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610742483.1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辐射电磁波检测的长间隙放电先导发展速度测量方法,包括一套高频天线、高速示波器和长间隙放电先导发展速度计算方法。本发明提出采用一定的天线布置形式,通过多个天线同时检测长间隙放电的辐射电磁脉冲时间,通过信号到达不同天线的时间差算法定位先导头部位置,进而计算出长间隙放电的先导发展速度。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放电先导发展速度的测量精度,分辨率达0.1ns级。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输电线路走廊雷害分布统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2392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0741170.4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电网雷害分布图绘制方法,包括:由雷电定位系统得多年雷电活动主放电经纬度数据,得到地闪密度矩阵;收集电网输电线路杆塔坐标及其多年雷击闪络故障记录,得到输电线路杆塔的位置和雷害杆塔的位置,分别计算电网杆塔的密度分布函数和雷害杆塔的密度分布函数,并分别绘制分布图;通过数据采集分别得到电网杆塔密度矩阵和雷害杆塔密度矩阵,并以此得到地闪‑电网杆塔复合密度矩阵;计算地闪‑电网杆塔复合密度矩阵与雷害杆塔密度矩阵的相关性,并绘制电网雷害分布图。本发明所绘制的电网雷害分布图与雷害活动相关性很高,可以有效指导防雷,在电网区域化防雷中具有实用价值。

    用于气体与固体材料高温相容性试验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9616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57290.7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气体与固体材料高温相容性试验的装置,包括:密封管和试品支架,密封管包括:下端开口的空心管体、设置在管体上侧的阀门、设置在管体下侧的底盖,阀门一端与管体的上侧面连通,底盖设置在管体下侧,用以使管体形成一密闭腔体;试品支架设置在管体内部,试品支架设置若干层,用于放置测试样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密封管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试验的安全性和耐腐蚀性,方便样品制备与气体收集。不同材料的样品放置于不同的密封管中,能清楚地区分各种材料的相容情况。通过试品支架增加每个装置容纳的试品数量,使固体与气体试样充分接触,并避免了样品与不锈钢管体直接接触从而造成试验反应物清洗不便。

    一种针对水电站缆索起重机布设的防雷天网

    公开(公告)号:CN10733709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726413.1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水电站缆索起重机布设的防雷天网,它使用若干根平行的避雷线覆盖所有缆机的运行范围。避雷线呈平行放置,且与缆机牵引索平行,与缆机主/副车垂直。避雷线所能保护的最低点海拔高度高于缆机主/副车的海拔高度,以使防雷天网可以覆盖缆机的运行范围。避雷线之间及避雷线与圆钢用绳夹连接固定,圆钢与接地扁钢连接采用焊接。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防雷效果可靠、可推广度高、施工周期短、架设成本低。

    电子式高压避雷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4091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44707.5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式高压避雷器,包括多个单级组件、外套、伞裙;多个单级组件叠加形成级联式结构,封固在外套内,伞裙设置在外套上;所述每个单级组件包括上下两个圆盘形连接电极、大功率TVS管阵列、环氧玻璃钢筒能有效解决目前高压避雷器对雷电过电压响应速度慢、保护残压高的问题,同时具有大功率TVS管结构,通过多重串、并联方式组合而成,实现瞬态过电压的箝位和防护。

    一种二维雷电先导发展模型在山区地形下电位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5055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110238999.X

    申请日:2011-08-19

    Abstract: 一种二维雷电先导发展模型在山区地形下电位的获取方法,包括: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取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数据;对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进行拟合,使用获得的实际地形数据求出对应的保角变换函数中的与地形相关的参数,使用保角变换函数将山区地形变换到平原地形,山顶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山谷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其中z=x+i(y+d1),z是保角变换前复平面点的坐标;w=u+i(v+d1),w是保角变换后复平面点的坐标,d和d1是所述与地形相关的参数;保角变换后先做先导通道的镜像,然后根据镜像法计算空间任意一点的电位,空间任意一点S(x,y)的电位的计算公式如下:本发明解决了山区地形下先导发展模型中电位的计算问题。

    一种输电线路雷害预警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37769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68025.5

    申请日:2014-02-27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雷害预警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气象、卫星、雷达和雷电定位系统数据,通过雷电综合预测算法得到未来某时段的雷电预警参数;(2)根据雷击过电压形成机理不同,分别选择绕击和反击计算模型,使用雷电预警参数和线路特征参数计算,预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概率;(3)对线路雷击跳闸概率进行评估,将计算得出各基输电线路杆塔的雷击跳闸概率与定制的线路跳闸风险预警阀值比较,得到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及时的对输电线路雷害进行预警,为开展输电线路防雷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人车机协同控制系统、方法、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335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22493.3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车机协同控制系统、方法、介质及产品,其中,包括:指挥中心系统用于在通信拒止的环境下与无人车系统建立卫星通信链接,通过卫星通信链接下发目标任务至无人车系统,并通过卫星通信链接获取无人车系统上传的反馈数据;无人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人车,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无人车执行指挥中心系统下发的目标任务,并上传反馈数据至指挥中心系统;无人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人机,用于与无人车系统进行自组网,控制至少一个无人机协同无人车系统执行目标任务,并将无人机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无人车系统。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讯拒止环境下远距离人车机协同控制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