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图像的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20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32341.5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图像的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目标人员的多组第一磁共振图像,并基于多组第一磁共振图像获取每组第一磁共振图像中目标部位的位置信息;根据多个位置信息,分别对多个目标部位进行射频发射场局部匀场以分别获得局部匀场后发射通道的幅值和相位,从而获得多组射频发射场局部匀场后发射通道的幅值和相位;基于多组射频发射场局部匀场后发射通道的幅值和相位,获取一组发射通道的目标幅值和目标相位;将一组发射通道的目标幅值和目标相位作为下一次扫描时发射通道的初始幅值和初始相位,对目标人员进行扫描以生成目标磁共振图像,使得磁共振图像生成过程中射频发射场的局部空间分布均匀。

    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储备力仿真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16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0620509.X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储备力仿真系统和方法,包括:图像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人体脑血管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血管三维重建模块,对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边界条件提取模块,对所述脑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仿真所需边界信息;CFD前处理模块,对所述脑血管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所需的前处理;CFD计算模块,对脑血管三维几何模型各处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进行求解;CFD后处理模块,将仿真结果与所述边界条件提取模块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本发明采用血流动力特征参数作为评估脑血管储备力的标准,避免了通过脑血管几何结构来判断的片面性,可实现无创、定量和个性化的脑血管储备力评估。

    一种磁共振前列腺灌注图像的智能诊断恶性肿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8205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980214.3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前列腺灌注图像的智能诊断恶性肿瘤的方法,利用磁共振前列腺灌注图像计算前列腺每个像素点的灌注过程特征参数,并将特征参数输入给第一层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疑是病灶的像素点叠加到已经分割出来的前列腺二值图中,最后将二值图输入给第二层神经网络识别出病人的前列腺是否存在恶性肿瘤。本发明将医学先验知识和神经网络识别的能力相结合,且分开独立训练两个神经网络,第一层神经网络对前列腺灌注的定量参数进行训练,第二层神经网络对叠加了疑似病灶像素的二值图进行训练,降低了网络训练的难度和数据的运算量,使原本需要上万病例才能达到较高准确率的智能诊断系统,只需要数百病例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储备力仿真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163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20509.X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脑血管储备力仿真系统和方法,包括:图像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人体脑血管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血管三维重建模块,对所述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边界条件提取模块,对所述脑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仿真所需边界信息;CFD前处理模块,对所述脑血管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数值仿真所需的前处理;CFD计算模块,对脑血管三维几何模型各处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进行求解;CFD后处理模块,将仿真结果与所述边界条件提取模块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本发明采用血流动力特征参数作为评估脑血管储备力的标准,避免了通过脑血管几何结构来判断的片面性,可实现无创、定量和个性化的脑血管储备力评估。

    基于自适应网格的肿瘤异质性图谱分析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69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4893.8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网格的肿瘤异质性图谱分析可视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磁共振图像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肿瘤组织的离散磁共振图像;构建初始化的离散多维网格,计算得到组织成分的多维谱信息,对初始化的离散多维网格进行自适应调整,得到更新后的离散多维网格;基于更新后的离散多维网格再次计算多维谱信息,将当前计算得到的多维谱信息与上次计算得到的多维谱信息进行比较;根据当前计算得到的多维谱信息对上次更新后的离散多维网格再次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迭代停止条件,得到最终的离散多维网格;基于最终的离散多维网格,得到肿瘤异质性的可视化图像。本申请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数值求解,并适应不同的计算工作量和运算规模。

    一种αOlig2的无损影像标记方法和产物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69834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36414.4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Olig2的无损影像标记方法和产物及其用途,属于蛋白的影像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化学偶联将荧光分子Cy5标记到αOlig2的结构中,得到具有荧光成像功能的抗体蛋白αOlig2‑Cy5;利用疏水作用将二聚化Gd‑DTPA与αOlig2‑Cy5复合成具有荧光/磁共振双成像功能的抗体探针,其中二聚化Gd‑DTPA分子结构中烷基链的引入增加了与αOlig2‑Cy5的结合作用。本发明的抗体探针标记方法平衡了化学标记过程中蛋白结构改变导致的靶向结合能力减弱以及物理复合过程中影像标记效率低的局限性,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抗体蛋白的靶向结合能力和影像标记效率。本发明的抗体标记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抗体蛋白无损标记的新方法。

    一种二聚化钆基T1磁共振对比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5894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08356.2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聚化钆基T1磁共振对比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二聚化钆基T1磁共振对比造影剂的分子结构通式含有一个不同烷基链长(n=2~20)的连接体,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配体,三价钆离子(Gd3+)。其中,两个DTPA分子由连接体通过共价键相连,Gd3+通过金属配位作用与DTPA螯合形成二聚化Gd‑DTPA。本发明的二聚化钆基T1磁共振对比造影剂,其结构中烷基链越长T1弛豫率越高,且T1磁共振对比成像效果优于临床用Gd‑DTPA,有望作为可替代的新型磁共振对比造影剂在临床上应用。

    一种二聚化钆基T1磁共振对比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5894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308356.2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聚化钆基T1磁共振对比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二聚化钆基T1磁共振对比造影剂的分子结构通式含有一个不同烷基链长(n=2~20)的连接体,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配体,三价钆离子(Gd3+)。其中,两个DTPA分子由连接体通过共价键相连,Gd3+通过金属配位作用与DTPA螯合形成二聚化Gd‑DTPA。本发明的二聚化钆基T1磁共振对比造影剂,其结构中烷基链越长T1弛豫率越高,且T1磁共振对比成像效果优于临床用Gd‑DTPA,有望作为可替代的新型磁共振对比造影剂在临床上应用。

    一种便携式开关柜预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835665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2021515.0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开关柜预警装置,包括: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多个继电器、多个晶体管、多个风扇、微处理器、温湿度显示屏、预警模块、操作模块、远程终端。本实用新型现场测试时传感器呈阵列分布,可以克服单传感器检测温度、湿度的弊端及现场空气不流通对检测带来的影响,检测结果可行度高,且装置中各个模块均集成设计,通信方式、传输协议等相互兼容,功耗低、体积小,现场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减轻检修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具备自动预警功能,现场端及远程端可及时提示预警信息,有效避免开关柜因温度、湿度异常引发的事故。

    一种用于超高场强下的无磁化高压注射器

    公开(公告)号:CN222854360U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21161738.1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注射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场强下的无磁化高压注射器,包括内部附着有无磁金属漆面的前壳、上外壳和下外壳构成的无磁屏蔽腔,无磁屏蔽腔内设有中空的无磁龙骨,无磁龙骨与上外壳左右两端卡扣连接,无磁龙骨前后侧分别设有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前固定板与前壳相连,后固定板与安装无磁超声电机的安装架相连,后固定板上设有啮合的传动轮和齿轮,无磁超声电机两侧出轴分别连接齿轮和无磁编码器,无磁龙骨中空的腔内设有推杆,推杆一端与传动轮连接,推杆另一端贯穿前固定板并延伸出前壳与针筒连接。该注射器动力源采用无磁超声电机,该电机的驱动原理是基于陶瓷的逆压电效应,无需电磁场即实现大扭矩输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