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95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3823.3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02 , C08F236/06 , C08F2/00 , C08F2/01
Abstract: 一种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及其单釜聚合方法,涉及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解决了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走向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方法应用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单釜聚合系统实现;系统包括进料单元、单个聚合釜、储液罐、凝聚釜及产品干燥单元;进料单元包括乙烯储罐、乙烯净化柱、丁二烯、丁二烯净化柱、催化剂储罐及溶剂储罐;将乙烯、丁二烯脱除杂质,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乙烯、丁二烯、溶剂和催化剂进入单个反应釜发生聚合反应;出料时在管道中加入灭活剂和防老剂,进入储液罐;进入凝聚釜后将产物与未反应单体和溶剂分离,将凝聚得到的胶粒送入干燥单元,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纯化处理后返回进料单元。本发明可应用于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3824.8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8F210/02 , C08F236/06 , C08F2/00 , C08F2/01
Abstract: 一种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及其连续生产方法,涉及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解决了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方法应用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工业化生产装置实现;装置包括进料单元、聚合单元、储液罐、凝聚釜及产品干燥单元;聚合单元包括三/四个串联的反应釜。将乙烯、丁二烯脱除杂质,无水无氧条件下,将乙烯、丁二烯、溶剂和催化剂进入聚合单元,在反应釜中发生聚合反应;出料时,在管道中原位加入灭活剂和防老剂,进入储液罐;胶液进入凝聚釜后,通过水蒸气将产物与未反应单体和溶剂分离,将凝聚后的共聚物胶粒送入干燥单元,将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纯化处理后返回进料单元。本发明可应用于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63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739396.5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高端各向同性焦的工艺方法,涉及炭素材料领域,蜡油原料入蜡油原料加热炉热裂解,热解反应器气相产物进分馏塔,液相产物入混合原料加热炉;聚合引发剂和循环油也进入该炉,与液相产物混合后入生焦反应器生焦,其气相产物入分馏塔,固相产物为各向同性焦流出。分馏塔分离进料油气为裂解气、轻馏分油、重馏分油,底部液相是循环油返至混合原料加热炉入口。该方法解决了现各向同性焦原料含高结焦前驱物、灰分及硫氮杂元素,所成焦炭均匀性差致加热炉和高温管道结焦堵塞,影响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及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59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65739.1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吸收异丁酸酐裂解反应气的系统及方法,其中吸收异丁酸酐裂解反应气的系统包括用于存储吸收剂的吸收剂存储罐、裂解反应器和射流器,所述裂解反应器连接用于提供惰性气体的惰性气体源和用于提供异丁酸酐的异丁酸酐源;所述射流器连通所述裂解反应器的裂解气出口和所述吸收剂存储罐,以利用来自所述吸收剂存储罐的吸收剂吸收来自所述裂解反应器的裂解反应气,并为所述裂解反应器内提供负压环境。本申请的吸收异丁酸酐裂解反应气的系统,引入文丘里管射流器等,将裂解系统与吸收系统进行有机耦合,省略分离过程,既实现了裂解反应所需真空操作,又实现了裂解气的快速吸收。这样在提高DMK的收率的同时,又能降低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81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67423.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催化剂包括化学式为Ba1‑xRexPbO3的化合物,其中0≤x≤0.4,所述化学式为Ba1‑xRexPbO3的化合物具有钙钛矿型结构。本申请的催化剂,结构稳定,具有高强度、高活性和易再生的特点,用于异丁酸酐裂解制备二甲基乙烯酮类化合物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异丁酸酐转化率和二甲基乙烯酮等乙烯酮类化合物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4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17246.4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IPC: B01J23/835 , B01D53/86 , B01D53/44 , B01D53/3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具有自修复性能的催化剂包括具有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BaCoxPb(1‑x)O3式Ⅰ,其中,0≤x≤0.4;所述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为钙钛矿结构。本申请的具有自修复性能的催化剂,将过渡金属活性组分Co掺入钙钛矿晶格中,性质稳定,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耐高温、耐酸碱,用于催化氧化处理异丁酸酐裂解尾气,可展现出优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44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04714.1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步骤S1,菌种取样;步骤S2,微生物富集培养;步骤S3,有效菌种的分离纯化;步骤S4,有效菌种的扩大培养;步骤S5,菌种的有效性验证;步骤S6,菌种耦合。通过对微生物进行筛选驯化;然后把经过筛选驯化的微生物固定在活性炭的表面与孔隙中,活性炭可以吸附污染物,增加微生物周围短链总烃类VOCs的浓度来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活性炭吸附的短链总烃类VOCs被微生物降解后,其吸附孔隙可被重新释放,实现活性炭的再生,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生物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16532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20072.X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液罐清罐系统及清罐方法,储液罐清罐系统包括热水输送组件、蒸汽吹扫组件、气液分离器、油气处理组件以及储液罐,热水输送组件向储液罐内输送热水,将储液罐内的油污浸泡下来送至污油罐,之后,蒸汽吹扫组件向储液罐内输送高温蒸汽,油气随着蒸汽一同输出,经过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液体输送至污油罐内储存,油气输送到油气处理组件中进行冷凝和吸附处理,冷凝后将大部分的油气冷凝成液体输送至污油罐,另一部分经过吸附处理后,重新输送至气液分离器内重复处理,未被吸附的部分油气,为燃烧终端提供燃烧原料,本申请将储液罐内的油品收集,充分利用,节约能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9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72272.3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烃装卸系统,属于石化行业中液态烃的存储或分配技术领域。液态烃装卸系统包括球罐、鹤管和液路切断机构,液路切断机构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液路切断机构上设置有外接管口,外接管口用于引入蒸汽,液路切断机构中还设置有可滑动地活塞体,活塞体配置成依靠外接管口的进气压力关闭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流路;液路切断机构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球罐,液路切断机构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鹤管。实现通过液路切断机构在泄露初期自动切断鹤管与球罐之间的管路,以提高液态烃装卸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9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572272.3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烃装卸系统,属于石化行业中液态烃的存储或分配技术领域。液态烃装卸系统包括球罐、鹤管和液路切断机构,液路切断机构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液路切断机构上设置有外接管口,外接管口用于引入蒸汽,液路切断机构中还设置有可滑动地活塞体,活塞体配置成依靠外接管口的进气压力关闭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流路;液路切断机构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球罐,液路切断机构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鹤管。实现通过液路切断机构在泄露初期自动切断鹤管与球罐之间的管路,以提高液态烃装卸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