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40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49628.2

    申请日:2023-11-17

    Inventor: 周厚强 惠冰 李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声学领域,所述壳体应用于发声装置,所述壳体的至少部分为纤维增强生物基尼龙材料;所述纤维增强生物基尼龙材料包括增强纤维和生物基尼龙,所述增强纤维在所述纤维增强生物基尼龙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为5%‑50%;在所述壳体的最大三维尺寸小于或等于50mm的情况下,所述壳体在120℃烘烤2h后的变形量小于或等于50μm。本发明提供的壳体具有较好的高温可靠性和尺寸稳定性。

    振膜、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40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49568.4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膜、振膜、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声学领域,所述振膜包括至少一层弹性体合金材料层;所述弹性体合金材料层包括聚醚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和聚碳酸酯型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合金材料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5℃,所述弹性体合金材料层在160℃的温度下烘烤200小时后的断裂伸长率下降率小于或等于60%。本发明提供的振膜可以兼具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较好的耐低温性能,提高了振膜的可靠性,且可以使得发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优异的声学性能。

    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65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1013019.1

    申请日:2020-09-23

    Inventor: 周厚强 李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包括如下步骤:将乙丙橡胶层和工程塑料层复合在一起,形成复合膜;对所述复合膜进行气压成型处理,且在所述气压成型中,所述工程塑料层贴合在模头上。本发明中,所述振膜将乙丙橡胶层与工程塑料层进行复合,形成复合结构,发明人意外发现,该复合结构产生功能互补、协同增效,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了灵敏度;并且所述振膜采用气压成型的方式制备而成,且在所述气压成型中,所述工程塑料层贴合在模头上,所述橡胶层置于所述工程塑料层上,通过上述设置改善了单层乙丙橡胶振膜在成型过程中脱模困难的问题,减小振膜产品翘曲变形,保证振膜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发声装置的壳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20925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12649.3

    申请日:2022-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的壳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发声装置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微孔发泡壳体,微孔发泡壳体的原料包括工程塑料材料,微孔发泡壳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表皮层、第一发泡层和第二发泡层,第一发泡层和第二发泡层均为发泡结构,其中,表皮层内无孔道或表皮层内的孔道的孔径<0.5μm;第一发泡层具有第一泡孔,第一泡孔的孔径在0.0005μm~0.5μm之间;第二发泡层具有第二泡孔,第二泡孔为通孔,且至少一部分第二泡孔与第一泡孔连通,第二泡孔的孔径在0.5μm~50μm之间,与第一泡孔连通的第二泡孔的至少一部分的孔径大于第一泡孔的孔径。本发明的壳体可以满足轻量化、可靠性和吸音的要求,在用于后声腔时能够实现提供虚拟声腔的效果,提升声学性能。

    发声装置的壳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50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12721.2

    申请日:2022-09-14

    Inventor: 周厚强 王婷 李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的壳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发声装置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由改性聚4‑甲基‑1‑戊烯材料制成,所述改性聚4‑甲基‑1‑戊烯材料至少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聚4‑甲基‑1‑戊烯树脂,45wt%~75wt%;增强剂,10wt%~40wt%;增韧剂,5wt%~15wt%;无机空心微珠,10wt%~30wt%;其中,所述无机空心微珠的外径为10μm~85μm。本发明通过添加无机空心微珠减小壳体的密度,通过增韧剂减小无机空心微珠的破损率,提高对于壳体的减重效果,满足壳体轻量化的要求。

    发声装置的壳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605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12706.8

    申请日:2022-09-14

    Inventor: 周厚强 王婷 李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的壳体、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微孔发泡壳体,微孔发泡壳体的原料包括工程塑料材料,微孔发泡壳体为原料经过发泡注塑形成的一体成型件,微孔发泡壳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表皮层、芯层和第二表皮层;其中,第一表皮层和第二表皮层内无孔道或第一表皮层和第二表皮层内的孔道的孔径<0.5μm,芯层具有微孔发泡结构,微孔发泡结构为具有泡孔的闭孔发泡结构,泡孔的直径为0.5μm~30μm,泡孔在芯层上的开孔率<10%。本发明的发声装置的壳体在满足发声装置的可靠性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防水防透气性能以及轻量化需求。

    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89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79950.9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发声装置,振膜包括硅橡胶膜层,所述硅橡胶膜层含有网状聚合物,所述网状聚合物包含第一链段和第二链段,所述第一链段为所述第二链段为其中,所述第一链段中的R基团为‑CH3、和中的任意一个,第二链段中的R1基团为‑CH3、‑CH2Br和‑CH2Cl中的任意一个。当第二链段为时,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效应,能够提升振膜的阻尼。当第二链段为或者时,既有空间位阻效应,也有分子间作用力中的诱导力和取向力的作用增加,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从而提升了振膜的阻尼性能。

    用于发声装置的壳体和发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06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3687.5

    申请日:2022-04-29

    Inventor: 周厚强 李春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壳体和发声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塑性组分和补强组分,所述塑性组分包括间规立构聚苯乙烯,所述间规立构聚苯乙烯的质量份数范围为40‑90份,所述补强组分的质量份数范围为5‑50份。所述壳体包括塑性组分和补强组分,所述塑性组分包括间规立构聚苯乙烯,所述间规立构聚苯乙烯的质量份数范围为40‑90份,所述补强组分的质量份数范围为5‑50份。本申请通过间规立构聚苯乙烯的低密度和补强组分的高强度的配合,使得所述壳体具有强度高、密度低、变形性小以及装配精度高的特点,实现了所述壳体的轻量化目标。

    改性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振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4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58191.X

    申请日:2020-03-09

    Inventor: 周厚强 王婷 李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改性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所述改性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包括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以及与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混合均匀的改性剂;所述改性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经过紫外光辐照制得;其中,所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重量份数为:100份;所述改性剂的组分包括:辐照敏化剂、抗氧化剂以及紫外光吸收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0.05份≤辐照敏化剂≤15.0份;0<抗氧化剂≤3.0份;0<紫外光吸收剂≤5.0份。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对热塑性聚酯弹体材料的改性,提高改性后材料制成的振膜的抗拉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