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编码器的监视装置以及监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09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54080.4

    申请日:2013-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2841 G01D5/2451 G01D5/34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转编码器的监视装置以及监视方法。提供一种仅凭一个TTL类型的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就能检测出该编码器的异常的监视装置以及方法。监视装置(1)包含XOR电路、延迟电路、频率乘法电路和判定部。频率乘法电路(35A)以及XOR电路(32A)生成与B相信号比较的比较脉冲信号。判定部(36B)通过B相信号和比较脉冲信号的比较,判定A相信号和B相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是否在90°±30°的范围内。同样地,频率乘法电路(35B)以及XOR电路(32B)生成与A相信号比较的比较脉冲信号。判定部(36A)通过A相信号和比较脉冲信号的比较,判定A相信号和B相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是否在90°±30°的范围内。

    非接触式开关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73074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80003944.4

    申请日:2010-04-27

    Abstract: 本发明是非接触式开关具有促动部(2)和感测部(1)。感测部(1)具有天线线圈(11)、使天线线圈(11)发送恒定频率的电磁波的发送电路(13)、用于检测天线线圈(11)从外部接收的信号的接收电路(18)以及控制电路(10A、10B)。促动部(2)具有:天线线圈(21);电源电路(23),对在天线线圈上产生的电动势进行整流;信号处理电路,从电源电路(23)供电,对天线线圈(21)所接收的信号进行分频,并由天线线圈(21)发送分频后的信号。感测部(1)的控制电路包括用于登记从促动部(2)发送的信号的频率的存储器。控制电路将接收电路(18)检测出的接收信号与发送电路(13)的动作以及已登记在所述存储器中的频率进行对照,由此判定促动部(2)是否与感测部(1)相接近。

    继电器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1611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131496.4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廉价的继电器装置。继电器装置,即继电器单元(1),包括故障侦测部(41),此故障侦测部(41)不侦测第一切换元件(20)的动作故障,而是侦测第二切换元件(30)的动作故障,切换控制部(42)在将外部的负载电路从非导通切换为导通时,在将所述第一切换元件从非导通切换为导通后,将所述第二切换元件从非导通切换为导通,并且在将所述负载电路从导通切换为非导通时,在将所述第二切换元件从导通切换为非导通后,将所述第一切换元件从导通切换为非导通。

    机器人控制装置、系统、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421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131567.0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控制装置、机器人系统、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移动体的安全,不增大机器人与移动体的距离,而在机器人的可动过程中避免机器人与移动体的碰撞的技术。具备:探测部,探测以支点为轴而可动的机器人手臂与移动体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控制部,根据由探测部所探测到的机器人手臂与移动体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变化,生成使机器人手臂可动的致动器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部,将控制部所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至致动器中。探测部通过安装在机器人手臂上的传感器,检测机器人手臂与移动体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控制部生成使机器人手臂的可动速度对应于与移动体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驱动控制信号。

    继电器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161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131496.4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廉价的继电器装置。继电器装置,即继电器单元(1),包括故障侦测部(41),此故障侦测部(41)不侦测第一切换元件(20)的动作故障,而是侦测第二切换元件(30)的动作故障,切换控制部(42)在将外部的负载电路从非导通切换为导通时,在将所述第一切换元件从非导通切换为导通后,将所述第二切换元件从非导通切换为导通,并且在将所述负载电路从导通切换为非导通时,在将所述第二切换元件从导通切换为非导通后,将所述第一切换元件从导通切换为非导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