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3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8236.8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J31/22 , C02F1/30 , B01J23/06 , B01J35/33 , B01J35/39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催化降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有机污染物光电催化降解的锆基MOF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多孔泡沫钛为基底上载复合光电催化层,所述复合光电催化层包括以锆作为金属中心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合成的氧化锌(ZnO)纳米颗粒。该发明借助金属钛的高机械强度及良好导电性,增加电极回用寿命、克服MOFs材料导电性差的问题,同时借助MOFs材料高度可调的拓扑结构、较大比表面积以及ZnO优异的光催化特性,实现MOFs光电阳极复合膜在流通式反应器中的连续运行,增加污染物与复合膜界面的接触以提高催化效率。所述的锆基MOF可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光电催化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96962.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硒纳米颗粒及其制备分离方法与应用,属于硒纳米颗粒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合成硒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分离方法,主要是利用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合成平均粒径为210nm的球状硒纳米颗粒。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解决了微生物合成硒纳米颗粒难分离利用的问题。同时,得到的产物具有粒径均匀、纯度高的特点。本发明在微生物法合成硒纳米材料领域中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29451.9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芬顿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芬顿复合膜包括基底膜以及负载在所述基底膜上的酸化后的碳纳米管(CNTs);所述酸化后的碳纳米管上负载有MoO2和CoS2。本发明以MoO2和CoS2作为催化剂,不含铁元素,不会产生铁污泥,将本发明提供的电芬顿复合膜应用于连续流体系中,能够有效改善电化学系统的传质效能、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76192.1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氧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在多孔钛基底上生长高度有序的二氧化钛纳米阵列管,借助多孔钛基底的多孔膜状结构,实现光电阳极的连续流运行,从而增加污染物在光电阳极界面的接触氧化效率,克服污染物的传质受限问题;另外利用规则的纳米阵列管结构,有效提高界面的电荷转移以及二氧化钛内部电荷的定向迁移性能;同时在二氧化钛纳米管上负载具有强光吸收能力和高光催化活性的钒酸铋,二氧化钛与钒酸铋形成n‑n型异质结构,以扩大光电阳极的光吸收范围,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增加其光能利用效率;并且改变电极内部光生载流子浓度及迁移性能,进而提高光电阳极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77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75926.7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00 , C02F1/48 , C02F1/4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场强化协同膜分离的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脱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并注入废水;S2驯化厌氧氨氧化污泥:进水时控制氨氮与亚硝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1:1,采用连续方式运行,逐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直至厌氧氨氧化反应比值为1.20~1.35,完成驯化;S3向反应器内施加电场:第一阶段控制电压为0.3±0.05V,运行时间为20~25天;第二阶段控制电压为0.6±0.05V,运行时间为30~35天;第三阶段控制电压为1±0.05V,运行时间为20~25天。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明确直流电场的操作参数使得在亚硝酸缺少的环境下能够实现氨氮的进一步去除,提高脱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70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41806.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解及电催化氧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同步进行对有机磷污染物水解及副产物电催化氧化反应的电阳极复合水解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在聚偏氟乙烯膜上上载复合导电催化层,所述复合导电催化包括经酸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和以锆作为金属中心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同时借助金属有机框架具有高度可调的拓扑结构、较大比表面积以及碳纳米高导电的特性,实现电阳极复合水解催化膜在流通式反应器中的连续运行,从而增加污染物与复合膜界面的接触及氧化效率,克服传统的传质受限及污染物水解后有毒副产物的处理问题。所述的电阳极复合膜可实现对有机磷污染物的同步水解及有毒副产物的降解作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9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61292.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碳氢混合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及对含氧化性污染物水体进行净化的方法,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碳氢混合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原水箱、反应池、进水管路系统、出水管路系统、回流管路系统和供气系统;其中,所述供气系统包括H2气瓶、H2与CO2混合气瓶以及供气管路,所述供气管路的一端均与所述H2气瓶以及H2与CO2混合气瓶连接,所述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反应池内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两个端口相连。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碳氢混合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对含氧化性污染物水体进行净化时,能够通过中空纤维膜组件向生物膜内同步无泡扩散H2与CO2混合气,进而能够实现对生物膜内的pH值全区域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5622.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11/00 , B01J13/00 , B01J13/14 , B01J13/20 ,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凝胶颗粒污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固定化与生物脱氮处理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第一包埋剂溶液与反硝化污泥混合,然后将所得核层包埋物与第一交联剂溶液混合进行第一交联反应,得到核层凝胶颗粒污泥;(2)将第二包埋剂溶液与硝化污泥混合,得到壳层包埋物;(3)用所述壳层包埋物对所述核层凝胶颗粒污泥进行包覆,然后将所得包覆物进行冷冻,得到双层的冷冻颗粒;(4)将所述双层的冷冻颗粒与第二交联剂溶液混合进行第二交联反应,然后将第二交联反应所得颗粒浸渍于第三交联剂溶液中进行第三交联反应,得到所述双层凝胶颗粒污泥;所述步骤(1)和步骤(2)没有先后顺序。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9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1061292.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碳氢混合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及对含氧化性污染物水体进行净化的方法,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碳氢混合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原水箱、反应池、进水管路系统、出水管路系统、回流管路系统和供气系统;其中,所述供气系统包括H2气瓶、H2与CO2混合气瓶以及供气管路,所述供气管路的一端均与所述H2气瓶以及H2与CO2混合气瓶连接,所述供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反应池内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两个端口相连。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碳氢混合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对含氧化性污染物水体进行净化时,能够通过中空纤维膜组件向生物膜内同步无泡扩散H2与CO2混合气,进而能够实现对生物膜内的pH值全区域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