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3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46874.7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波段的超表面类电磁诱导透明共振装置,通过所述介质板间隔片衬底、所述第一双螺旋结构和所述第二双螺旋结构组合构成共振单元,再由若干组所述共振单元周期排布形成超表面类谐振装置,当共振装置的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由于明模式和暗模式的共振频率对结构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基本保持一致,故而类EIT共振依然可以实现,对比其它超表面类电磁诱导透明共振装置,该结构参数的鲁棒性有利于器件加工和工程实际应用,实现了对结构参数变化不敏感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共振装置和对于在超表面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可调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73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0546874.7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波段的超表面类电磁诱导透明共振装置,通过所述介质板间隔片衬底、所述第一双螺旋结构和所述第二双螺旋结构组合构成共振单元,再由若干组所述共振单元周期排布形成超表面类谐振装置,当共振装置的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由于明模式和暗模式的共振频率对结构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基本保持一致,故而类EIT共振依然可以实现,对比其它超表面类电磁诱导透明共振装置,该结构参数的鲁棒性有利于器件加工和工程实际应用,实现了对结构参数变化不敏感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共振装置和对于在超表面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可调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67080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0001515.3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S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mith‑Purcell效应的压控方向可调太赫兹辐射源,所述活动平面与所述超表面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超表面的上方,所述电子束设置所述活动平面上,沿X方向匀速移动,通过所述电子束在匀速经过所述结构单元周期排列的超表面上方时的相互作用,在所述超表面上半空间产生反射场,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产生辐射波,通过调节所述电子束速度,即电压或者电子束能量得到频率确定,辐射方向在一定角度内可以调节的太赫兹辐射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Smith‑Purcell辐射在不改变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很难实现辐射波方向可调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46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671246.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线互联的多平台射频测量仪器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射频测量仪器端、射频开关电路、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本发明通过设置包含多个射频测量仪器的射频测量仪器端、射频开关电路、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实现了多台射频测量仪器的共享,提高测试设备的工作效率,本发明还构建射频测量仪器的无线远程控制环境,减少仪器现场操作频次,降低操作损耗导致的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5937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14534.5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CTDM技术的多用户电磁波成像及测量系统,包括服务器模块、多个客户端模块,服务器模块与多个客户端模块之间通过C/S通信模式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模块由服务器管理软件、智能矩阵开关模块组成;每个客户端模块由客户端软件和步进电机模块组成。而客户端软件又包括网络分析仪测量平台和机电微波测试成像平台两个测量平台。该系统具有能够提高仪器使用效率、拓展仪器功能、增长仪器使用寿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201309.7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介质toroidal模的Fano共振传感器,通过若干组所述磁环偶极子单元周期阵列,同时由于所述磁环偶极子单元结构是全介质的,没有焦耳损耗,解决了非辐射损耗问题,即焦耳损耗问题;而磁偶极子相互共振耦合形成磁环形偶极子共振模式,此时的电磁场被局域在环形空间内,因而辐射损耗较小,解决了辐射损耗问题,产生了高品质因子Fano共振,磁环形偶极子的形成,有利于电磁场的增强,增强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对周围媒介环境敏感,进一步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708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01515.3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S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mith‑Purcell效应的压控方向可调太赫兹辐射源,所述活动平面与所述超表面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超表面的上方,所述电子束设置所述活动平面上,沿X方向匀速移动,通过所述电子束在匀速经过所述结构单元周期排列的超表面上方时的相互作用,在所述超表面上半空间产生反射场,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产生辐射波,通过调节所述电子束速度,即电压或者电子束能量得到频率确定,辐射方向在一定角度内可以调节的太赫兹辐射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Smith‑Purcell辐射在不改变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很难实现辐射波方向可调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051949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289981.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户电磁波成像及测量系统,多个所述测量端分别与所述矩阵开关箱连接,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与所述矩阵开关箱连接,所述路由器与多个所述测量端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路由器和所述矩阵开关箱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对信号进行分析测试,测量端和矩阵开关箱连接以采集测量端采集的信号,通过矩阵开关箱对所有测量端的信号进行转换和传输,然后通过服务器可以对矢量网络分析仪采集的数据进行读取,通过路由器下放到测量端,从而可以让多个测量端使用同一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分析,提高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效率,实现了微波测量仪器的多人同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5008587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1077311.X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赫兹波段的超表面类电磁诱导透明共振装置,通过所述介质板间隔片衬底、所述第一双螺旋结构和所述第二双螺旋结构组合构成共振单元,再由若干组所述共振单元周期排布形成超表面类谐振装置,当共振装置的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由于明模式和暗模式的共振频率对结构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基本保持一致,故而类EIT共振依然可以实现,对比其它超表面类电磁诱导透明共振装置,该结构参数的鲁棒性有利于器件加工和工程实际应用,实现了对结构参数变化不敏感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共振装置和对于在超表面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可调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14374290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397071.5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全介质toroidal模的Fano共振传感器,通过若干组所述磁环偶极子单元周期阵列,同时由于所述磁环偶极子单元结构是全介质的,没有焦耳损耗,解决了非辐射损耗问题,即焦耳损耗问题;而磁偶极子相互共振耦合形成磁环形偶极子共振模式,此时的电磁场被局域在环形空间内,因而辐射损耗较小,解决了辐射损耗问题,产生了高品质因子Fano共振,磁环形偶极子的形成,有利于电磁场的增强,增强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对周围媒介环境敏感,进一步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