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0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5716.0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86 , H01M4/96 , H01M8/0263 , H01M8/0234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管道的全钒液流电池流场结构,包括正极电极、上半部分正极多孔电极、下半部分正极多孔电极、离子交换膜、上半部分负极多孔电极、下半部分负极多孔电极、负极电极、正极微管道、负极微管道;正极电极、上半部分正极多孔电极、下半部分正极多孔电极、离子交换膜、上半部分负极多孔电极、下半部分负极多孔电极、负极电极依次紧密相接,正极微管道(负极微管道)紧紧的夹在上半部分正极(负极)多孔电极和下半部分正极(负极)多孔电极之间,作为电解液的流经路径。正极电极‑上半部分正极多孔电极‑正极微流管道‑下半部分正极多孔电极‑离子交换膜构建成分散式对称流场结构,显著提高了电极的利用率和电化学反应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