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68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655380.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改性LiNi0.8Co0.1Mn0.1O2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制备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时先引入镁元素,然后在共沉淀反应后期改用钼酸铵水溶液作为络合剂,利用钼酸铵在水中水解后以氨离子和钼酸根离子出现,将氨离子充当络合剂用于补偿共沉淀反应,而钼酸根离子在沉淀反应阶段中形成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表面上部分沉积,实现钼元素的原位引入,之后再经锂化处理以获得表面含钼元素的三元正极粉末。本发明通过添加镁元素及表面部原位掺杂钼元素,使所得改性三元正极粉末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5551859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1009658.X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银石墨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按照所需要制备的银石墨电触头的材料配比计算所需的石墨粉和碳酸银粉末,称取备用;将碳酸银粉末与石墨粉进行混粉,得到的碳酸银石墨混合粉经成型、焙烧、烧结和脱碳工序,得到锭子外侧包裹银层的银石墨坯锭;再进一步经热挤压加工成带材,之后经轧制、冲压加工,得到片状银石墨电触头。本发明所述方法可有效减少脆性相石墨与银颗粒的直接接触,使制得的产品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更为优良,金相组织更为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555185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09658.X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11/048 , B22F3/04 , B22F3/1007 , B22F3/24 , B22F2003/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银石墨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按照所需要制备的银石墨电触头的材料配比计算所需的石墨粉和碳酸银粉末,称取备用;将碳酸银粉末与石墨粉进行混粉,得到的碳酸银石墨混合粉经成型、焙烧、烧结和脱碳工序,得到锭子外侧包裹银层的银石墨坯锭;再进一步经热挤压加工成带材,之后经轧制、冲压加工,得到片状银石墨电触头。本发明所述方法可有效减少脆性相石墨与银颗粒的直接接触,使制得的产品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更为优良,金相组织更为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70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11655486.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LiNi0.8Co0.1Mn0.1O2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电池。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制备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时先引入镁元素,然后在共沉淀反应后期改用偏钨酸铵水溶液作为络合剂,利用偏钨酸铵在水中水解后以氨离子和钨酸根离子出现,将氨离子充当络合剂用于补偿共沉淀反应,而钨酸根离子在沉淀反应阶段中形成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表面上部分沉积,实现钨元素的原位引入,之后再经锂化处理以获得表面含钨元素的三元正极粉末。本发明通过添加镁元素及表面部原位掺杂钨元素,使所得改性三元正极粉末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70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55486.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LiNi0.8Co0.1Mn0.1O2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电池。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制备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时先引入镁元素,然后在共沉淀反应后期改用偏钨酸铵水溶液作为络合剂,利用偏钨酸铵在水中水解后以氨离子和钨酸根离子出现,将氨离子充当络合剂用于补偿共沉淀反应,而钨酸根离子在沉淀反应阶段中形成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表面上部分沉积,实现钨元素的原位引入,之后再经锂化处理以获得表面含钨元素的三元正极粉末。本发明通过添加镁元素及表面部原位掺杂钨元素,使所得改性三元正极粉末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768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811655460.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LiNi0.7Co0.1Mn0.2O2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电池。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制备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时先引入镁元素,然后在共沉淀反应后期改用偏钨酸铵水溶液作为络合剂,利用偏钨酸铵在水中水解后以氨离子和钨酸根离子出现,将氨离子充当络合剂用于补偿共沉淀反应,而钨酸根离子在沉淀反应阶段中形成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表面上部分沉积,实现钨元素的原位引入,之后再经锂化处理以获得表面含钨元素的三元正极粉末。本发明通过添加镁元素及表面部原位掺杂钨元素,使所得改性三元正极粉末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11655459.X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LiNi0.6Co0.2Mn0.2O2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电池。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制备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时先引入镁元素,然后在共沉淀反应后期改用偏钨酸铵水溶液作为络合剂,利用偏钨酸铵在水中水解后以氨离子和钨酸根离子出现,将氨离子充当络合剂用于补偿共沉淀反应,而钨酸根离子在沉淀反应阶段中形成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表面上部分沉积,实现钨元素的原位引入,之后再经锂化处理以获得表面含钨元素的三元正极粉末。本发明通过添加镁元素及表面部原位掺杂钨元素,使所得改性三元正极粉末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76827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655460.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LiNi0.7Co0.1Mn0.2O2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电池。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制备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时先引入镁元素,然后在共沉淀反应后期改用偏钨酸铵水溶液作为络合剂,利用偏钨酸铵在水中水解后以氨离子和钨酸根离子出现,将氨离子充当络合剂用于补偿共沉淀反应,而钨酸根离子在沉淀反应阶段中形成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表面上部分沉积,实现钨元素的原位引入,之后再经锂化处理以获得表面含钨元素的三元正极粉末。本发明通过添加镁元素及表面部原位掺杂钨元素,使所得改性三元正极粉末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655457.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改性LiNi0.6Co0.2Mn0.2O2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该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制备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时先引入镁元素,然后在共沉淀反应后期改用钼酸铵水溶液作为络合剂,利用钼酸铵在水中水解后以氨离子和钼酸根离子出现,将氨离子充当络合剂用于补偿共沉淀反应,而钼酸根离子在沉淀反应阶段中形成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表面上部分沉积,实现钼元素的原位引入,之后再经锂化处理以获得表面含钼元素的三元正极粉末。本发明通过添加镁元素及表面部原位掺杂钼元素,使所得改性三元正极粉末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等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728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44035.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及产品和电池。所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为:以聚酰胺酸溶液为包覆液,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置于包覆液中搅拌混合一定时间,取出,干燥,所得聚酰胺酸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粉末先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低温热处理,再于氧化气氛中进行中温热处理,即得到碳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采用该方法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不仅能够除去高镍三元正极粉末表面碱性,使得在将所得材料于常规条件下(露点-30℃)进行制浆时不会出现浆料变成凝胶现象,还能保证所得材料的充放电容量不受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