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521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08870.1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9D183/08 , C23C26/00 , C08G7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制备苝酰亚胺衍生物自组装耐腐蚀膜的方法。首先通过简单的有机合成方法合成PDI(苝酰亚胺衍生物),然后通过打磨,除油等操作处理铝合金基体,以一定比例配置自组装液,在一定条件下自组装,然后用水冲洗烘干,即在表面获得苝酰亚胺衍生物的自组装耐腐蚀膜。该膜层具有较高的电化学阻抗,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并具有疏水性,能够较好的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本发明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备的自组装膜具有高阻抗、低腐蚀电流密度,能达到提高铝合金表面防腐蚀能力,并且对环境和设备不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029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710419938.0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有机半导体溴化反应产物组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该方法步骤为:先将有机半导体的两种溴代产物按不同比例混合溶于有机溶剂,并测试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不同组成比例混合溶液的吸收曲线形状,分别计算其积分面积、峰宽、峰高、混合溶液的吸收曲线与原料吸收曲线相减后得到的峰高等数据,分别将上述数据与其组成比例联系,即可得到多个计算公式,通过实验验证出最优公式;测试未知产物组成比例的有机半导体溴化反应原液吸收曲线,即可通过这些公式计算得到产物组成比例。该方法操作快捷,成本低廉,为有机半导体工业化生产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溴化反应产物组成比例的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24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487470.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掺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功能化乳胶漆,所述掺杂剂是由有机N型掺杂剂与聚电解质复合物按照复配而成,其中,所述有机N型掺杂剂的质量比例为所述聚电解质复合物质量的0.001%~20%。本发明掺入常见的水性乳胶漆并混合后,可以极大的提高了该乳胶漆检测温度变化的灵敏度,而且在25‑90℃的温度区间里对温度变化都非常敏感,同时所得掺杂后乳胶漆薄膜的厚度可以突破到1000um以上,可以用于日常居住房屋温度监测,可作为建筑材料应用于未来智能家居。
-
公开(公告)号:CN108503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22458.X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7D47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基酸叔丁酯基取代的新型N位不对称苝酰亚胺分子,该苝酰亚胺分子为溶液可加工的有机小分子光电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合成这类N位不对称取代的苝酰亚胺分子的方法。同时,使用该不对称取代的苝酰亚胺分子与氧化钛、氧化钨和氧化铟锡等无机材料复合,形成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为光电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18129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0147711.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31/02 , C02F1/30 , C02F1/72 , B01J27/04 , B01J37/10 , B01J31/26 , B01J35/50 , B01J35/57 , B01J35/39 , B01J35/61 , B01J35/64 , C07D209/88 , C07D209/86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杂化管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杂化管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作用下,将硫化物前驱体与具有芳香环、卤素基团以及硫醇基团的有机分子经130℃~230℃水热反应1~18小时,得杂化管状光催化材料;本申请将具有芳香环、卤素基团以及硫醇基团的有机分子作为多级自组装的有机‑无机杂化管状结构光催化剂的核心驱动力,有机分子通过硫醇基团键合在硫化物纳米片上后,强π‑π相互作用驱动杂化材料纳米片发生堆叠,使得硫化物的纳米花形态转化为硫化物‑有机分子杂化材料的管状多级纳米结构形态,该独特的杂化管状结构可促使光催化降解性能的提高,在光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87470.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掺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功能化乳胶漆,所述掺杂剂是由有机N型掺杂剂与聚电解质复合物按照复配而成,其中,所述有机N型掺杂剂的质量比例为所述聚电解质复合物质量的0.001%~20%。本发明掺入常见的水性乳胶漆并混合后,可以极大的提高了该乳胶漆检测温度变化的灵敏度,而且在25‑90℃的温度区间里对温度变化都非常敏感,同时所得掺杂后乳胶漆薄膜的厚度可以突破到1000um以上,可以用于日常居住房屋温度监测,可作为建筑材料应用于未来智能家居。
-
公开(公告)号:CN1093696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45573.7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7D333/22 , C07D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对称的芳基自由基前体分子结构,该类分子为有机N型掺杂剂小分子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这种结构对称的芳基自由基前体分子的方法。为有机导电或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有机N型掺杂剂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发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1812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147711.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31/02 , C02F1/30 , C02F1/72 , B01J27/04 , B01J35/10 , B01J37/10 , B01J31/26 , B01J35/02 , B01J35/04 , C07D209/88 , C07D209/86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杂化管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杂化管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作用下,将硫化物前驱体与具有芳香环、卤素基团以及硫醇基团的有机分子经130℃~230℃水热反应1~18小时,得杂化管状光催化材料;本申请将具有芳香环、卤素基团以及硫醇基团的有机分子作为多级自组装的有机‑无机杂化管状结构光催化剂的核心驱动力,有机分子通过硫醇基团键合在硫化物纳米片上后,强π‑π相互作用驱动杂化材料纳米片发生堆叠,使得硫化物的纳米花形态转化为硫化物‑有机分子杂化材料的管状多级纳米结构形态,该独特的杂化管状结构可促使光催化降解性能的提高,在光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5137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45572.2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7D47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嘌呤类衍生物自由基前体分子的结构,该类分子为有机N型掺杂剂小分子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这种嘌呤类衍生物自由基前体分子的方法。为有机导电或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有机N型掺杂剂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发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5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487469.2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电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双离子电池,包括:将有机电子受体分子用经纯化处理后的有机溶剂进行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10‑5~1.0 mol/L的有机浸泡溶液;将经叔丁醇锂己烷溶液浸泡处理后的铝电极基底浸入到所述有机浸泡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6~72h。本发明通过将有机电子受体分子以简便低廉的溶液浸泡法,利用化学键锚定、非共价键诱导的方式,在铝电极基底表面上可控自组装成微纳结构,该微纳结构可以优化电极界面的电子转移和传输,作为负极材料构建双离子电池,能有效的减少锂离子与铝的接触,从而减少铝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粉化问题,优化电池稳定性,提高双离子电池循环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