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修复铁碳纳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64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19147.4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修复铁碳纳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铁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铁盐溶液、碳源、还原剂、粘结剂;步骤二:将铁盐溶液和还原剂混合,制得铁纳米颗粒;步骤三:利用电弧放电法制备碳纳米材料;步骤四:将步骤二中的铁纳米颗粒、步骤三中的碳纳米材料、步骤一中的粘结剂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加入一定的溶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步骤五:对步骤四中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得到混合杂物的铁碳纳米颗粒,用溶剂对混合杂物的铁碳纳米颗粒进行洗涤,得到纯净的铁碳纳米颗粒;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纯净的铁碳纳米颗粒置于模具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成型,得到铁碳纳米吸附剂。

    一种便于进料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50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924837.9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进料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电弧炉、第一进料机构、第二进料机构、纯铁板、碳棒,电弧炉包括炉体,炉体的内底部和内顶部分别设有铜台和铜架,纯铁板设有若干,若干纯铁板叠放在第一进料机构内,最下方纯铁板被第一进料机构的动力端推动至炉体内并被铜台支撑,碳棒在第二进料机构内竖直滑落至炉体内并被铜架支撑,通过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的使用,能够将纯铁板输送至铜台上,对碳棒进行限位,使其滑入铜架上,从而简化上料过程,以降低上料所消耗的时间,提高生产碳包裹金属铁的纳米颗粒的效率。

    一种磁响应铁碳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8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75539.5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响应铁碳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铁碳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有步骤一,准备铁源、碳源、还原剂、表面活性剂;步骤二,将铁源溶解在第一份溶剂中,并添加表面活性剂,得到铁前驱体溶液;步骤三,对碳源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碳源溶解在第二份溶剂中,得到碳前驱体溶液;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铁前驱体溶液和步骤三得到的碳前驱体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步骤五,将还原剂添加至步骤四得到的混合液中;步骤六,还原反应结束后,用磁铁分离出磁响应铁碳纳米催化剂,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对磁响应铁碳纳米催化剂进行洗涤;步骤七,将洗涤后的磁响应铁碳纳米催化剂进行干燥和煅烧。

    一种光电活性铁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3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79473.4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活性铁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铁盐40~50份、碳材料50~60份、助催化剂5~10份和前驱体1~5份,其中,复合材料分布投放在制备装置中,所述制备装置包括称量单元、混合单元、活性单元和成型单元,所述称量单元的内部设有称重模块与配比模块,所述混合单元的内部设有密封模块、控温/压模块与搅拌模块;所述活性单元的内部设有催化模块;所述成型单元的内部设有模具模块与去除模块,S1、称取原料:通过在称量单元中使用称重模块,分别取出不同分量的铁盐、碳材料和前驱体,并且按照配比模块的计数,将其分别按照5∶4∶2的比例集中到同一容器中。

    一种地下水采样与实时分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8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71598.8

    申请日:2024-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采样与实时分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采样机构和检测机构,采样机构包括若干采样筒,若干采样筒的内部均滑设有采样杆,采样杆的外侧均开设有进水口,采样筒的两端的中心处均开设有通孔,采样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和通孔的壁面相贴合并在通孔的内部滑动,通过将采样杆设在采样筒的内部,在将采样筒放在地下水中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会将通孔堵住,只有在上提最上方的采样杆,使得所有的采样杆同步上升时,地下水才会从第二连接板和通孔之间的缝隙中流入采样筒内,随后再通过进水口进入每一个采样杆中,最后将采样杆全部取出,就能完成对地下水的分层取样。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压均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63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50978.9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压均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高压均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箱,机箱的一侧设有增压阀体,增压阀体的输出端连接有均质阀,增压阀体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管,输入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料斗,机箱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底端连接有底板,机箱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翻转机构,机箱的一侧设有透明防护罩,透明防护罩的一侧安装有把手,翻转机构的翻转端和透明防护罩的顶端一侧连接,机箱的内部设有往复驱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曲轴和柱塞,曲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保持座,本发明能有效实现防护功能,避免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误触现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5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63051.3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高效混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混合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外壁两侧分别设有投料组件,所述混合罐的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位于两个所述投料组件之间,所述混合罐的外壁顶端设有加压机构,所述混合罐的内壁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搅拌机构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混合罐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和振荡器,所述混合罐的底端连通有排料阀,且所述排料阀位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和振荡器之间,所述混合罐的外壁嵌设安装有触控检测面板,所述触控检测面板的检测端延伸至所述混合罐的内部。

    一种铁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6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63631.5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碳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包括:S1,铁源溶解:将铁源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溶液,并添加分散剂以防止颗粒聚集;S2,混合碳源:向S1中形成的溶液放入混合搅拌设备中,在混合搅拌设备内加入碳源,充分混合以促进均匀的复合;S3,沉淀反应:在持续搅拌下逐滴加入沉淀剂,调节pH值至8‑10以诱导共沉淀反应,在60‑80℃的温度下保持20‑24h以完成沉淀过程;S4,分离除杂:将所得沉淀物离心分离、洗涤去除杂质,并进行真空干燥处理;S5,粉末热处理:对干燥后的粉末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热处理,以获得最终的铁碳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多种应用领域。

    一种船舶生活污水自动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379686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20949550.7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生活污水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污水检测箱;污水采集分配组件,污水采集分配组件设置在污水检测箱内且一端与污水出水管连通;污水检测组件,污水检测组件与污水采集分配组件连通且设置在污水检测箱内部;报警截断组件,报警截断组件与污水出水管连通且位于污水采集分配组件上方;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置在污水检测箱内部,控制组件与污水采集分配组件、污水检测组件、报警截断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船舶生活污水的多指标自动实时检测并在检测指标超标时实现自动向船员报警并截停出水管,能够有效避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未达标排放的问题,提升了污水检测效率。

    一种抗污染的MBR膜组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74441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0925568.3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污染的MBR膜组件,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膜框架,膜框架上固接并连通有进水管,膜框架上设置有出水组件,膜框架内设置有曝气组件;污水处理组件,污水处理组件包括若干设置在膜框架内的MBR膜,若干MBR膜平行均匀排列,MBR膜与出水组件连通,MBR膜内外涂覆有多孔型二氧化硅纳米涂层;杀菌组件,杀菌组件包括若干设置在膜框架内的紫外线灯管,若干紫外线灯管和若干MBR膜间隔排列,MBR膜位于相邻两紫外线灯管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孔型二氧化硅纳米涂层和紫外线灯管的组合作用,可有效降低MBR膜的污染和附着,从而降低膜孔堵塞、提高膜通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