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7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79821.0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53/00 , C01G23/047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循环性能的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钼源化合物、钛源化合物以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混合,高温热处理,获得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所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为LiNi0.9Co0.05Al0.05O2;Mo6+对TiO2的掺杂形成空位缺陷,提高TiO2的电子电导率,提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同时,Mo掺杂TiO2包覆层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电解液隔开,避免活性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遭受电解液中的微量HF腐蚀而破坏晶体结构,提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从而原位生成Mo掺杂TiO2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拥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2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32333.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B25/4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聚合硫酸铁为铁源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先将廉价的聚合硫酸铁与磷源化合物溶解于水中,然后用氨水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形成悬浮液,然后通过洗涤、抽滤得到无定形磷酸铁,再将无定形磷酸铁与锂盐、磷源化合混合均匀,并通过空气气氛条件下的高温固相反应制得Li3Fe2(PO4)3。本发明制备方法无需惰性气体或氧气,工艺简单、易操作、能耗低、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Fe2(PO4)3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79862.X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2+双重掺杂提高镍酸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制备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焙烧的方法将Mg2+同时掺杂到镍酸锂LiNiO2的锂位和镍位,制备Mg2+双重掺杂镍酸锂Li1‑xMgxNi1‑xMgxO2(x≤0.1)。利用Mg2+在镍位的掺杂抑制合成过程中杂质的形成,利用Mg2+在锂位的掺杂抑制Ni3+由镍层迁移到锂层,避免镍锂混排的产生,提高锂离子在活性材料颗粒内部的扩散,从而提高镍酸锂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79503.4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锂包覆层转化提高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循环性能的方法。将氟化物乙醇溶液、锂盐乙醇溶液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混合,恒温反应,过滤、洗涤得到滤渣,烘干滤渣,低温热处理,复合包覆层将三元正极材料与电解液隔离,避免电解液中可能存在的HF对电极材料的腐蚀以及溶解,提高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氟的掺杂增大三元材料的晶胞体积,为锂离子的扩散提供更大的扩散通道,利于提高三元材料的倍率性能以及晶体结构稳定性,氟化锂的转化为三元材料提供了包覆和掺杂的两种功能,提升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操作方法简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50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16996.X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B2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铁酸盐自还原反应制备无水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如下:S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高铁酸盐,制得高铁酸盐溶液;S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磷源化合物,制得磷源化合物溶液;S3.在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磷源化合物溶液,调节pH,搅拌,加热,进行反应,制得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制得洗涤后的沉淀;S4.将洗涤后的沉淀进行烘干,加热,恒温,冷却,制得无水磷酸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高铁酸盐作为铁源,通过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将Fe(VI)还原为Fe(III)并释放氧气,避免利用Fe(II)氧化反应制备磷酸铁的传统复杂工艺,减少了杂质的引入,制得的磷酸铁具有纯度高、结晶度高、颗粒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5068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216996.X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B25/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铁酸盐自还原反应制备无水磷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如下:S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高铁酸盐,制得高铁酸盐溶液;S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磷源化合物,制得磷源化合物溶液;S3.在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磷源化合物溶液,调节pH,搅拌,加热,进行反应,制得混合溶液,过滤,洗涤,制得洗涤后的沉淀;S4.将洗涤后的沉淀进行烘干,加热,恒温,冷却,制得无水磷酸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高铁酸盐作为铁源,通过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将Fe(VI)还原为Fe(III)并释放氧气,避免利用Fe(II)氧化反应制备磷酸铁的传统复杂工艺,减少了杂质的引入,制得的磷酸铁具有纯度高、结晶度高、颗粒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379502.X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Sc3+掺杂的策略,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SczO2(0.85≤x≤0.90,y≤0.1,z≤0.1且x+y+z=1),Sc掺杂降低了锂镍离子混排程度并增强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LiNixCoySczO2的循环性能;利用螯合剂实现反应原料分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降低反应的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利于获得颗粒细小的LiNixCoySczO2,显著缩短锂离子在LiNixCoySczO2固体颗粒内部的扩散路径,提高锂离子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提高该材料的倍率性能,兼具高容量、长寿命、倍率性能优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79502.X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Sc3+掺杂的策略,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SczO2(0.85≤x≤0.90,y≤0.1,z≤0.1且x+y+z=1),Sc掺杂降低了锂镍离子混排程度并增强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LiNixCoySczO2的循环性能;利用螯合剂实现反应原料分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降低反应的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利于获得颗粒细小的LiNixCoySczO2,显著缩短锂离子在LiNixCoySczO2固体颗粒内部的扩散路径,提高锂离子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提高该材料的倍率性能,兼具高容量、长寿命、倍率性能优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79821.0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53/00 , C01G23/047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循环性能的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钼源化合物、钛源化合物以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混合,高温热处理,获得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所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为LiNi0.9Co0.05Al0.05O2;Mo6+对TiO2的掺杂形成空位缺陷,提高TiO2的电子电导率,提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同时,Mo掺杂TiO2包覆层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电解液隔开,避免活性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遭受电解液中的微量HF腐蚀而破坏晶体结构,提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从而原位生成Mo掺杂TiO2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拥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