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40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82745.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宿舍监控管理系统,涉及高校管理设备领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及电源模块。该系统通过烟雾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对宿舍内的烟雾浓度、声音分贝值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面部识别装置对学生身份进行核实。当发生宿舍烟雾浓度过高、宿舍噪音过大或学生未按时返回宿舍等情况时,会以警报或手机短信的形式将情况告知宿舍管理人员。与传统宿舍管理模式相比,本发明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学生宿舍烟雾浓度和声音分贝值的监测,同时结合面部识别装置完成了规定时间段学生宿舍人数的统计,并根据监测情况进行显示并报警,具有简单、实用、易部署及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51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532250.2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绝缘寿命试验介质损耗因数的实时在线测量方法。主要针对绝缘加速老化寿命试验的特点,即在绝缘加速老化寿命试验的前1/2(或2/3)阶段绝缘性能良好,介质损耗因数(或功率因数)基本保持在初始值不变,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在试验的后期绝缘性能逐渐劣化,介质损耗因素(或功率因数)会发生变化,接近寿命终了时介质损耗因数变化率进一步变大。利用此特征在非同步非整数周期实时在线采样测量试件的电压、电流信号利用算法计算介质损耗因数,利用介质损耗因数初值和实验初期电性能未劣化时的测量值获取测量电路附加相位移补偿系数进行附加相位偏移补偿,得到介质损耗因数的准确测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9107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95841.5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60Q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间会车提示系统。包括光照传感器、单片机和语音播报系统。光照传感器实时检测对向行驶车辆灯的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检测光照强度值是否在1.5秒内发生突变,以此判断对向车辆是否发出会车的灯光闪烁信号,当单片机检测到光照强度在1.5秒钟内发生突变时,触发语音播报系统播放预设“请关闭远光灯”的提示音,实现会车时会车信号与语音播报的双重提醒,确保驾驶员关闭远光灯,保障交通安全的同时也避免了交通违规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反应迅速及经济实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3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702017.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16H50/20 , G16B20/00 , G16B5/00 , G06F18/2431 , G06N3/0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和Node2vec的circRNA‑疾病关联关系预测方法,步骤如下:获取circRNA‑疾病关联矩阵;计算circRNA功能相似性、circRNA高斯相互作用谱核相似性、疾病高斯相互作用谱核相似性、疾病语义相似性,构建circRNA集成相似性和疾病集成相似性,生成circRNA‑疾病异构图;稀疏自动编码器对circRNA(疾病)集成相似性进行特征提取和变换后转为64维特征向量,融合circRNA特征向量和疾病特征向量为最终的circRNA‑疾病特征向量;图卷积神经网络对circRNA‑疾病异构图提取节点的局部结构信息;Node2vec方法对circRNA‑疾病异构图提取节点的全局结构信息;将前两步得到的节点信息送入到随机森林分类器中,预测潜在的circRNA‑疾病关联关系。通过计算方法预测与疾病相关的circRNA,节省时间,有助于阐明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138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0589.4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4B10/80 , H04B10/071
Abstract: 本方法针对高电压试验等电磁干扰强的应用环境中,利用光纤对直流/工频交流模拟信号进行隔离传输,该方法通过预偏置的光发射负反馈控制电路的控制作用,将要传输的模拟信号u线性变换为正比的光信号L,利用光纤分路技术将光信号L分为光信号LF和LT,LF为光发射负反馈控制电路的负反馈信号,LT通过信号隔离传输支路传输到安全环境,在接收端再利用光电转换电路将光信号转换为正比的电信号,实现模拟电信号的光纤隔离传输。通过该方法降低了电磁对模拟信号传输的干扰以及传输线引入新的干扰,同时避免了传输线上感应出危险电压的问题。该方法主要由光发射负反馈控制电路TC、光分路器、反馈光电转换电路FC、隔离传输方法光电转换电路RC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62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565507.8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20 , G06V10/3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肺炎X胸片分类识别方法,其中包括:首先,获取源域数据集和目标域数据集,并且对目标域数据集进行去噪、灰度变换、统一尺寸、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其次,搭建第一分类模型;将利用源域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基权重加载到第一分类模型中,冻结低层卷积网络参数后再次训练目标域数据集;再次,在第一分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由向量神经网络组成的胶囊网络(CapsNet)搭建第二分类模型,最后利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集进行测试。本发明巧妙地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小型数据集难以在传统深度学习方法中训练且结果容易过拟合的问题;此外,本发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肺炎X胸片的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2017.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和Node2vec的circRNA‑疾病关联关系预测方法,步骤如下:获取circRNA‑疾病关联矩阵;计算circRNA功能相似性、circRNA高斯相互作用谱核相似性、疾病高斯相互作用谱核相似性、疾病语义相似性,构建circRNA集成相似性和疾病集成相似性,生成circRNA‑疾病异构图;稀疏自动编码器对circRNA(疾病)集成相似性进行特征提取和变换后转为64维特征向量,融合circRNA特征向量和疾病特征向量为最终的circRNA‑疾病特征向量;图卷积神经网络对circRNA‑疾病异构图提取节点的局部结构信息;Node2vec方法对circRNA‑疾病异构图提取节点的全局结构信息;将前两步得到的节点信息送入到随机森林分类器中,预测潜在的circRNA‑疾病关联关系。通过计算方法预测与疾病相关的circRNA,节省时间,有助于阐明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治疗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52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951520.3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4B3/54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在物联网应用中,利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进行物与物互联中为避免不同用户物理信息外露和不同用户信号干扰等问题的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有源补偿的低压电力线通信微通信网络信号隔离方法。主要利用智能信息屏蔽装置阻止低压电力线通信的通信信号泄露到低压电力线通信微通信网络外,智能信息屏蔽装置主要由以智能屏蔽控制器和有源阻抗装置组成。智能信息屏蔽装置在物理层上将信号限制在低压电力线通信智能微通信网络,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的外泄保护信息安全,防止了信息的外泄。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52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51520.3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4B3/54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在物联网应用中,利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进行物与物互联中为避免不同用户物理信息外露和不同用户信号干扰等问题的需要,提供一种基于有源补偿的低压电力线通信微通信网络信号隔离方法。主要利用智能信息屏蔽装置阻止低压电力线通信的通信信号泄露到低压电力线通信微通信网络外,智能信息屏蔽装置主要由以智能屏蔽控制器和有源阻抗装置组成。智能信息屏蔽装置在物理层上将信号限制在低压电力线通信智能微通信网络,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的外泄保护信息安全,防止了信息的外泄。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51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32250.2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绝缘寿命试验介质损耗因数的实时在线测量方法。主要针对绝缘加速老化寿命试验的特点,即在绝缘加速老化寿命试验的前1/2(或2/3)阶段绝缘性能良好,介质损耗因数(或功率因数)基本保持在初始值不变,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在试验的后期绝缘性能逐渐劣化,介质损耗因素(或功率因数)会发生变化,接近寿命终了时介质损耗因数变化率进一步变大。利用此特征在非同步非整数周期实时在线采样测量试件的电压、电流信号利用算法计算介质损耗因数,利用介质损耗因数初值和实验初期电性能未劣化时的测量值获取测量电路附加相位移补偿系数进行附加相位偏移补偿,得到介质损耗因数的准确测量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