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聚丙烯腈-纤维素纳米晶复合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4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9328.1

    申请日:2025-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聚丙烯腈‑纤维素纳米晶复合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纤维素纳米晶、聚丙烯腈和溶剂混合,得到纺丝溶液;将所述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所述高性能聚丙烯腈‑纤维素纳米晶复合电池隔膜;所述纤维素纳米晶的质量为所述纤维素纳米晶和所述聚丙烯腈质量之和的1~10%;所述纤维素纳米晶由剑麻纤维素经磷酸水解获得。本发明的聚丙烯腈‑纤维素纳米晶复合电池隔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电解液润湿性,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纤维素纳米晶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环保,以其作为原料之一,降低了隔膜的生产成本。

    一种多色荧光手性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6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082308.0

    申请日:2023-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色荧光手性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0.01~0.35g甘蔗糖蜜分别溶于超纯水中,进行超声和离心后取上清液。(2):取0.1~0.4g苯二胺(邻苯二胺或间苯二胺)和0.1~0.4g的手性酪氨酸溶于6~14mL超纯水,再加入1mLH2SO4,混合均匀。(3)取(1)所述上清液20μL~6mL分别加入(2)中,最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装入反应釜不锈钢外套中,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60~200℃下水热反应1~5h,经过过滤并且透析后,即可得到多色荧光手性碳量子点。本发明提供的多色荧光手性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步骤简单,并可作为潜在的纳米发光材料应用于荧光传感器和LED。

    一种利用动态共辐照技术制备摩擦电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48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2101.3

    申请日:2023-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动态共辐照技术制备聚丙烯(PP)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PP‑g‑AA‑AAM)薄膜、并用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摩擦材料的方法。将商用PP进行洗涤预处理后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单体溶液及硫酸亚铁放入动态共辐照装置中进行辐照接枝反应,反应后经丙酮清洗、晾干得PP‑g‑AA‑AAM膜,最后将PP‑g‑AA‑AAM膜作为摩擦正极性材料,与摩擦负极性材料组装成TENG并测试其电输出性能。结果表明,动态共辐照技术制备的PP‑g‑AA‑AAM摩擦电材料,提高了TENG的电输出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生产高效的TENG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提高TENG的电输出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一种高纵横比的一维有序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039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664016.7

    申请日:2022-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纵横比的一维有序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光‑电能量转换技术领域。主要制备步骤为:(1)钛箔表面毛化处理;(2)处理的Ti箔与石墨烯量子、氢氧化钠溶液一同进行一步水热反应,(3)将中间产物进行酸洗和煅烧得到最终产物。其中,石墨烯量子点为晶体生长调控剂可有效调控TiO2的生长形态。制备的薄膜以锐钛矿(101)为主的单晶纳米线构成,平均直径11.21nm,平均长度12.3μm,平均纵横比达到1097。本方法制备的纳米线阵列均为法向生长,无二维、侧枝结构,且纳米线之间彼此分立良好、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具有光渗透性好,比表面积大的优点,在光催化和光‑电能量转换领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剑麻纤维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343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1509320.1

    申请日:2020-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剑麻纤维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将剑麻纤维原料清洗、干燥、剪碎处理并置于高温反应釜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水热处理。用去离子水多次抽滤清洗经水热处理所得的固体物质,并对其进行漂白、干燥、粉碎,即得干燥的剑麻纤维素。再取1‑3g剑麻纤维素分散于200‑300 mL去离子水中,抽滤成膜,用液压机对剑麻纤维素膜进行轧制处理,干燥后即成剑麻纤维素纸。再以剑麻纤维素纸和聚四氟乙烯膜分别作为极板组装成剑麻纤维素纸基摩擦纳米发电机。本发明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廉;使剑麻纤维变成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材料,电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较好的输出性能和稳定性,为剑麻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一种高纵横比的一维有序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03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4016.7

    申请日:2022-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纵横比的一维有序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光‑电能量转换技术领域。主要制备步骤为:(1)钛箔表面毛化处理;(2)处理的Ti箔与石墨烯量子、氢氧化钠溶液一同进行一步水热反应,(3)将中间产物进行酸洗和煅烧得到最终产物。其中,石墨烯量子点为晶体生长调控剂可有效调控TiO2的生长形态。制备的薄膜以锐钛矿(101)为主的单晶纳米线构成,平均直径11.21nm,平均长度12.3μm,平均纵横比达到1097。本方法制备的纳米线阵列均为法向生长,无二维、侧枝结构,且纳米线之间彼此分立良好、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具有光渗透性好,比表面积大的优点,在光催化和光‑电能量转换领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用剑麻纤维制备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荧光碳量子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491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0566751.8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剑麻纤维制备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荧光碳量子点的方法。将剑麻纤维用去离子水洗净并烘干,取处理好的剑麻1~10g于100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衬中,加入30~75mL浓度为1~5 mol/L的HCl溶液或50~75mL浓度为1~5 mol/L的NaOH溶液或50~75mL超纯水,混合均匀后用不锈钢反应釜外壳密封,置于180℃烘箱中反应10~24小时。本发明制备的在可见光区发光的水溶性碳量子点荧光强度高,颗粒小且分散均匀,合成方法绿色环保,操作过程简单,合成成本低,可应用于光电及医学等领域。

    氨基磺酸还原高锰酸钾制备α-MnO2纳米线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3127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1110694.9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磺酸还原高锰酸钾制备α‑MnO2纳米线的方法及应用。(1)将氨基磺酸加入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加高锰酸钾,磁搅,形成紫黑色溶液;(2)装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在160~180℃下反应10~20小时;将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3次,然后于60℃中干燥8小时,即得α‑MnO2纳米线;该α‑MnO2纳米线尺寸大小均一,其长度约1~2微米,直径约为25~35nm。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温度相对较低,时间较短,容易控制,生产成本低廉;制备的α‑MnO2纳米线能用作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催化剂材料和环境保护中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一种利用赤泥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76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69139.8

    申请日:2020-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赤泥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首先将赤泥原料进行研磨细化处理,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及稀酸溶液,调节体系pH为1~6,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2~3小时后,将所得悬浊液抽滤(使用快速滤纸),取滤液部分进行离心得沉淀物,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交替洗涤后,于70℃干燥箱中干燥,即得氧化铝尾矿副产赤泥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廉;本发明技术使工业废弃物赤泥变成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充、放电平台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为赤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种N,P共掺甘蔗渣片状介孔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76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37869.2

    申请日:2020-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P共掺甘蔗渣片状介孔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500mA/g下循环,最高比容量达2150.42mAh/g,比表面积达1576.7394m2/g,孔径分布在6-24nm,表观片状形似蜂巢。先将甘蔗渣去除表面杂质,用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水热处理,冷却后,洗至中性,烘干得灰色絮状前驱体,氮气保护下经炭化处理得甘蔗渣片状介孔炭材料,并以此为基底与掺杂剂磷酸二氢铵或磷酸氢二铵经研磨混合,在氮气保护下掺杂处理,即获得N,P共掺甘蔗渣片状介孔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步骤简单,原料成本低,节约环保,在储能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