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风调节机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10252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362911.5

    申请日:2011-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散风调节机构,包括一导风旋钮,一转动夹板,多个导风叶片及一基部件;基部件位于转动夹板后侧,转动夹板与基部件共同夹持限位多个导风叶片,转动夹板与导风叶片联动连接,导风旋钮驱转动连接转动夹板。本发明通过一基部件和一转动夹板限位多个导风叶片并且转动夹板在导风旋钮的带动下驱动导风叶片来实现对风的聚散风调节功能,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在导风旋钮与转动夹板之间采用多级传动结构,导风角度可实现微调节。

    聚散风调节机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025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62911.5

    申请日:2011-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散风调节机构,包括一导风旋钮,一转动夹板,多个导风叶片及一基部件;基部件位于转动夹板后侧,转动夹板与基部件共同夹持限位多个导风叶片,转动夹板与导风叶片联动连接,导风旋钮驱转动连接转动夹板。本发明通过一基部件和一转动夹板限位多个导风叶片并且转动夹板在导风旋钮的带动下驱动导风叶片来实现对风的聚散风调节功能,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在导风旋钮与转动夹板之间采用多级传动结构,导风角度可实现微调节。

    一种电风扇的机头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11533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356162.5

    申请日:2012-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风扇的机头结构,包括前网、风叶旋钮、风叶、机头壳体、主电机、后网、后网旋钮,所述机头壳体包括机头前壳与机头后壳,该机头前壳与该机头后壳上分别设有第一机头腔体与第二机头腔体,该主电机设置在该第一机头腔体与该第二机头腔体间,在该主电机与该第一机头腔体及该第二机头腔体的装配处分别设有缓冲圈隔离。本实用新型中的主电机与机头前壳及机头后壳的装配处由缓冲圈隔开,会降低整个机头部分的抖动和噪音;同时,风叶、前壳、主电机重叠错位地装配在一起,机头部分的厚度可以大大减小,节省空间,实现整体包装,便于使用和收藏。

    一种带有可调角度导风装置的风扇

    公开(公告)号:CN202690538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210626.1

    申请日:2012-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可调角度导风装置的风扇,包括,电机;固定板,同步联接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板的周缘分布有多个导风叶片,每一个导风叶片的内侧端均设置有一叶片传动齿轮;活动板,位于固定板的外侧,能够绕其轴线相对于固定板转动,该活动板的内侧面设置有与导风叶片数量相等的齿条,传动齿轮一一对应的与齿条啮合;行星齿轮,其与活动板外侧边缘设置的弧形内齿圈啮合;传动旋盖,其上设置有一与行星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行星齿轮位于驱动齿轮和弧形内齿圈之间。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调节导风叶片的角度,使用方便,并且,其具较高的调节精度,能够快速、准确的将风扇的送风角度调整至使用者所需的状态。

    聚散风调节机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60459U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20453782.6

    申请日:2011-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散风调节机构,包括一导风旋钮,一转动夹板,多个导风叶片及一基部件;基部件位于转动夹板后侧,转动夹板与基部件共同夹持限位多个导风叶片,转动夹板与导风叶片联动连接,导风旋钮驱转动连接转动夹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基部件和一转动夹板限位多个导风叶片并且转动夹板在导风旋钮的带动下驱动导风叶片来实现对风的聚散风调节功能,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在导风旋钮与转动夹板之间采用多级传动结构,导风角度可实现微调节。

    可自由组合的多头风扇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07543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317450.X

    申请日:2012-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由组合的多头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以及至少两个沿高度方向排列的机头组件,机头组件包括支撑柱、可拆卸的套设在支撑柱上的连接套、以及枢接在连接套上的机头,相邻两机头组件的支撑柱可拆卸连接,位于最下部支撑柱安装在底座组件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多头风扇,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安装不同数量的机头;某一机头出现故障时,只需要拆卸该出现故障的机头进行维修即可,不会影响风扇的正常工作;包装空间小,且安装、拆卸、维修较为方便,不使用时,拆开放置,占用空间小。

    一种管状连接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17381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380218.0

    申请日:2012-08-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状连接结构,包括由公排插、连接座、旋钮和上管组成的上管组件和由下管和母排插组成的下管组件;连接座的中部设有圆止口,旋钮的顶部设有环止口,圆止口的外直径大于环止口的内直径,旋钮通过环止口卡在连接座的圆止口上;连接座的上端顶部设有连接座卡扣,上管内部设有上管扣槽,连接座卡扣与上管扣槽相配合实现固定装配;公排插安装在连接座下端设有的公排插槽上,母排插安装在下管内部设有的母排插扣上;旋钮内侧设有第一连接部件,下管外侧设有第二连接部件;公排插与母排插对接后,通过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的配合装配实现上管组件与下管组件的锁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状连接结构在连接方向上锁紧稳固。

    一种升降锁紧限位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92376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20492315.4

    申请日:2011-12-01

    Abstract: 一种升降锁紧限位结构,包括上管、上管限位套、下管、压块、扳手板和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壁板上有贯通槽,在贯通槽上端和下部分别有一个上座体和一个下座体;所述限位套设置在下管的上部;扳手板的偏心凸轮与上、下座体枢接,压块设置在贯通槽内,压块一面与偏心凸轮配合、另一面与上管配合;上管限位套设置在下管内并与下管滑动配合,上管穿过限位套伸出下管。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装配时,首先将扳手板嵌入限位套的贯通槽内,扳手板的偏心凸轮与上座体和上座体枢接,压块与上、下座体可拆卸连接,限位套嵌入下管的卡槽内即可,故拆卸和装配方便。

    可升降电风扇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9625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080090.4

    申请日:2015-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电风扇,包括机身和升降管,所述升降管包括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内部,所述上管的内径大于所述下管的外径,所述下管的一端套装在所述上管中,且所述下管可在所述上管中伸缩运动。本发明的可升降电风扇,采用上粗下细的升降管结构,同时将较粗的上管安装在机身内部,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紧凑性,且上管对机身有加强作用,使得整体的结构更稳固,重心更集中,在使用时只需通过下管的伸缩即可完成高度的调节,有效防止了调节过程中重心的偏移,减小了由于机身晃动而引起的噪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