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50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81177.9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H05H1/00 , H01R13/65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等离子体参数的静电探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等离子体诊断的朗谬尔探针组合结构,包括探针底座和探针,所述探针底座上开设有多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入所述信号针底座,所述探针能够插入所述插槽内的信号针底座内。本发明可以灵活拆装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实验需求自由组合探针。
-
公开(公告)号:CN11469485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339038.6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约束聚变装置主离子温度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磁约束聚变装置主离子温度的光谱诊断系统,包括:收光光纤,连接置于真空室内的发出等离子体的辐射光线的镜头组;分光系统,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入射狭缝;成像光纤,其中一端设置在所述分光系统的成像面处,另一端连接在探测器上,用于将成像数据传输到所述探测器中;所述成像光纤与所述成像模块连接的一端包括若干组与所述弯曲狭缝的像对应的布局相同的子成像光纤,每组所述子成像光纤由M*N条光纤组成。本发明通过弯曲狭缝能校正成像弯曲,极大简化成像光纤的布局,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694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39038.6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约束聚变装置主离子温度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磁约束聚变装置主离子温度的光谱诊断系统,包括:收光光纤,连接置于真空室内的发出等离子体的辐射光线的镜头组;分光系统,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入射狭缝;成像光纤,其中一端设置在所述分光系统的成像面处,另一端连接在探测器上,用于将成像数据传输到所述探测器中;所述成像光纤与所述成像模块连接的一端包括若干组与所述弯曲狭缝的像对应的布局相同的子成像光纤,每组所述子成像光纤由M*N条光纤组成。本发明通过弯曲狭缝能校正成像弯曲,极大简化成像光纤的布局,减小测量结果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193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67907.4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H05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等离子体密度诊断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等离子体密度诊断的真空紫外单色仪,包括:真空腔、入口狭缝、入口狭缝固定机构、准直镜、准直镜调节机构、光栅、光栅调节机构、聚焦镜、聚焦镜调节机构、探测模块和若干个固定螺栓;本发明可实现常规束发射谱诊断厘米量级空间分辨率的突破,使束发射光谱诊断的空间分辨率达到亚厘米量级;并且在保持微秒量级时间分辨率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光通量以及信噪比。从而实现等离子体密度涨落的高时空分辨精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89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66857.8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等离子体密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等离子体密度测量的莱曼束发射谱诊断装置,包括:收光系统、分光系统、探测系统和采集控制系统;收光系统的一端与分光系统的一端密封连接,分光系统的另一端与探测系统的一端密封连接,探测系统的另一端连接至采集控制系统;收光系统的另一端设置在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真空室内部。本发明突破传统束发射谱诊断因测量原理导致的厘米级空间分辨率限制,实现对等离子体密度及其扰动的更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3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09356.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01N23/222 , G01N23/2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黄金检测的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无损检测装置,通过中子发生器产生中子直接作用于待测的黄金制品表面,中子与元素发生核反应生成特征伽马射线,通过信号接收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采集该特征伽马射线并进行伽马能谱分析,即可确定待检测的黄金制品中所掺杂的元素,从而有效实现黄金的无损检测,同时该装置仅需要中子发生器和信号接收模块等硬件,配合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即可实现检测,无需中子慢化和准直系统这类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设备,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便捷性。此外,本发明实现中子传输全过程的整体密封,使得中子在传输路径上不会发生泄露(逃逸),保证了人员安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