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02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16865.6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超导线圈结构,涉及超导磁体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螺线管超导线圈,呈层绕式布置,内设有沿导线轴线方向布设的第一冷却通道;分流旁路,间隔布置在螺线管超导线圈上,内设有第二冷却通道;其中,分流旁路与螺线管超导线圈以搭接方式连接后形成接头,接头内设有至少一个将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的纵向冷却孔。本发明在提升磁体固有热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极大减少了线圈接头数量、降低了接头产热;超导磁体被并联分流旁路分割为多段,分流旁路既作为磁体的冷媒出入口,又作为磁体失超保护时的快速泄能、移能回路,既提高磁体冷却效率又增加了磁体失超段的泄能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69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10835931.3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01N3/00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水氧化环境材料疲劳性能测试装置。为了克服现有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无法满足超临界水氧化环境中进行材料疲劳性能测试的不足,本发明的试验台架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反应釜,反应釜的釜体和釜盖之间密封且固定连接;固定台固定安装在釜体内的底部,位于试样上方的加力杆与作动器下端固定连接;加力杆垂直穿过釜盖,作动器垂直穿过横梁,作动器和加力杆可轴向往复运动;反应釜安装有连通釜内外的注水管道,反应釜的上部安装有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反应釜上部设置有排气阀,反应釜内轴向安装有电加热管、测温电阻。其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安全,运行平稳、准确,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提供超临界水氧化环境,进行材料疲劳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390091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74612.2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
IPC: G01N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氦温区材料三点弯曲多试样连续测试装置。本发明装置包括三点弯曲测试夹具、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刚性支撑、多试样自动换样机构、计算机控制系统、低温杜瓦和液体注入输出管道。本发明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液氦温区材料三点弯曲测试装置一次装样仅能测试单个试样、消耗液氦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多试样自动换样机构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配合使用,实现低温下多试样自动换样,一次装样可连续测试多个试样,不间断进行三点弯曲数据测试,使用效率高,节约液氦使用量,能大幅降低测试成本,且系统运行平稳、准确,智能化程度高、结构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253837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263294.2
申请日:2013-06-27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精度实时控制的异构平台同步通信方法。一种用于高精度实时控制的异构平台同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客户端发送数据的过程;步骤2:客户端接收数据的过程;上述两个步骤是并行进行的。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1、能够完成异构平台间服务端对多客户端的控制处理。2、由于在发送接收数据时服务端对每一个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的客户端都要进行同步,因此可以同时对多个客户端同步发送或接收数据。目前已实现一个服务端对七个客户端实现同步控制,但理论上可以实现一个服务端对无穷多个客户端实现同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88460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56971.5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螺栓低温疲劳实验装置。一种大型螺栓低温疲劳实验装置,包括低温环境箱,低温环境箱由一内空的圆柱形异型立式杜瓦组成,其上下端各有一个同轴的通孔,上拉杆和下拉杆通过所述的两个通孔与设置在低温环境箱内的夹具系统相连,该夹具系统用于夹紧被测试的试验螺栓,上拉杆和下拉杆与外部动力源连接。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套适宜在超低温-196℃环境进行高强度大尺寸(长度超过1000mm、直径超过Ф40mm)螺栓疲劳测试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38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23670.2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氦温区材料断裂韧性多试样连续测试装置。本发明装置包括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刚性支撑、多试样自动换样机构、计算机控制系统、低温杜瓦、液体注入输出管道和液氦液面计。本发明装置解决了现有液氦温区材料断裂韧性测试装置一次装样仅能测试单个试样、消耗液氦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装置通过多试样自动换样机构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配合使用,实现低温下多试样自动换样,一次装样可连续测试多个试样,不间断进行断裂韧性数据测试,使用效率高,节约液氦使用量,能大幅降低测试成本,且系统运行平稳、准确,智能化程度高、结构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88449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57188.0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结构件多维受力测试的封闭式加载框架。一种大型结构件多维受力测试的封闭式加载框架,包括刚性底座,还包括四个立柱和上横梁,刚性底座和上横梁均与立柱螺钉连接,形成大体为中空的立方体形状,在上横梁上设置z向油缸。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提高测量精度的内力自平衡体系,多维协同加载——加载框结构配有多个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可实现对大型试样的x、y、z多维的拉、压和扭模拟加载。传统设计方法仅能对小试样进行拉、压试验或扭转单工况试验,本发明的设计方法能对大型结构件进行拉、压、扭等复合受力工况的协同加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388430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56856.8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有效减小大型结构件位移误差的测量方法。它包括:步骤一:在被测量器件外设置传感器安装架;步骤二:安装传感器;步骤三:测量;对试样加载负荷,加载的负荷为预先设计的数值,利用下传感器和上传感器测量试样在受载后变形量,测量的同时记录两个传感器的测量数值,步骤四:计算;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的数值相减,得到的数值即为试样的受力变形值,步骤五:变形值误差修正;多次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将多次测量的结果进行数值处理,得到的结果为修正后的变形值误差。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测量精度高,可以直接测量变形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74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28118.8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特种不锈钢材料压摆摩擦磨损疲劳试验台,包括卧式负荷机架、低温环境装置、压缩系统、与压缩系统垂直设置的摆动摩擦机构、以及与压缩系统垂直设置与摆动摩擦机构位于同一直线的旋转摩擦机构;试样通过涨紧套与转轴连接,与压头紧密接触;低温环境装置包括罩于试样之外的与卧式负荷机架固定的超低温环境箱、以及与超低温环境箱连接的两个液氮瓶。本发明可通过摆动摩擦机构、旋转摩擦机构这两套机构,在一个机器上分别模拟特种不锈钢材料两种实际工况,即实现了一机两用的目的。通过本发明可得出特种不锈钢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磨损量,为该材料的应用提供设计依据,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23387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48007.2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聚变堆磁体支撑冷却可靠性热锚冷却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中,在独立的热锚冷却板内部加工若干对深孔流入流道和深孔流出流道,在深孔流入流道和深孔流出流道的一端分别焊接流出汇总管的弯管连接管和流入汇总管的弯管连接管;流出汇总管的弯管连接管、流入汇总管的弯管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流出冷却汇总管、流入冷却汇总管连接,在每对深孔流入流道和深孔流出流道的另一端焊接有冷却通道焊接堵头。本发明具有提高冷却效率,而且能够减少制造、运输、安装和运行的风险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