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25226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41650.2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标识矿床域;基于找矿模型采用的找矿技术手段,将矿床域的外部区域沿矿床域的周向划分为多个找矿域,每个找矿域对应找矿模型中的一种找矿技术手段;基于找矿模型,确定每种找矿技术手段对应的至少一种找矿要素,利用找矿要素图形在相应的找矿域内对每种找矿要素进行标识。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能够实现对抽象的找矿模型的可视化,使得每种找矿要素对于找矿的贡献程度更为直观地被呈现。

    用于砂岩型铀资源定量预测的样本集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17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40428.0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铀资源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砂岩型铀资源定量预测的样本集的构建方法。样本集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砂岩型铀矿研究区中的多个地质类图件信息,其中,每个地质类图件信息包含与空间相关的具有地质属性的数据信息;获取砂岩型铀矿研究区中的钻孔信息,其中,钻孔信息包含钻孔所在位置以及是否有矿;基于地质类图件信息,确定钻孔所在位置对应的地质属性的数据信息,将钻孔对应的地质属性的数据信息以及是否有矿,作为一组样本。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样本集构建方法,有利于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工作中提供科学、有效的样本数据。

    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98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76117.3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地质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分析地质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的多个钻孔中地质体的颜色分布;分别基于每个钻孔中地质体的颜色分布确定钻孔所处地理位置的目标层岩石氧化还原类型;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高效且低成本地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位置,以指导铀矿的勘查与铀成矿远景区、找矿靶区的预测。

    一种基于钻孔数据库测井数据计算泥质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7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66240.4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地质研究与铀资源区域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钻孔数据库测井数据计算泥质含量的方法,包括:步骤S1:统计勘查钻孔数据;步骤S2:统计目标层位的测井数据;步骤S3:计算目标层位的泥质含量;步骤S4:生成目标层位泥质含量等值线图。本发明方法在任何时间需要统计地层中泥质含量时,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完成目标层位中泥质含量的统计,进而识别铀成矿的控制因素,有效克服传统岩心统计方法中存在的时效性、低效率性和低准确性的问题。

    一种基于铀矿地质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57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90561.0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铀矿地质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汇聚模块,用于采集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得到标准的结构化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汇聚;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汇聚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数据汇聚模块汇聚的数据,并对汇聚的数据进行存储;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关联表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分析的数据,将接收的数据进行输出显示,并用于接收用户数据操作指令。本发明能够实现海量数据汇聚以及数据的共享交换。

    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空间插值获取沉积地层顶底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14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327718.0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积型矿产勘查与三维地质建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钻孔数据空间插值获取沉积地层顶底面开展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研究区已有钻孔的钻孔柱状图,建立研究区的沉积地层界面;步骤(2)根据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不同岩性地层的分界点进行空间插值获取不同岩性界面的等值线;步骤(3)根据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地层界面等值线,建立目标地层的顶面和底面,并依据地层界面建立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减少了人工圈定地层界线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快捷、准确自动圈定沉积地层界线,缩短勘查周期,节省人力物力。

    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522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41650.2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标识矿床域;基于找矿模型采用的找矿技术手段,将矿床域的外部区域沿矿床域的周向划分为多个找矿域,每个找矿域对应找矿模型中的一种找矿技术手段;基于找矿模型,确定每种找矿技术手段对应的至少一种找矿要素,利用找矿要素图形在相应的找矿域内对每种找矿要素进行标识。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能够实现对抽象的找矿模型的可视化,使得每种找矿要素对于找矿的贡献程度更为直观地被呈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