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829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52766.8
申请日:2020-08-22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永磁铁的磁饱和脉冲涡流红外无损评价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机控制程序控制器同步触发感应加热器和红外热像仪,感应加热器接收到触发信号的同时给与加热头相连的加热线圈施加一个脉冲电流激励,冷却装置同时对感应加热器、加热头和加热线圈进行冷却;永磁铁周围产生较强的静态磁场,铁磁性材料在永磁铁的作用下达到磁饱和,然后在加热线圈的作用下产生焦耳热,通过热传导引起材料表面温度的变化;最后通过红外热像仪采集温度的变化并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图像序列对铁磁性材料进行缺陷无损评价。相较于传统的脉冲涡流红外无损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对铁磁性材料的检测深度更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48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211902.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基于铁磁流体的柔性聚磁降噪电磁‑声检测探头及其方法,该探头包括柔性线圈、铁磁流体装置、永磁体和外壳装置。其中柔性线圈位于探头底部,用于激励和接收信号;铁磁流体装置位于线圈上方,利用其较高磁导率、较难传播剪切波、流体流动性以及不可压缩等特点,起到聚焦表面磁场、减弱永磁体内剪切波噪声以及按压线圈使其贴合管道表面的作用;本发明利用的柔性线圈及铁磁流体,一方面通过增强管道表面的感应涡流密度及偏置磁场强度增强了脉冲涡流检测的灵敏度及电磁超声的检测信号幅值;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永磁体内的剪切波噪声提高探头的检测信噪比;同时,通过信号分离方法实现管道内外壁缺陷同步检测的目的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9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101732.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磁热效应的无线柔性磁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该磁传感器包括气凝胶基底和附着在气凝胶基底表面的具有磁热效应的磁性纳米粒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利用该传感器对交变磁场进行测定时,首先将磁传感器放置于待测交变磁场中,然后利用数据采集装置给红外相机一个触发信号;红外相机可采集得到磁传感器表面的不同时刻的温度分布信息,通过分析红外相机采集到的温度分布图像,可得磁传感器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升变化曲线,进而可确定传感器表面不同位置的交变磁场强度的空间分布;本发明能够为交变磁场强度的空间分布的测定提供可靠的方法,该传感器具有无线、柔性、高效、非接触、检测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870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201970.2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Abstract: 一种针对小径管缺陷检测的环向偏心涡流探头及方法,该探头包括涡流Bobbin探头装置和设置在涡流Bobbin探头装置两端的环向偏心装置,涡流Bobbin探头装置由柱状的骨架以及缠绕在骨架上互相不接触的激励线圈和检出线圈构成;环向偏心装置由活动杆、固定框和旋转框构成,柱状的旋转框插入涡流Bobbin探头装置的骨架内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在旋转框上的驱动器控制活动杆伸缩和角度变化进而实现涡流Bobbin探头装置的偏心运动及环向运动,并调整环向偏心涡流探头相对于待检测管道内壁径向的偏心提离距离;本发明对于小径管管壁缺陷的轴向信息及环向信息、深度信息具有可同时检出的能力;此外,环向偏心扫描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1161571.3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涡流电磁超声复合无损检测方法,首先在圆形线圈上放置永磁体制作电磁超声/脉冲涡流复合探头,通过脉冲涡流装置对探头进行脉冲激励,通过双工器分离出检出信号,通过小波分析的方法,选取合适的小波母波信号,对分离出的检出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到的小波系数进行阈值分离和重构,从而从混合检出信号中分别提取得到涡流检测信号和超声检测信号,通过两种不同检测信号来检测不同位置和类型的缺陷信息;相比于发明人已经提出过的基于频谱分析滤波策略的复合无损检测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涡流电磁超声复合无损检测方法,无需信号处理硬件设备,只需要一个脉冲电流源和双工器,极大的缩小了硬件设备的大小,同时提升了复合信号中超声信号的信噪比,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08082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226773.X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频域叠加法和能量等效法的脉冲涡流红外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由基于棱边元的退化磁矢位法、基于节点元的温度场计算方法、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域叠加法和基于能量等效原理的能量等效法组成;实现该方法时,首先,根据脉冲涡流红外无损检测实验确定相关数值模拟参数,包括:激励线圈尺寸、激励波形、被检试样尺寸、被检试样材料物性、提离距离等;然后,基于退化磁矢位法和频域叠加法开发脉冲涡流场数值计算程序,并将上述相关数值模拟参数导入,计算得到被测试样中的涡流分布情况;最后,基于节点元和能量等效法开发温度场计算程序,并将之前计算得到的被测试样中的涡流值导入,计算得到被测试样中的温度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64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527185.X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7/02
Abstract: 一种针对粗糙表面金属测厚的阵列电磁超声共振探头及方法,该探头包括永磁体、激励线圈、检出线圈阵列组以及柔性材料骨架;激励线圈在永磁体的底部中心位置;检出线圈阵列组由多个检出线圈组成,多个检出线圈环绕分布在激励线圈周围构成检出线圈阵列;永磁体产生较强的恒定磁场,当激励线圈通入脉冲激励电流时,试件的上表面会产生涡流,涡流在永磁体的恒定磁场作用下会产生洛伦兹力,引发质点振动,进而在试件上表面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导电材料中传播,遇到粗糙的金属下表面便会被反射出多束超声回波,反射回来的多束超声回波分别被环绕分布在激励线圈周围的阵列检出线圈接收,经过信号处理可计算出导电材料粗糙表面处的厚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850808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26773.X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频域叠加法和能量等效法的脉冲涡流红外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由基于棱边元的退化磁矢位法、基于节点元的温度场计算方法、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域叠加法和基于能量等效原理的能量等效法组成;实现该方法时,首先,根据脉冲涡流红外无损检测实验确定相关数值模拟参数,包括:激励线圈尺寸、激励波形、被检试样尺寸、被检试样材料物性、提离距离等;然后,基于退化磁矢位法和频域叠加法开发脉冲涡流场数值计算程序,并将上述相关数值模拟参数导入,计算得到被测试样中的涡流分布情况;最后,基于节点元和能量等效法开发温度场计算程序,并将之前计算得到的被测试样中的涡流值导入,计算得到被测试样中的温度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38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14814.8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7/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90 , G01N27/9006
Abstract: 一种柔性磁饱和脉冲涡流检测探头及检测方法,该探头包括磁饱和线圈、脉冲涡流激励线圈和检出线圈,其中磁饱和线圈为直径较大的平面螺旋线圈,脉冲涡流激励线圈及检出线圈为等直径平面螺旋线圈;将这三个线圈同轴心累加,层间用绝缘层隔开,并用外绝缘层密封,形成柔性磁饱和脉冲涡流探头;强电压脉冲信号施加给磁饱和线圈,产生强磁场并将被测铁磁性试件饱和,同时低电压脉冲信号通入脉冲涡流激励线圈,脉冲涡流检出线圈测得检出电压信号,实现厚板内面缺陷检测;本发明相对于常规脉冲涡流探头,提升了对铁磁性材料的检测深度,同时适用于对具有复杂表面的结构的无损检测;解决了常规大型磁饱和装置中存在的便携性差、对弯曲表面适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41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17868.8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基于直流电位信号的应力腐蚀裂纹电导率分布重构方法,首先搭建四端子直流电位测量系统,加工制作应力腐蚀裂纹平板试件,并沿裂纹长度方向进行分段切割,获得包含部分应力腐蚀裂纹的切片试件,然后利用搭建的直流电位测量系统测量各个切片试件的电位分布,计算得到电位差分布;进一步利用基于恒定电流场控制方程的电导率分布重构程序和实验检测电位差信号对每个切片试件的电导率分布分别进行重构,获得每个切片试件沿裂纹深度方向的电导率分布;本发明方法可以简单准确的获得导电率不均匀的复杂固体材料的电导率空间分布,具有操作简单,易实现,数据量小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固体导电材料的三维电导率分布的定量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