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23656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780036513.6
申请日:2007-07-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0212 , H01M2/0275 , H01M2/22 , H01M10/425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通过将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安装到袋形电池壳内并且将该电极组件热焊接到电池壳上来制造,其中一对绝缘膜在接触袋形电池壳的上热焊接部分(上密封部分)的区域处,附接到与电极组件的电极头电连接的每一电极导片的相对的主表面上,绝缘膜(a,b)中的一个绝缘膜,即绝缘膜(a),延伸而使得绝缘膜(a)的下端支撑电极头与电极导片联接之处的联接区域,并且绝缘膜(a,b)之间的交叠长度(L)等于或略大于上密封部分的高度(H)。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效果是:当外力(例如小振动或跌落)施加到二次电池时防止由于电极组件运动而使电极导片断裂,以及优选容易地弯曲电极导片以使得PCM安装在二次电池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652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06887.9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1061 , H01M2/12 , H01M2/18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0481 , H01M10/613 , H01M10/65 , Y02E60/12
Abstract: 这里公开了一种具有表面处小凹槽的电池单元和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包,电池单元包括安装于单元壳体的容纳部分中的阴极/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单元壳体为袋形壳体,由叠层片制成,所述叠层片包括树脂层和金属层,且在所述电极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纳部分中后,由叠层片制成的所述单元壳体通过热焊来密封,该单元壳体在该单元壳体的与电极组件的上端交界面对应的预定区域中设置有一小凹槽,同时该电极组件安装于容纳部分中,该小凹槽用于压靠在电极组件的上端,以便防止电极组件的向上运动,该小凹槽连续形成,与电极组件的上端平行,并且电池包壳体的内表面构造成与电池单元的小凹槽相对应的突起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652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0910206887.9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0 , H01M2/0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1061 , H01M2/12 , H01M2/18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0481 , H01M10/613 , H01M10/65 , Y02E60/12
Abstract: 这里公开了一种具有表面处小凹槽的电池单元和包括该电池单元的电池包,电池单元包括安装于单元壳体的容纳部分中的阴极/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单元壳体为袋形壳体,由叠层片制成,所述叠层片包括树脂层和金属层,且在所述电极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纳部分中后,由叠层片制成的所述单元壳体通过热焊来密封,该单元壳体在该单元壳体的与电极组件的上端交界面对应的预定区域中设置有一小凹槽,同时该电极组件安装于容纳部分中,该小凹槽用于压靠在电极组件的上端,以便防止电极组件的向上运动,该小凹槽连续形成,与电极组件的上端平行,并且电池包壳体的内表面构造成与电池单元的小凹槽相对应的突起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536212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237.2
申请日:2007-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此处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被构造为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多个从电极组件突出的电极头连接到相应的电极引线,并且电极组件被安装在一接纳部分中,其中电池盒是多形状的,以使得电池盒以预定宽度挤压电极组件的上端,从而防止被安装在接纳部分中的电极组件在接纳部分的上端空间区域向上运动,在电池的反复充电和放电期间,在所述接纳部分的上端空间区域处电极组件与接纳部分的上端间隔开,用于电极头和相应电极引线之间的连接。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外部撞击诸如电池落下而发生的电池短路,并且防止由于对电池反复充电和放电导致的电池盒膨胀而发生的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增进了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010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680055303.7
申请日:2006-09-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1646 , H01M2/1686 , H01M2/266 , H01M2/347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83 , H01M10/4235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片形安全配套元件,其附接到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相对主表面。所述安全配套元件包括:一组金属片,其电连接到电极组件的阴极终端;另一组金属片,其附接到电极组件的阴极终端;和绝缘片,其设置在这两个金属片组之间。金属片组中一组的金属片在金属片的下端处彼此互连,将金属片的下端进行互连的下端互连部分的宽度小于金属片的宽度,并且互连的金属片的下端边角大于未彼此互连的金属片的下端边角。
-
公开(公告)号:CN101140980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39941.3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1061 , H01M2/12 , H01M2/18 , H01M10/0413 , H01M10/0459 , H01M10/0481 , H01M10/613 , H01M10/65 , Y02E60/12
Abstract: 这里公开了一种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包括安装在电池壳体(单元壳体)的容纳部分中的阴极/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该单元壳体设置在与电极组件的上端交界面对应的单元壳体的预定区域中,同时该电极组件安装于容纳部分中,且有一小凹槽,该凹槽用于压靠在电极组件的上端,以便防止电极组件的向上运动。小凹槽连续形成,与电极组件的上端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010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680055303.7
申请日:2006-09-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1646 , H01M2/1686 , H01M2/266 , H01M2/347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83 , H01M10/4235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片形安全配套元件,其附接到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相对主表面。所述安全配套元件包括:一组金属片,其电连接到电极组件的阴极终端;另一组金属片,其附接到电极组件的阴极终端;和绝缘片,其设置在这两个金属片组之间。金属片组中一组的金属片在金属片的下端处彼此互连,将金属片的下端进行互连的下端互连部分的宽度小于金属片的宽度,并且互连的金属片的下端边角大于未彼此互连的金属片的下端边角。
-
公开(公告)号:CN101536212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780041237.2
申请日:2007-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此处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被构造为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多个从电极组件突出的电极头连接到相应的电极引线,并且电极组件被安装在一接纳部分中,其中电池盒是多形状的,以使得电池盒以预定宽度挤压电极组件的上端,从而防止被安装在接纳部分中的电极组件在接纳部分的上端空间区域向上运动,在电池的反复充电和放电期间,在所述接纳部分的上端空间区域处电极组件与接纳部分的上端间隔开,用于电极头和相应电极引线之间的连接。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外部撞击诸如电池落下而发生的电池短路,并且防止由于对电池反复充电和放电导致的电池盒膨胀而发生的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增进了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50204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40838.0
申请日:2007-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34 , H01M2/348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安全连接部件的二次电池,以下述结构构成该安全连接部件,其中连接到电池的电极引线的水平连接端子(a)连接到安全元件的一端,以及垂直连接端子(b)连接到安全元件的另一端。由于该安全连接部件,因此可以容易地调节电池的电极引线的位置。而且,由于该安全元件而改善了高温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656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6513.6
申请日:2007-07-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0212 , H01M2/0275 , H01M2/22 , H01M10/425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通过将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安装到袋形电池壳内并且将该电极组件热焊接到电池壳上来制造,其中一对绝缘膜在接触袋形电池壳的上热焊接部分(上密封部分)的区域处,附接到与电极组件的电极头电连接的每一电极导片的相对的主表面上,绝缘膜(a,b)中的一个绝缘膜,即绝缘膜(a),延伸而使得绝缘膜(a)的下端支撑电极头与电极导片联接之处的联接区域,并且绝缘膜(a,b)之间的交叠长度(L)等于或略大于上密封部分的高度(H)。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效果是:当外力(例如小振动或跌落)施加到二次电池时防止由于电极组件运动而使电极导片断裂,以及优选容易地弯曲电极导片以使得PCM安装在二次电池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