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461565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20191767.5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3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流中断装置和包括该电流中断装置的电池模块。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电流中断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倾斜表面;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形状与第一连接部的倾斜表面相对应的倾斜表面,其中第一连接部的倾斜表面和第二连接部的倾斜表面彼此接触以形成接触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彼此电连接,当等于或大于预定力的外力施加到第一连接部的倾斜表面或第二连接部的倾斜表面时,第一连接部的倾斜表面和第二连接部的倾斜表面在接触面上相对于彼此移位,以中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电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614858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20642789.6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646 , H01M2/1653 , H01M2/18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2 , H01M10/0459 , H01M10/052 , H01M10/05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电极组件包含:包含正极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包含负极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电极;和隔膜片,所述隔膜片用于将交替层压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隔开并以具有多个折叠部分的方式构造,其中所述隔膜片包含:第一多孔聚合物基材;形成在所述第一多孔聚合物基材的一个表面上并包含聚合物粘合剂的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面对正极;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多孔聚合物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并包含聚合物粘合剂和无机粒子的混合物的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面对负极,且所述第二涂层的组成、厚度和孔隙率与所述第一多孔涂层不同。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组件能够增强机械性能并最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028967U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20610314.3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59 , H01M10/0413 , H01M10/049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提供了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组。根据本公开的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是包含多个堆叠型单体电池的电极组件,在连续折叠分隔片介入在堆叠的单体电池中的每一者之间的情况下,单体电池相互堆叠,单体电池具有至少两个四电池与一个C型双电池的组合,四电池为正电极/分隔物/负电极/分隔物/正电极/分隔物/负电极结构,C型双电池为负电极/分隔物/正电极/分隔物/负电极结构,且在四电池设置在中央部分的情况下,设置在中央部分或缠绕开始点上方和下方的单体电池具有相互不对称的结构,或在C型双电池设置在中央部分的情况下,设置在中央部分或缠绕开始点上方和下方的单体电池具有相互对称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4348844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643089.9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4 , H01M2/1646 , H01M2/166 , H01M10/045 , H01M10/0459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3 , H01M10/0585 , H01M2220/30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所述电极组件包含:多个单元电池,各个单元电池具有包含正极、负极和设置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第一隔膜的全电池或双电池结构;通过用第二隔膜围绕各个单元电池而堆叠所述多个单元电池,其中所述第二隔膜的平均孔径(d2)大于所述单元电池中所述第一隔膜的平均孔径(d1)。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组件具有提高的润湿性,提高将由电池的副反应产生的气体除去的脱气性能,由此使得电解液不会泄露且电池的膨胀更小,并最终即使在长期使用下仍保持良好的电池性能且因外部撞击的变形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02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80023846.3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50/574 , H01M50/578 , H01M50/503 , H01M50/531 , H01M50/105 , H01M10/42
Abstract: 给电池模块的引线连接部分设置安全元件,以在过充电的情况下提高电池模块的安全性。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电池模块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电池单元,并且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流切断电池单元,所述电流切断电池单元将相邻的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电连接,并且在发生过充电时,所述电流切断电池单元破裂(rupture)以断开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29278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80004249.1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包括绝缘体组件(insulator assembly)的电池单元。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当针状导体穿过绝缘体组件时,绝缘体组件的被插入针状导体的针状端部的一部分脱离并与针状导体一起穿过电极组件,并且由绝缘体组件的脱离部确定电极组件的通孔的平面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772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535.3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该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第一正极合剂层,所述第一正极合剂层层压在正极集电体上并包含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一导电材料;第二正极合剂层,所述第二正极合剂层层压在第一正极合剂层上并包含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导电材料,其中,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D50)是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D50)的5%至80%,并且第二导电材料的比表面积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之比为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81056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80016269.6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4 , H01M10/0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制造用于电化学装置的电极组件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制造具有一致曲率半径的曲线的弯曲电极组件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由于弯曲电极组件藉由堆叠多个具有一致曲率半径R的弯曲单元电池而得以制造,与藉由弯曲扁平电极组件而制造的电极组件相比,恢复至原始形状较低且形状稳定性较高。此外,由于包含于电极组件中的单元电池在一致的条件下藉由辊压层压工序而被制成为具有曲线,并且它们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R或在曲率半径R方面具有小的差异,因此易于制造具有期望曲率半径R的电极组件而没有单元电池过度变形是可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498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180013510.7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0 ,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B1/24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4/628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硅的聚合物-硅复合粒子、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聚合物-硅复合粒子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本发明将所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硅用作负极活性材料以提供具有大容量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具有镀覆在其表面上的金属的硅-聚合物复合粒子以解决硅的电导率低的问题,并提供制备所述硅-聚合物复合粒子的方法以制造具有提高的电导率的电极。此外,制备具有通过无电镀敷而包覆在其表面上的金属的硅-聚合物复合粒子并使用所述硅-聚合物复合粒子形成电极,从而改善由硅活性材料中的显著体积变化造成的电极的劣化,并解决在将硅粒子用作负极活性材料时电导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1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80052134.4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50/502 , H01M50/40 , H01M50/46 , H01M10/42 , H01M50/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在该电极组件中,正极、隔膜和负极交替组合和堆叠;以及袋,在所述袋中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其中,所述隔膜被设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并且包括:第一隔膜,在所述第一隔膜中,形成在面对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的方向上穿透的穿通孔;以及第二隔膜,该第二隔膜覆盖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穿通孔并且第二隔膜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袋,其中,当由于过充电而产生内部气体时,所述袋膨胀,由此使所述第二隔膜移动,该第二隔膜敞露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穿通孔,使得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通过所述穿通孔彼此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