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21862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80006609.8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 株式会社IHI空间技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1/00 , B29C70/46 , B29C70/56 , B29D99/0025 , B29L2031/08 , B29L2031/082 , F01D5/282 , F04D29/023 , F04D29/324 , F05D2220/36 , F05D2230/20 , F05D2230/40 , F05D2300/44 , F05D23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叶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将具有平行取向的多根主纤维(71)及副纤维(72)、将这些主纤维(71)和副纤维(72)一体化的树脂的原材料板(7)加热至树脂变软温度的状态,使主纤维(71)的方向与风扇叶片模具(6b)的长度方向匹配地向风扇叶片模具(6b)按压。风扇叶片模具(6b)的形状为,宽度方向中央部(64x)的沿着表面的长度方向长度比宽度方向两端部(64y)的沿着表面的长度方向长度短。在将原材料板(7)向风扇叶片模具(6b)按压时,通过将原材料板(7)的长度方向端部(7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7x)以比原材料板(7)的长度方向端部(7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7y)更大的拉伸量沿着主纤维(71)拉伸,抑制褶皱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12186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06609.8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 株式会社IHI空间技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1/00 , B29C70/46 , B29C70/56 , B29D99/0025 , B29L2031/08 , B29L2031/082 , F01D5/282 , F04D29/023 , F04D29/324 , F05D2220/36 , F05D2230/20 , F05D2230/40 , F05D2300/44 , F05D230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叶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将具有平行取向的多根主纤维(71)及副纤维(72)、将这些主纤维(71)和副纤维(72)一体化的树脂的原材料板(7)加热至树脂变软温度的状态,使主纤维(71)的方向与风扇叶片模具(6b)的长度方向匹配地向风扇叶片模具(6b)按压。风扇叶片模具(6b)的形状为,宽度方向中央部(64x)的沿着表面的长度方向长度比宽度方向两端部(64y)的沿着表面的长度方向长度短。在将原材料板(7)向风扇叶片模具(6b)按压时,通过将原材料板(7)的长度方向端部(7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7x)以比原材料板(7)的长度方向端部(7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7y)更大的拉伸量沿着主纤维(71)拉伸,抑制褶皱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334863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80023301.X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 株式会社IHI空间技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005 , F01D5/282 , F01D9/02 , F01D25/24 , F05D2230/644 , F05D2240/12 , F05D2260/31 , F05D2300/44 , F05D2300/603 , Y02T50/672 , Y02T50/673
Abstract: 一种叶片的连结部结构,在导流叶片(20)的叶片基端部(21)和安装凸缘(31f)的连结部配置有连结支撑体(33),该连结支撑体(33)具有从叶片厚度方向两侧与叶片基端部(21)接合的一对分割片(34、34),在连结支撑体(33)的一端部接合面(35a)形成有槽(35b),在另一端部接合面(35a)形成有突条(35c),叶片基端部(21)形成为凹凸状,在与一端部接合面(35a)的接合面(21a)形成有与形成于端部接合面(35a)的槽(35b)卡合的突条(21b),在与另一端部接合面(35a)的接合面(21a)形成有与形成于端部接合面(35a)的突条(35c)卡合的槽(21c),叶片基端部(21)通过从叶片厚度方向两侧对连结支撑体(33)施加的紧固力被保持在连结支撑体的分割片(34、34)之间。本发明的叶片的连结部结构有助于喷气式发动机的轻量化,并且可得到高的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34863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80023301.X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 株式会社IHI空间技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005 , F01D5/282 , F01D9/02 , F01D25/24 , F05D2230/644 , F05D2240/12 , F05D2260/31 , F05D2300/44 , F05D2300/603 , Y02T50/672 , Y02T50/673
Abstract: 一种叶片的连结部结构,在导流叶片(20)的叶片基端部(21)和安装凸缘(31f)的连结部配置有连结支撑体(33),该连结支撑体(33)具有从叶片厚度方向两侧与叶片基端部(21)接合的一对分割片(34、34),在连结支撑体(33)的一端部接合面(35a)形成有槽(35b),在另一端部接合面(35a)形成有突条(35c),叶片基端部(21)形成为凹凸状,在与一端部接合面(35a)的接合面(21a)形成有与形成于端部接合面(35a)的槽(35b)卡合的突条(21b),在与另一端部接合面(35a)的接合面(21a)形成有与形成于端部接合面(35a)的突条(35c)卡合的槽(21c),叶片基端部(21)通过从叶片厚度方向两侧对连结支撑体(33)施加的紧固力被保持在连结支撑体的分割片(34、34)之间。本发明的叶片的连结部结构有助于喷气式发动机的轻量化,并且可得到高的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272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80100331.6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空间技术
Abstract: FRP原材料(2)具有圆弧状的圆弧部分(5B)和固定于圆弧部分的部件(6)。FRP成形系统(100)具备部分冲压装置(20)、部件定位机构(26)及搬运装置,将FRP原材料(2)一体地成形来制造圆弧状的FRP零件(3)。FRP原材料(2)由单层的预浸料(1)或层叠的多个预浸料(1)构成。部分冲压装置(20)具有将FRP原材料(2)的一部分在与圆弧部分(5B)正交的半径方向上夹住的上模(16)及下模(18),将FRP零件(3)的一部分间歇性压缩,部分地成形出FRP零件(3)。部件定位机构(26)将部件(6)相对于上模(16)或下模(18)的位置定位。搬运装置(30)将基于部分冲压装置(20)的FRP原材料的压缩部分(冲压部分(15))间歇性移动。重复部分冲压和搬运,压缩一体夹具板(14)的全部,成形出FRP零件(3)的整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47284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680076495.3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IPC: B29C43/52 , B29C43/36 , B29K105/08
Abstract: 纤维强化复合部件的成形装置(1)具备夹入层叠使树脂浸渍在长碳素纤维中并形成为薄板状的多张预成型材料而形成的预成型材料层叠体(P)的一对成形金属模具(2、3)、通过一对成形金属模具(2、3)加热预成型材料的热可塑性树脂的感应加热线圈(8)、在树脂熔融后通过成形金属模具(2、3)冷却树脂的冷却流路(9),与预成型材料层叠体(P)接触的成形金属模具(2、3)的各外观面(61、71)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成形金属模具(2、3)上与多个区域对应地形成多个在各外观面(61、71)的背侧且沿外观面(61、71)开口的槽(62),感应加热线圈(8)配置于槽(62)内,冷却流路(9)沿成形金属模具(2、3)的各外观面(61、71)形成。确保成形金属模具充足的刚性且实现加热冷却时的温度分布的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4728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680077515.9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IPC: B29C43/36 , B29C33/02 , B29C43/18 , B29C43/54 , B29K105/08
Abstract: 纤维增强复合部件的成型装置具备:具有腔体(21)的下模具(2);具有在与腔体(21)之间夹入预浸料层叠体(P)的芯体(31)的上模具(3);介由下模具(2)、上模具(3)加热预浸料层叠体(P)的筒形加热器(4)以及介由下模具(2)、上模具(3)冷却预浸料层叠体(P)的冷却介质流路(5),下模具(2)、上模具(3)随着冷却时的预浸料层叠体(P)的热塑性树脂的收缩而相互接近,所述成型装置具备:在腔体(21)内出没的销(11)、使销(11)出没于腔体(21)内的气缸(13)、在冷却中使销(11)突出至腔体(21)内并与预浸料层叠体(P)抵接,从而施加压力的控制部(6)。不会延长成型时间,并能够成型在层叠厚度较厚的预浸料层叠体的端部不产生层间剥离的纤维增强复合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472841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80076495.3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IPC: B29C43/52 , B29C43/36 , B29K105/08
Abstract: 纤维强化复合部件的成形装置(1)具备夹入层叠使树脂浸渍在长碳素纤维中并形成为薄板状的多张预成型材料而形成的预成型材料层叠体(P)的一对成形金属模具(2、3)、通过一对成形金属模具(2、3)加热预成型材料的热可塑性树脂的感应加热线圈(8)、在树脂熔融后通过成形金属模具(2、3)冷却树脂的冷却流路(9),与预成型材料层叠体(P)接触的成形金属模具(2、3)的各外观面(61、71)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成形金属模具(2、3)上与多个区域对应地形成多个在各外观面(61、71)的背侧且沿外观面(61、71)开口的槽(62),感应加热线圈(8)配置于槽(62)内,冷却流路(9)沿成形金属模具(2、3)的各外观面(61、71)形成。确保成形金属模具充足的刚性且实现加热冷却时的温度分布的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4728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80077515.9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IHI
IPC: B29C43/36 , B29C33/02 , B29C43/18 , B29C43/54 , B29K105/08
Abstract: 纤维增强复合部件的成型装置具备:具有腔体(21)的下模具(2);具有在与腔体(21)之间夹入预浸料层叠体(P)的芯体(31)的上模具(3);介由下模具(2)、上模具(3)加热预浸料层叠体(P)的筒形加热器(4)以及介由下模具(2)、上模具(3)冷却预浸料层叠体(P)的冷却介质流路(5),下模具(2)、上模具(3)随着冷却时的预浸料层叠体(P)的热塑性树脂的收缩而相互接近,所述成型装置具备:在腔体(21)内出没的销(11)、使销(11)出没于腔体(21)内的气缸(13)、在冷却中使销(11)突出至腔体(21)内并与预浸料层叠体(P)抵接,从而施加压力的控制部(6)。不会延长成型时间,并能够成型在层叠厚度较厚的预浸料层叠体的端部不产生层间剥离的纤维增强复合部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