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烧结螺栓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71464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80139571.0

    申请日:2009-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35/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利用导向部的姿势矫正效果、就能够防止发生烧结的防烧结螺栓。所述防烧结螺栓是一种与公称直径为D、内径为D1的内螺纹螺合的螺栓,在形成于螺栓轴部的标准螺纹部(11)的前端,形成有外径尺寸d比内螺纹的内径D1大且比(D+D1)/2小的小径螺纹部(12),所述小径螺纹部(12)为1个螺距以上。在螺栓相对内螺纹倾斜旋入的情况下,由于该小径螺纹部(12)在一点上与内螺纹接触,并能够以该点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不会发生烧结。

    防烧结螺栓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1464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9571.0

    申请日:2009-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35/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利用导向部的姿势矫正效果、就能够防止发生烧结的防烧结螺栓。所述防烧结螺栓是一种与公称直径为D、内径为D1的内螺纹螺合的螺栓,在形成于螺栓轴部的标准螺纹部(11)的前端,形成有外径尺寸d比内螺纹的内径D1大且比(D+D1)/2小的小径螺纹部(12),所述小径螺纹部(12)为1个螺距以上。在螺栓相对内螺纹倾斜旋入的情况下,由于该小径螺纹部(12)在一点上与内螺纹接触,并能够以该点为中心进行旋转,因此不会发生烧结。

    螺栓
    5.
    发明公开
    螺栓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208526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580050114.6

    申请日:2005-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35/047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螺栓中,具有较小的直径的导引部分(116)形成在杆部(15)的远端,并且形成具有相对于定直径部分(115)上形成的螺纹脊(30)的反向螺纹结构的螺纹脊(31)。当螺栓(1)倾斜插入螺母(100)并且螺纹脊(31)与螺母(100)的母螺纹部分(105)啮合时,产生使螺栓(1)悬浮的效果,除非螺栓(1)设置成合适的拧紧姿态,螺栓(1)无法旋入其中。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螺栓(1)咬死和卡轧在螺母(100)中。如果螺纹脊(31)形成具有反向螺纹结构的双螺纹,则该效果能进一步加强。

    防烧结螺母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6502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80073063.4

    申请日:2011-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33/02 F16B35/047

    Abstract: 一种螺母,其结构为,与具有外螺纹外径为d、外螺纹内径为d1的外螺纹部的螺栓(10)旋合,在形成于螺母主体(20)的内螺纹部(21)的螺栓插入侧的端部形成有1~3个螺距的不完全内螺纹部(22),所述不完全内螺纹部的内径尺寸D大于(d+d1)/2,小于d。由此,即使在螺栓沿倾斜方向被拧入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螺栓以与不完全内螺纹部(22)的接触面作为中心旋转,所以能够避免引起烧结。

    紧固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65930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81143.4

    申请日:2008-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5/0283 Y10T403/75

    Abstract: 一种紧固装置,包括:固定至第一构件(40)的套筒(20);螺栓(1);与螺栓(1)的阳螺纹部(4)配合以能够在接受到超过预定值的传递扭矩时分离,并且在受到来自螺栓(1)的旋转扭矩而被旋入所述套筒(20)的反螺纹部时旋转,以移动至与从第一构件(40)分离的第二构件(50)接触的位置的可移动间隔器(10)。当与螺栓(1)的阳螺纹部(4)配合时弹性变形以表现出扭矩传递功能和螺距偏差吸收功能的弹性体层(15)形成在可移动间隔器(10)的内周表面上。

    螺栓
    8.
    发明授权
    螺栓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1208526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580050114.6

    申请日:2005-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35/047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螺栓中,具有较小的直径的导引部分(116)形成在杆部(15)的远端,并且形成具有相对于定直径部分(115)上形成的螺纹脊(30)的反向螺纹结构的螺纹脊(31)。当螺栓(1)倾斜插入螺母(100)并且螺纹脊(31)与螺母(100)的母螺纹部分(105)啮合时,产生使螺栓(1)悬浮的效果,除非螺栓(1)设置成合适的拧紧姿态,螺栓(1)无法旋入其中。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螺栓(1)咬死和卡轧在螺母(100)中。如果螺纹脊(31)形成具有反向螺纹结构的双螺纹,则该效果能进一步加强。

    紧固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6614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58909.9

    申请日:2004-07-19

    Inventor: 长谷川祯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将两个分离元件有相对间隙地紧固在一起的紧固装置,其包括一个螺栓(1)和一个衬套(10),螺栓(1)在其圆柱形杆部(3)前端侧形成阳螺纹部分,衬套(10)具有与螺栓(1)的阳螺纹部分(4)啮合的阴螺纹部分(15),与第一元件(40)侧的螺纹啮合且在接受到来自螺栓(1)的转矩时转动并向上移动到与第二元件(50)接触的位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螺栓(1)的阳螺纹部分(4)的根部直径比圆柱形杆部(3)的直径小,且衬套(10)的阴螺纹部分(15)的内径比螺栓(1)的圆柱形杆部(3)的直径大。所以即使不采用切削之类的加工减小螺栓(1)的圆柱形杆部(3)的直径,螺栓(1)的圆柱形杆部(3)也可以通过衬套(10)的阴螺纹部分(15)。这样仅用辊压工艺就能生产螺栓(1),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