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电抗器制造方法、以及电抗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28298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280004669.7

    申请日:2012-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02 H01F37/00 H01F4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尺寸小并且呈现优良生产率的电抗器、一种用于制造该电抗器的方法、以及一种适合作为该电抗器构成部件的电抗器部件。电抗器(1)包括组合体(10)和收纳组合体(10)的壳体(4),组合体(10)包括线圈(2)和磁芯(3)。壳体(4)包括铝制成的底板部(40)、绝缘树脂制成的侧壁部(41)、以及形成于底板部(40)内面用于固定线圈(2)的结合层(42)。底板部(40)和侧壁部(41)是独立的分开部件,用螺栓等使二者彼此成一体。端子接头(8)具有一对结合片(81a和81b),该结合片布置在与构成线圈(2)的导线的端部(2w)相对的位置处,端子接头(8)固定于侧壁部(41)。由于将各导线端部(2w)置于由结合片(81a和81b)所形成的空间中,无需使用单独的夹具,就能使导线(2w)与端子接头(8)互相电连接。由于结合层(42)由呈现优良导热率和绝缘性的粘合剂制成,电抗器(1)拥有优良的散热特性。

    电抗器、电抗器制造方法、以及电抗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28298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80004669.7

    申请日:2012-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02 H01F37/00 H01F4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尺寸小并且呈现优良生产率的电抗器、一种用于制造该电抗器的方法、以及一种适合作为该电抗器构成部件的电抗器部件。电抗器(1)包括组合体(10)和收纳组合体(10)的壳体(4),组合体(10)包括线圈(2)和磁芯(3)。壳体(4)包括铝制成的底板部(40)、绝缘树脂制成的侧壁部(41)、以及形成于底板部(40)内面用于固定线圈(2)的结合层(42)。底板部(40)和侧壁部(41)是独立的分开部件,用螺栓等使二者彼此成一体。端子接头(8)具有一对结合片(81a和81b),该结合片布置在与构成线圈(2)的导线的端部(2e)相对的位置处,端子接头(8)固定于侧壁部(41)。由于将各导线端部(2e)置于由结合片(81a和81b)所形成的空间中,无需使用单独的夹具,就能使导线(2w)与端子接头(8)互相电连接。由于结合层(42)由呈现优良导热率和绝缘性的粘合剂制成,电抗器(1)拥有优良的散热特性。

    电抗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89942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180052297.0

    申请日:2011-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抗器(1)包括:组合体(10),其设置有线圈(2)和布置线圈(2)的磁芯(3);以及收纳组合体(10)的壳体(4)。壳体(4)包括:底板部(40),电抗器(1)安装在固定对象中时,将底板部(40)固定至该固定对象;侧壁部(41),其安装至底板部(40)以围住组合体(10);以及散热层(42),其形成于底板部(40)的内面,以介于底板部(40)与线圈(2)之间。底板部(40)由铝制成,而侧壁部(41)由绝缘树脂制成。散热层(42)由导热率高并且呈现极佳绝缘特性的粘合剂制成。由于底板部(40)构造为与侧壁部(41)分开的部件,能容易地形成散热层(42),此外,散热层(42)能由拥有极佳散热特性的材料制成。由于绝缘体(5)将线圈(2)均匀压贴散热层(42),实现了更为优良的散热特性。

    功能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85932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2121708.4

    申请日:2002-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616 H01R13/6641 H01R13/7175

    Abstract: 一种功能连接器,具有并列的三个引线框架,第一引线框架(1)、第二引线框架(2)和第三引线框架(3)。在第一引线框架(1)和第二引线框架(2)之间,通过引线片(5)将二极管片(4)的两极进行电连接。跨越第二引线框架(2)和第三引线框架(3)固定电阻片(6),在使第一引线框架(1)和第三引线框架(3)的端子部分分别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将引线框架的其余部分、二极管片(4)、电阻片(6)覆盖形成一个整体的树脂模。

    电抗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89942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80052297.0

    申请日:2011-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抗器(1)包括:组合体(10),其设置有线圈(2)和布置线圈(2)的磁芯(3);以及收纳组合体(10)的壳体(4)。壳体(4)包括:底板部(40),电抗器(1)安装在固定对象中时,将底板部(40)固定至该固定对象;侧壁部(41),其安装至底板部(40)以围住组合体(10);以及散热层(42),其形成于底板部(40)的内面,以介于底板部(40)与线圈(2)之间。底板部(40)由铝制成,而侧壁部(41)由绝缘树脂制成。散热层(42)由导热率高并且呈现极佳绝缘特性的粘合剂制成。由于底板部(40)构造为与侧壁部(41)分开的部件,能容易地形成散热层(42),此外,散热层(42)能由拥有极佳散热特性的材料制成。由于绝缘体(5)将线圈(2)均匀压贴散热层(42),实现了更为优良的散热特性。

    汽车用电缆支承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65802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080013745.1

    申请日:2010-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H02G3/32 Y10T74/20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电缆支承件。该电缆支承件能够使弯曲成U形的汽车用电缆容易且可靠地定位和支承在车体等上。折叠成U形的电缆(12)的两个直线部插入通过主体管部分(18)中的公共插孔(20)中,该两个直线部彼此靠近地设置,并且两个直线部插入单独设置在与主体管部分(18)一体形成的分支管部分(26)中的独立插孔(32、34)中,以便从主体管部分(18)中的开口延伸,所述开口位于与电缆(12)折叠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汽车用电缆支承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65802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3745.1

    申请日:2010-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H02G3/32 Y10T74/20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电缆支承件,其具有新颖的结构。该电缆支承件能够使弯曲成U形的汽车用电缆容易且可靠地定位和支承在车体等上。折叠成U形的电缆(12)的两个直线部插入通过主体管部分(18)中的公共插孔(20)中,该两个直线部彼此靠近地设置,并且两个直线部插入单独设置在与主体管部分(18)一体形成的分支管部分(26)中的独立插孔(32、34)中,以便从主体管部分(18)中的开口延伸,所述开口位于与电缆(12)折叠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