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用铜合金管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30175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70071.0

    申请日:2008-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2 F28F21/085

    Abstract: 本发明的铜合金管具有如下组成:含有Sn:0.1~2.0质量%、P:0.005~0.1质量%、S:0.005质量%以下、O:0.005质量%以下及H:0.0002质量%以下,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而且,在退火的状态下,抗拉强度为250N/mm2以上,在管轴正交截面中,在与管的壁厚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测定的平均晶粒直径为30μm以下,设所述铜合金管的纵长方向的抗拉强度为σL,圆周方向的抗拉强度为σT时,σT/σL>0.93。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高出需要地提高抗拉强度而不会使弯曲加工性劣化,能够充分提高耐压破坏强度(破坏压力),此外弯曲加工性及耐热性也优异。

    热交换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1078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196931.3

    申请日:2007-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具备由外管和配置在外管内的内管构成的传热管,其特征在于,内管螺旋状配置、弯曲配置或在同一平面内弯曲配置在外管内,外管流路截面积除以由内管外径求出的截面积所得的值为1~10。另外,内管的螺旋直径、以规定的凹凸形状的间距重复弯曲时的内管的凹凸高度、或同一平面内的以规定的凹凸形状的间距重复弯曲时的内管的凹凸高度除以外管的内径所得的值为0.8~1.0。通过这样该构成,传热性能良好、防止噪音发生、环境优美且生产性能优越。

    热交换器用铜合金管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3017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10170071.0

    申请日:2008-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2 F28F21/085

    Abstract: 本发明的铜合金管具有如下组成:含有Sn:0.1~2.0质量%、P:0.005~0.1质量%、S:0.005质量%以下、O:0.005质量%以下及H:0.0002质量%以下,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而且,在退火的状态下,抗拉强度为250N/mm2以上,在管轴正交截面中,在与管的壁厚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测定的平均晶粒直径为30μm以下,设所述铜合金管的纵长方向的抗拉强度为σL,圆周方向的抗拉强度为σT时,σT/σL>0.93。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高出需要地提高抗拉强度而不会使弯曲加工性劣化,能够充分提高耐压破坏强度(破坏压力),此外弯曲加工性及耐热性也优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