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0760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680013884.1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G01L1/00
Abstract: 提供一种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前述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在不使残余应力的推定精度降低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用于测量固有应变的切断片的选取数。在设想在结构物上固有应变在一个方向上相同地分布的情况下,使用者从在前述固有应变相同地分布的区域内被选取的切断片测量残余应力,将测量值向残余应力推定装置输入。残余应力推定装置使用被赋予的残余应力的测量值,推定结构物的与一个方向正交的解析面的固有应变的二维分布,将被推定的固有应变的二维分布向前述一个方向转印,推定结构物的固有应变的三维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92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80060674.9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G01L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2 , G01L5/0047 , G01M5/0041 , G01M5/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在具有圆柱状的轴部和板状部的对象体中连接该轴部和板状部的圆角面附近的残余应力的分布的方法,其中,所述板状部比该轴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该方法包含反复进行测量循环,该测量循环包含切削所述对象体来形成新的切削面的步骤和测量所述切削面上的多个部位的残余应力的步骤。所述切削面是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同心的圆锥面或圆筒面,所述圆锥面或圆筒面在反复进行的所述测量循环中通过不变的基准位置。所述基准位置优选为在所述对象体的中央纵剖面上具有最大直径的所述圆角面的圆弧的中心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29126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68972.1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C21D9/30 , C22C38/00 , C22C38/06 , C22C38/58 , F16C3/08 , B21J5/00 , B21K1/08 , C21D1/06 , C21D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46 , B21J1/06 , B21J5/008 , B21K1/08 , C21D1/06 , C21D1/18 , C21D1/56 , C21D1/58 , C21D9/30 , C21D2211/008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58 , C23C8/02 , C23C8/26 , C23C8/80 , F16C3/08 , F16C2204/60 , F16C2204/62 , F16C2204/64 , F16C2204/70 , F16C2204/72 , F16C2204/74 , F16C2240/18 , F16C2240/48 , F16C224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曲轴,其特征在于,是具有销圆角部的大型曲轴,从上述销圆角部的表面到深度500μm的表层区域的平均初始压缩应力为500MPa以上,上述销圆角部的表面的平均维氏硬度为600以上,上述销圆角部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0μm以下,金属组织的原始奥氏体平均粒径为100μm以下。另外,该大型曲轴优选具有如下组成,含有C:0.2质量%以上且0.4质量%以下,Si:0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Mn:0.2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Al:0.005质量%以上且0.1质量%以下,及N:0.001质量%以上且0.02质量%以下,余量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94219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092961.4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曲拐的疲劳强度且生产率高的曲拐的锻造方法。本发明的曲拐的锻造方法包括:对从钢块提取出的预制件内部的重影部的位置和对该预制件进行模锻而成的曲拐内部的重影部的位置进行测量的工序;基于上述测量结果来求出根据模锻前的预制件内部的位置或者钢块内部的位置而求得对应的模锻后的曲拐内部的位置的关系,基于该关系,根据模锻前的预制件内部的重影部的位置来推断模锻后的曲拐内部的重影部的位置的工序;以及基于模锻后的曲拐内部的重影部的推断位置,确定钢块的大小、钢块的形状、从钢块提取预制件的位置以及预制件的锻造方法以便避免重影部配置在模锻后的曲拐的圆角部附近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743063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680013938.4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1L5/00 , G06F119/14
Abstract: 提供一种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前述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能够适合发生塑性应变占大部分的固有应变的结构物的残余应力的推定。向被用于基于固有应变法的残余应力推定方法的分布函数,将被实施塑性加工的结构物在加工前后体积不变化作为限制条件来导入。从被从结构物选取的T片测量残余应力或弹性应变,使分布函数的参数最佳化,使得近似于从被测量的残余应力或弹性应变的测量值所得到的各测量点的固有应变。使用所得到的参数来算出结构物的残余应力的推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3063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3938.4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47 , G01L1/00 , G01M15/042 , G06F17/50
Abstract: 提供一种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前述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能够适合发生塑性应变占大部分的固有应变的结构物的残余应力的推定。向被用于基于固有应变法的残余应力推定方法的分布函数,将被实施塑性加工的结构物在加工前后体积不变化作为限制条件来导入。从被从结构物选取的T片测量残余应力或弹性应变,使分布函数的参数最佳化,使得近似于从被测量的残余应力或弹性应变的测量值所得到的各测量点的固有应变。使用所得到的参数来算出结构物的残余应力的推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0760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3884.1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G01L1/00
Abstract: 提供一种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前述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在不使残余应力的推定精度降低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用于测量固有应变的切断片的选取数。在设想在结构物上固有应变在一个方向上相同地分布的情况下,使用者从在前述固有应变相同地分布的区域内被选取的切断片测量残余应力,将测量值向残余应力推定装置输入。残余应力推定装置使用被赋予的残余应力的测量值,推定结构物的与一个方向正交的解析面的固有应变的二维分布,将被推定的固有应变的二维分布向前述一个方向转印,推定结构物的固有应变的三维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92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60674.9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G01L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2 , G01L5/0047 , G01M5/0041 , G01M5/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在具有圆柱状的轴部和板状部的对象体中连接该轴部和板状部的圆角面附近的残余应力的分布的方法,其中,所述板状部比该轴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该方法包含反复进行测量循环,该测量循环包含切削所述对象体来形成新的切削面的步骤和测量所述切削面上的多个部位的残余应力的步骤。所述切削面是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同心的圆锥面或圆筒面,所述圆锥面或圆筒面的延长面在反复进行的所述测量循环中通过不变的基准位置。所述基准位置优选为在所述对象体的中央纵剖面上具有最大直径的所述圆角面的圆弧的中心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40760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3826.9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IPC: G01L1/00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被使用者的经验所左右而能够设定适当的解析范围的残余应力推定方法及残余应力推定装置。残余应力推定装置不使用结构物的测量值,显示对在前述结构物发生的应变进行解析的解析结果。使用者基于解析结果确定解析范围的位置及大小,将已确定的解析范围的位置及大小和结构物的测量点的切断片的残余应力的测量值输入至残余应力推定装置。残余应力推定装置推定解析范围的固有应变的分布,基于固有应变推定结构物的残余应力,使得近似于从被输入的切断片的残余应力的测量值所得到的固有应变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494219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092961.4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曲拐的疲劳强度且生产率高的曲拐的锻造方法。本发明的曲拐的锻造方法包括:对从钢块提取出的预制件内部的重影部的位置和对该预制件进行模锻而成的曲拐内部的重影部的位置进行测量的工序;基于上述测量结果来求出根据模锻前的预制件内部的位置或者钢块内部的位置而求得对应的模锻后的曲拐内部的位置的关系,基于该关系,根据模锻前的预制件内部的重影部的位置来推断模锻后的曲拐内部的重影部的位置的工序;以及基于模锻后的曲拐内部的重影部的推断位置,确定钢块的大小、钢块的形状、从钢块提取预制件的位置以及预制件的锻造方法以便避免重影部配置在模锻后的曲拐的圆角部附近的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