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压缩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66760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80122341.3

    申请日:2009-06-03

    Abstract: 压缩的对象气体的特性对轴承的寿命没有影响的螺旋压缩装置(1)具有:螺旋压缩机(2),将阴阳咬合并可旋转地收容在形成于机壳(4)上的转子室(5)内、将对象气体与转子润滑流体一起压缩的螺旋转子(6)的转子轴(9)、通过配设在相邻于转子室(5)而形成在机壳(4)内的轴承空间(7、8)内的轴承(10、11)支承,具备将转子室(5)与轴承空间(7、8)隔离的轴封部件(13、14);润滑流体分离回收器(3),从螺旋压缩机(2)吐出的对象气体中分离转子润滑流体;转子润滑流路(25),将润滑流体分离回收器(3)分离的转子润滑流体导入到转子室(5)中;轴承润滑系统(17),对轴承空间(7、8)供给轴承润滑流体,使从轴承空间(7、8)流出的轴承润滑流体冷却而回流到轴承空间(7、8)中。

    螺旋压缩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66760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0980122341.3

    申请日:2009-06-03

    Abstract: 压缩的对象气体的特性对轴承的寿命没有影响的螺旋压缩装置(1)具有:螺旋压缩机(2),将阴阳咬合并可旋转地收容在形成于机壳(4)上的转子室(5)内、将对象气体与转子润滑流体一起压缩的螺旋转子(6)的转子轴(9)、通过配设在相邻于转子室(5)而形成在机壳(4)内的轴承空间(7、8)内的轴承(10、11)支承,具备将转子室(5)与轴承空间(7、8)隔离的轴封部件(13、14);润滑流体分离回收器(3),从螺旋压缩机(2)吐出的对象气体中分离转子润滑流体;转子润滑流路(25),将润滑流体分离回收器(3)分离的转子润滑流体导入到转子室(5)中;轴承润滑系统(17),对轴承空间(7、8)供给轴承润滑流体,使从轴承空间(7、8)流出的轴承润滑流体冷却而回流到轴承空间(7、8)中。

    油分离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53359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10422958.6

    申请日:2011-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2400/02 F25B2500/01

    Abstract: 一种油分离器,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容器本体;导入流路,在容器本体的内壁开口,与容器本体大致垂直地连接;分隔壁部件(5),与导入流路的开口相对,沿着容器本体的内壁延伸;上端部件,将分隔壁部件的上端和容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封闭;以及侧端部件,将分隔壁部件的一侧的侧端和容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封闭,其中,分隔壁部件和容器本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导入流路的内径以下且至少在未设置侧端部件的开放侧的侧端处最大,分隔壁部件的从与导入流路的中心相对的位置至开放侧的侧端的水平方向的外周的长度比导入流路的内径的一半长且比容器本体的内壁的周长的一半短。

    压缩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68174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80050853.0

    申请日:2011-10-11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密封系统的压缩机,所述密封系统能够抑制伴随着液体向干气密封的渗入、供给的密封气体的液化的不良状况的发生。具备:干气密封(15)、密封气体流路(6)和排液气体流路(26),所述干气密封(15)具有旋转环(16)和静止环(19、20),所述旋转环(16)配设在壳体(1a)与转子轴(11)之间,围设在转子轴(11)上,所述静止环(19、20)经由弹性部件(17、18)设在壳体(1a)上,以便能够抵接到与转子轴(11)大致垂直的旋转环(16)的垂直端面上;所述密封气体流路(6)一端与吐出流路(5)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干气密封(15)的旋转环(16)的外周面(16a)和壳体(1a)之间的空间(37)连通而连接,夹设有密封气体调整阀(8);所述排液气体流路(26)一端经由贯通孔(35)与空间(37)连通而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吸入流路(3)上,所述贯通孔(35)形成在旋转环(16)的下方的壳体(1a)上。

    自润滑式螺杆压缩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12748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0980130728.3

    申请日:2009-06-25

    Inventor: 天野靖士

    Abstract: 在具备压缩机主体(11)、供油箱(13)、供油管线(60)、油回收管线(59)的螺杆压缩机(10)中,具备:轴封部(28、41),位于螺杆转子(25)的压缩室(24)的轴(26、38)方向的两侧,防止轴承(27、39、40)的油向压缩室(24)混入和工艺气体从压缩室(24)泄漏;吸入口返回管线(52),使压缩室(24)的排出侧的轴封部(41)和压缩机主体(11)的吸入口(17)连通;供给工艺气体连通管线(61),使压缩机主体(11)的吸入口(17)和供油箱(13)的上部连通;以及1个内外轴封部(53),将压缩机主体(11)内部和大气气氛隔开。提供一种形成有廉价且可靠性高的轴封装置(28、41)的自润滑式螺杆压缩机(10、70、80),该轴封装置防止由于润滑油的粘度下降而导致的轴承(27、39、40)的损伤和排出系统中的重质烃的液化。

    螺杆压缩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304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540166.5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杆压缩机,其包括通过绕轴旋转来压缩气体的螺杆转子、以及将所述螺杆转子收纳在内使其自由旋转并且设有进气口的外壳,该外壳中设有供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外壳内并且被吸入所述螺杆转子之前的气体流过的进气侧空间。所述外壳中设有加热流体用通路,用于向所述进气侧空间导入加热流体以对滞留在所述进气侧空间内的油进行加热。据此,既能防止气体到压缩机的导入路径上的设备复杂化,又能在用于压缩低温气体时防止外壳内的油冻结。

    螺杆压缩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30494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540166.5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杆压缩机,其包括通过绕轴旋转来压缩气体的螺杆转子、以及将所述螺杆转子收纳在内使其自由旋转并且设有进气口的外壳,该外壳中设有供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外壳内并且被吸入所述螺杆转子之前的气体流过的进气侧空间。所述外壳中设有加热流体用通路,用于向所述进气侧空间导入加热流体以对潴留在所述进气侧空间内的油进行加热。据此,既能防止气体到压缩机的导入路径上的设备复杂化,又能在用于压缩低温气体时防止外壳内的油冻结。

    压缩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6817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80050853.0

    申请日:2011-10-11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密封系统的压缩机,所述密封系统能够抑制伴随着液体向干气密封的渗入、供给的密封气体的液化的不良状况的发生。具备:干气密封(15)、密封气体流路(6)和排液气体流路(26),所述干气密封(15)具有旋转环(16)和静止环(19、20),所述旋转环(16)配设在壳体(1a)与转子轴(11)之间,围设在转子轴(11)上,所述静止环(19、20)经由弹性部件(17、18)设在壳体(1a)上,以便能够抵接到与转子轴(11)大致垂直的旋转环(16)的垂直端面上;所述密封气体流路(6)一端与吐出流路(5)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干气密封(15)的旋转环(16)的外周面(16a)和壳体(1a)之间的空间(37)连通而连接,夹设有密封气体调整阀(8);所述排液气体流路(26)一端经由贯通孔(35)与空间(37)连通而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吸入流路(3)上,所述贯通孔(35)形成在旋转环(16)的下方的壳体(1a)上。

    油分离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5335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22958.6

    申请日:2011-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2400/02 F25B2500/01

    Abstract: 一种油分离器,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容器本体;导入流路,在容器本体的内壁开口,与容器本体大致垂直地连接;分隔壁部件(5),与导入流路的开口相对,沿着容器本体的内壁延伸;上端部件,将分隔壁部件的上端和容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封闭;以及侧端部件,将分隔壁部件的一侧的侧端和容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封闭,其中,分隔壁部件和容器本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导入流路的内径以下且至少在未设置侧端部件的开放侧的侧端处最大,分隔壁部件的从与导入流路的中心相对的位置至开放侧的侧端的水平方向的外周的长度比导入流路的内径的一半长且比容器本体的内壁的周长的一半短。

    自润滑式螺杆压缩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274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80130728.3

    申请日:2009-06-25

    Inventor: 天野靖士

    Abstract: 在具备压缩机主体(11)、供油箱(13)、供油管线(60)、油回收管线(59)的螺杆压缩机(10)中,具备:轴封部(28、41),位于螺杆转子(25)的压缩室(24)的轴(26、38)方向的两侧,防止轴承(27、39、40)的油向压缩室(24)混入和工艺气体从压缩室(24)泄漏;吸入口返回管线(52),使压缩室(24)的排出侧的轴封部(41)和压缩机主体(11)的吸入口(17)连通;供给工艺气体连通管线(61),使压缩机主体(11)的吸入口(17)和供油箱(13)的上部连通;以及1个内外轴封部(53),将压缩机主体(11)内部和大气气氛隔开。提供一种形成有廉价且可靠性高的轴封装置(28、41)的自润滑式螺杆压缩机(10、70、80),该轴封装置防止由于润滑油的粘度下降而导致的轴承(27、39、40)的损伤和排出系统中的重质烃的液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