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81017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44148.X

    申请日:201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是使用聚阴离子化合物或镍酸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通过抑制铁等过渡金属化合物从聚阴离子化合物的溶出,缓和残留碱成分导致的粘合剂的劣化,即使经过高温保存或高温下的充放电,也能够维持小的内部电阻和高电容量,具体而言,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是具有能脱嵌和嵌入锂离子的负极、以含锂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及将锂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含锂化合物为聚阴离子化合物或镍酸锂,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中,R1~R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8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8的芳基或氟原子,R4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或具有醚基的碳原子数为4~8的亚烷基。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8101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180044148.X

    申请日:201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是使用聚阴离子化合物或镍酸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通过抑制铁等过渡金属化合物从聚阴离子化合物的溶出,缓和残留碱成分导致的粘合剂的劣化,即使经过高温保存或高温下的充放电,也能够维持小的内部电阻和高电容量,具体而言,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是具有能脱嵌和嵌入锂离子的负极、以含锂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及将锂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含锂化合物为聚阴离子化合物或镍酸锂,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中,R1~R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8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8的芳基或氟原子,R4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或具有醚基的碳原子数为4~8的亚烷基,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9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180043785.5

    申请日:201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是使用含有锰的含锂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能够抑制锰从正极活性物质的溶出,即使经过高温保存或高温下的充放电,也能够维持小的内部电阻和高电容量,具体而言,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是具有能脱嵌和嵌入锂离子的负极、以含锂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及将锂盐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含锂化合物为含有锰的含锂金属氧化物,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中,R1~R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8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8的芳基或氟原子,R4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或具有醚基的碳原子数为4~8的亚烷基。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9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43785.5

    申请日:201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是使用含有锰的含锂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能够抑制锰从正极活性物质的溶出,即使经过高温保存或高温下的充放电,也能够维持小的内部电阻和高电容量,具体而言,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是具有能脱嵌和嵌入锂离子的负极、以含锂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及将锂盐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含锂化合物为含有锰的含锂金属氧化物,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中,R1~R3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8的链烯基、碳原子数为5~8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8的芳基或氟原子,R4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或具有醚基的碳原子数为4~8的亚烷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