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60794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10120281.5
申请日:2005-11-09
Abstract: 一种双壁管具有外管(162)和设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162)。内管的外壁在其上具有脊部(162b),其确定了沿内管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槽部(162a)。外管和内管被弯曲以具有正直延伸的直部(163a)和从直部弯曲的弯曲部(163b)。在直部中,外管具有比由内管的脊部的外表面确定的假想圆柱体的外径(L(R))更大的内径(L)。此外,内管的脊部接触外管的内表面以在弯曲部由外管径向挤压和保持。该双壁管能够适用于制冷剂循环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773154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120011.4
申请日:2005-11-08
Abstract: 一种双壁管,包括:外管(161),所述外管沿管纵向在外管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处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开口;和内管(162),所述内管插入外管中,以在外管和内管之间限定通道(160a)。入口部分(163)连接至外管,以通过第一开口与通道(160a)连通,出口部分(164)连接至外管,以通过第二开口与通道连通。在双壁管中,外管和内管能够被设置成在第一通道中限定具有扩大横截面的膨胀部分(160b),以及膨胀部分至少设置在靠近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的部分处。在双壁管中,内管能够设有多个凹槽(162b,162d,162e,162f,162g)。
-
公开(公告)号:CN1773206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120281.5
申请日:2005-11-09
Abstract: 一种双壁管具有外管(162)和设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162)。内管的外壁在其上具有脊部(162b),其确定了沿内管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槽部(162a)。外管和内管被弯曲以具有正直延伸的直部(163a)和从直部弯曲的弯曲部(163b)。在直部中,外管具有比由内管的脊部的外表面确定的假想圆柱体的外径(L(R))更大的内径(L)。此外,内管的脊部接触外管的内表面以在弯曲部由外管径向挤压和保持。该双壁管能够适用于制冷剂循环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08954.9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形成有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空间(30a)的主体(30);配置于主体的内部且具有圆锥形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以及在主体的内壁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之间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喷嘴通路(13a)及作为升压部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扩散通路(13c)。而且,在从通路形成部件向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连结使通路形成部件沿中心轴(CL)方向位移的驱动机构(37),将通路形成部件、上游侧动作棒、流入空间的中心轴彼此同轴地配置。由此,抑制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时的中心轴的倾斜。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都能够稳定地发挥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08952.X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形成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空间(30a)的主体(30)、配置于主体的内部且具有圆锥形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在主体的内壁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之间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喷嘴通路(13a)及作为升压部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扩散通路(13c)。而且,在从通路形成部件向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连结有使通路形成部件向中心轴(CL)方向位移的驱动机构(37)。通过形成喷嘴通路壁面的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来形成作为使通路截面积扩大而在制冷剂产生剥离旋涡的边缘发挥功能的喉部。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能够稳定发挥高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9284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80047610.5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 B60H2001/3298 , F25B40/00 , F25B40/06 , F25B41/00 , F25B41/067 , F25B43/006 , F25B2341/0012 , F25B2400/051
Abstract: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有:对从喷射器(20)的扩散部(22b)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使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不被存储而向蒸发器(16)侧流出的上游侧气液分离器(14);对从上游侧气液分离器(14)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存储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且使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流出的下游侧气液分离器(17)。并且,设置有将扩散部(22b)内的制冷机油向下游侧气液分离器(17)内引导的制冷机油旁通通路(23)。由此,能够调节向上游侧气液分离器(14)流入的制冷剂中的制冷机油的浓度,能够调节从上游侧气液分离器(14)向蒸发器(16)侧流出的液相制冷剂中的制冷机油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78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80036307.0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B60H2001/3298 , F25B1/06 , F25B1/10 , F25B41/04 , F25B2341/0012 , F25B2341/0013 , F25B2341/0014 , F25B2341/0662 , F25B2400/23 ,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在供暖模式时,切换至如下所述的冷媒回路:将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冷媒由喷射器(14)减压并使其流入气液分离器(15),使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向压缩机(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b)吸入,并且使分离出的液相冷媒至少依次流向第二可变节流阀(17)、室内蒸发器(20)、压缩机(11)的吸入口(11a);在制冷模式时,切换至如下所述的冷媒回路:使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冷媒经由室外热交换器(18)而由第一可变节流阀(16)减压并流入气液分离器(15),使分离出的气相冷媒向压缩机(11)的中间压吸入口(11b)吸入,并且使分离出的液相冷媒依次流向第二可变节流阀(17)、室内蒸发器(20)、压缩机(11)的吸入口(11a)。
-
公开(公告)号:CN10479789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80059775.X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5/46 , B60H1/00921 , B60H2001/3298 , F25B41/00 , F25B2341/0011 , F25B2341/0015 , F25B9/08 , B05B9/002 , B05B12/008 , F25B2500/07
Abstract: 在加热侧喷射器(15)的加热侧主体部(15b)的内部空间中的、从加热侧喷嘴部(15a)的冷媒喷射口(15c)到加热侧扩压部(15g)的入口部(15h)的范围内,形成使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混合的混合部(15e)。此外,混合部(15e)形成为冷媒通路面积朝向冷媒流下游侧逐渐缩小的形状,入口部(15h)的冷媒通路面积设定为比冷媒喷射口(15c)的冷媒通路面积小。由此,在混合部(15e)内使混合冷媒的流速减速至比二相音速αh低的值,抑制加热侧扩压部(15g)内的冲击波的产生,使加热侧扩压部(15g)中的升压性能稳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70430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80052305.0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B60H1/00921 , B60H2001/00942 , B60H2001/3298 , F25B5/04 , F25B6/04 , F25B2341/0662 , F25B2400/04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Abstract: 在对作为热交换对象流体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模式时,切换至使由室外热交换器(14)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散热后的高压冷媒向作为气液分离器的储液器(17)流入的冷媒回路,在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模式时,切换至使由第1膨胀阀(13)减压后的低压冷媒向储液器(17)流入的冷媒回路。由此,无论在哪种运行模式下,均能缩小储液器(17)内的冷媒的温度与外部气温的温度差,从而抑制因发生储液器(17)内的冷媒与外部气体的不必要的热交换所致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性能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0523645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10140852.0
申请日:2007-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 , B60H2001/3298 , F25B9/008 , F25B40/00 , F25B40/02 , F25B2309/061 , F25B2341/0012 , F25B2341/0661
Abstract: 在一种制冷剂循环装置中,散热器(13a)具有散热部分和制冷剂出口(27),散热部分用于给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散热,制冷剂出口(27)位于散热部分的下游,喷射器(15)包括:用于减压和膨胀制冷剂的喷嘴部分(15a)、和通过从喷嘴部分喷射的高速制冷剂流来吸入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入口(15b)。制冷剂循环装置包括:节流单元(18),其用于使从散热器的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蒸发器(19),其位于节流单元的制冷剂下游侧和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入口之间;和位于散热器的散热部分中的分支部分(13e),以便使制冷剂流分叉。在制冷剂循环装置中,喷嘴部分具有连接到分支部分的喷嘴入口,使得制冷剂从散热器的分支部分流进喷嘴入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