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63563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101923.6
申请日:2007-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0/00 , B60H1/323 , F25B5/02 , F25B2400/0417 , F25B2400/0419 , F25B2500/01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冷剂循环装置的管道结构,包括内部热交换器(160),和在绕过内部热交换器时制冷剂流过的支路管(171)。内部热交换器具有减压前高压制冷剂流过的第一流动通道(160a)和减压后低压制冷剂流过的第二流动通道(162)。制冷剂循环装置包括多个低压侧热交换器(141、142、243),多个低压侧热交换器被设置使得来自一部分低压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过内部热交换器的第二流动通道,来自另一部分低压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在绕过内部热交换器的同时流过支路管。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3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580064379.5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相泽英男
IPC: B60H1/00
Abstract: 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旋转门(15)中,在面部模式下,成为外周部(61)将除霜吹出开口部(51b)关闭、且外周部(62)将脚部吹出开口部(51d)关闭的状态。此时,第1门开口部(66)与入口开口部(30b)连通,且第2门开口部(64)与面部吹出开口部(51c)连通。空气流在入口开口部(30b)和第1门开口部(66)之间通过的流路的流路截面积(A1)与空气流在面部吹出开口部(51c)和第2门开口部(64)之间通过的流路的流路截面积(B1)一致。因此,在空气流从入口开口部(30b)向门空间(67)内流入时空气在门空间(67)内膨胀,因此,能够使空气流的脉动减少。其结果,能够降低噪音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9689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780054442.6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相泽英男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内部气体温度检测部(32)、室内空调部和空调控制部(30)。内部气体温度检测部对车室内的内部气体温度(Tr)进行检测。室内空调部用具备:对车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部(10);以及向车室内吹送空气的送风部(1)。空调控制部具有自动控制部(S2、S3、S4、S5、S6)、打开信号检测部(S7)、热负荷判定部(S8、S10)和省电力控制部(S9、S11)。自动控制部根据检测出的内部气体温度进行自动地变更室内空调部的工作的自动控制。打开信号检测部对表示开口部打开的打开信号进行检测。热负荷判定部对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变化是否超过自动控制的空调能力进行判定。在检测出打开信号且判定为热负荷超过自动控制的空调能力的情况下,不管内部气体温度如何,省电力控制部都进行抑制消耗动力的增大的省动力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3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379.5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相泽英男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92 , B60H1/00521 , B60H1/00585 , B60H1/00685 , B60H1/00864 , B60H2001/006
Abstract: 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旋转门(15)中,在面部模式下,成为外周部(61)将除霜吹出开口部(51b)关闭、且外周部(62)将脚部吹出开口部(51d)关闭的状态。此时,第1门开口部(66)与入口开口部(30b)连通,且第2门开口部(64)与面部吹出开口部(51c)连通。空气流在入口开口部(30b)和第1门开口部(66)之间通过的流路的流路截面积(A1)与空气流在面部吹出开口部(51c)和第2门开口部(64)之间通过的流路的流路截面积(B1)一致。因此,在空气流从入口开口部(30b)向门空间(57)内流入时空气在门空间(57)内膨胀,因此,能够使空气流的脉动减少。其结果,能够降低噪音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096894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4442.6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相泽英男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内部气体温度检测部(32)、室内空调部和空调控制部(30)。内部气体温度检测部对车室内的内部气体温度(Tr)进行检测。室内空调部用具备:对车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部(10);以及向车室内吹送空气的送风部(1)。空调控制部具有自动控制部(S2、S3、S4、S5、S6)、打开信号检测部(S7)、热负荷判定部(S8、S10)和省电力控制部(S9、S11)。自动控制部根据检测出的内部气体温度进行自动地变更室内空调部的工作的自动控制。打开信号检测部对表示开口部打开的打开信号进行检测。热负荷判定部对车室内的热负荷的变化是否超过自动控制的空调能力进行判定。在检测出打开信号且判定为热负荷超过自动控制的空调能力的情况下,不管内部气体温度如何,省电力控制部都进行抑制消耗动力的增大的省动力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063563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10101923.6
申请日:2007-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0/00 , B60H1/323 , F25B5/02 , F25B2400/0417 , F25B2400/0419 , F25B2500/01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冷剂循环装置的管道结构,包括内部热交换器(160),和在绕过内部热交换器时制冷剂流过的支路管(171)。内部热交换器具有减压前高压制冷剂流过的第一流动通道(160a)和减压后低压制冷剂流过的第二流动通道(162)。制冷剂循环装置包括多个低压侧热交换器(141、142、243),多个低压侧热交换器被设置使得来自一部分低压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过内部热交换器的第二流动通道,来自另一部分低压侧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在绕过内部热交换器的同时流过支路管。
-
公开(公告)号:CN117795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80055243.8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抑制因压缩机的排出脉动引起的振动及噪音的产生。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吸入、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11);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的散热器(12);使由散热器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部(14a);以及将减压部的开度控制为通常开度的控制部(60),控制部在压缩机起动时判定为在压缩机贮留有液相的制冷剂的情况下,进行液体排出控制,该液体排出控制促进从压缩机到减压部为止贮留的液相的制冷剂的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3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580065495.9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相泽英男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单元具有:空调壳体(11),该空调壳体(11)具有第一空气通路(16)、在第一空气通路(16)的下游侧并列地配置的第二空气通路(17)和第三空气通路(18);加热器(15),该加热器(15)配置于第三空气通路(18),对在第三空气通路(18)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开闭装置(14),该开闭装置(14)在加热器(15)的空气流的下游侧对第三空气通路(18)进行开闭。第三空气通路(18)在加热器(15)的空气流的上游侧具有作为第三空气通路(18)的开口端的开口孔(18a),空调壳体(11)还具有将第三空气通路(18)的开口孔(18a)分割成多个分割孔(18b)的孔分割部(28)。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53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5495.9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相泽英男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单元具有:空调壳体(11),该空调壳体(11)具有第一空气通路(16)、在第一空气通路(16)的下游侧并列地配置的第二空气通路(17)和第三空气通路(18);加热器(15),该加热器(15)配置于第三空气通路(18),对在第三空气通路(18)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开闭装置(14),该开闭装置(14)在加热器(15)的空气流的下游侧对第三空气通路(18)进行开闭。第三空气通路(18)在加热器(15)的空气流的上游侧具有作为第三空气通路(18)的开口端的开口孔(18a),空调壳体(11)还具有将第三空气通路(18)的开口孔(18a)分割成多个分割孔(18b)的孔分割部(2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