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2516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610160510.4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充放电循环导致内阻上升的蓄电元件。本实施方式中提供如下蓄电元件,其具备具有电极基材、按照覆盖该电极基材的表面的方式配置且包含活性物质粒子的活性物质层、和配置于电极基材与活性物质层之间且包含粘结剂的中间层的电极,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粒子进入中间层而与电极基材及中间层接触。

    蓄电元件以及蓄电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17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835730.2

    申请日:2016-09-20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以及蓄电装置,能够防止因异物进入壳体的外表面与被安装于壳体的外表面的绝缘片的端面的边界而引起的绝缘片的破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元件具备:金属制的壳体,容纳电极体;以及绝缘片,被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壳体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沿着所述绝缘片的至少一部分端面而在所述绝缘片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前端比所述绝缘片更突出。

    蓄电元件以及蓄电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173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610835730.2

    申请日:2016-09-20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以及蓄电装置,能够防止因异物进入壳体的外表面与被安装于壳体的外表面的绝缘片的端面的边界而引起的绝缘片的破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元件具备:金属制的壳体,容纳电极体;以及绝缘片,被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壳体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沿着所述绝缘片的至少一部分端面而在所述绝缘片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前端比所述绝缘片更突出。

    蓄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2871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410010145.X

    申请日:2014-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抑制了电阻上升的蓄电元件等。该蓄电元件具备第1电极板、具有与该第1电极板相反极性的第2电极板、以及配置在所述第1和第2电极板之间的间隔件,第1电极板包含集电体、层叠于该集电体上的导电层以及层叠于该导电层上的合剂层,合剂层中,作为构成材料含有粘结剂和活性物质的一次粒子,在合剂层中作为构成材料配合的所述一次粒子的一部分存在于导电层内。

    蓄电元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7505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74004.8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极体的弯曲部和平坦部的交界部位能够抑制构成该电极体的电极的皱折的产生的蓄电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扁平的电极体,其中电极按照形成中空部的方式被卷绕,该电极体具有在长径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弯曲部、以及在短径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平坦部;和壳体,其收纳电极体,电极体在已被放电的状态下,在将平坦部的短径方向上的厚度设为A、将弯曲部的径向上的厚度设为B、将中空部的短径方向上的厚度设为W时,满足A+(W/2)≤B。

    蓄电元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78340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24989.2

    申请日:2013-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H01M2/06 H01M10/052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元件,其采用使用多个导通部件使发电器件的极和外部端子导通连接的构造,并且尽可能消除导通部件彼此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发热的顾虑。蓄电元件具有:发电器件(1),其收容于壳体(4);正负的集电体(2、3),其与发电器件(1)的正以及负的电极(7、8)分别导通;以及正负的外部端子(5、6),其配置于壳体(4)中的盖壳体部(4A)的壳体外侧面(18)并与正负的集电体(2、3)分别导通,其中,正的外部端子(5)和正的集电体(2)使用内外贯通盖壳体部(4A)而被止动固定的铝制铆钉(13)而被导通连接,并且铆钉(13)的壳体内部侧部分(13c)和正的集电体(2)通过基于铝焊料(y)的软钎焊被导通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