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50031C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01125199.9
申请日:2001-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46 , H01R2103/00
Abstract: 上边绝缘外壳,在它的四个角中设有圆柱形凸头。设置的这些凸头用于给固定引出端和可移动的引出端定位。凸头的顶加工成凸形平面。固定引出端的两边形成半圆形切口。切口装到上述绝缘外壳的凸头上。使固定引出端按高度准确的位置安装到上边绝缘外壳上。之后,用焊机使凸头热变形成圆帽形,把固定引出端固定到上边绝缘外壳上。
-
公开(公告)号:CN1304193A
公开(公告)日:2001-07-18
申请号:CN01102956.0
申请日:2001-0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3 , H01R24/46 , H01R2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耐久并具有良好的接触/连接可靠性的可移动端子、同轴连接器以及依此组合而成的通信装置。同轴连接器由两个分开的上侧绝缘外壳和下侧绝缘外壳的合成树脂外壳,金属的固定端子,可移动端子和外部端子构成。具有弹性可移动功能的可移动端子包括:与固定端子接触的可移动接触部分;与上、下绝缘外壳配套的固定部分;弯曲成L形的引导部分。可移动接触部分具有外框部分、向上弯曲成弧形的弹性可移动部分、以及在弹性可移动部分中央形成的接触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67904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80034027.9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R24/38
Abstract: 一种带同轴线缆的L型同轴连接器,具备:同轴线缆,其具有中心导体部和在中心导体部四周配置的外部导体部;内部端子,其与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部连接;外部端子,其与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部连接;以及绝缘性构件,其配置于内部端子与外部端子之间,外部端子具有:在与同轴线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以筒状延伸的筒状部,内部端子具有:在与同轴线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公型且筒状的第1端子部;和从第1端子部延伸至与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部连接的第2端子部,第1端子部供绝缘性构件插入,并且由筒状部围起,绝缘性构件具有:突出而用以插入第1端子部的突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188937C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01102956.0
申请日:2001-0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3 , H01R24/46 , H01R2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耐久并具有良好的接触/连接可靠性的可移动端子、同轴连接器以及依此组合而成的通信装置。同轴连接器由两个分开的上侧绝缘外壳和下侧绝缘外壳的合成树脂外壳,金属的固定端子,可移动端子和外部端子构成。具可移动端子,包括:外框部分;弹性可移动部分,由外框部分支撑其两端,并且具有可位移的弹性中央部件;和接触部分,位于弹性可移动部分之上,与固定端子进行接触,使接触部分和固定端子连接起来;其中,外框部分包括两个弹性支撑部分,这两个弹性支撑部分在弹性可移动部分的两端与弹性可移动部分连接,其中,外框部分还包括与弹性可移动部分平行的两个支臂,这两个支臂被弯曲从而使与弹性支撑部分连接的弹性可移动部分成弧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67904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80034027.9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R24/38
Abstract: 一种带同轴线缆的L型同轴连接器,具备:同轴线缆,其具有中心导体部和在中心导体部四周配置的外部导体部;内部端子,其与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部连接;外部端子,其与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部连接;以及绝缘性构件,其配置于内部端子与外部端子之间,外部端子具有:在与同轴线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以筒状延伸的筒状部,内部端子具有:在与同轴线缆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公型且筒状的第1端子部;和从第1端子部延伸至与同轴线缆的中心导体部连接的第2端子部,第1端子部供绝缘性构件插入,并且由筒状部围起,绝缘性构件具有:突出而用以插入第1端子部的突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335736A
公开(公告)日:2002-02-13
申请号:CN01125199.9
申请日:2001-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46 , H01R2103/00
Abstract: 上边绝缘外壳,在它的四个角中设有圆柱形凸头。设置的这些凸头用于给固定引出端和可移动的引出端定位。凸头的顶加工成凸形平面。固定引出端的两边形成半圆形切口。切口装到上述绝缘外壳的凸头上。使固定引出端按高度准确的位置安装到上边绝缘外壳上。之后,用焊机使凸头热变形成圆帽形,把固定引出端固定到上边绝缘外壳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616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680052773.8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器(10),包含有底筒状的壳体(12)。在壳体(12)内的底面(12a)接合压电元件(18),在压电元件(18)上接合毡体(22)。在壳体(12)的开口部嵌入由固定部(26)和比固定部(26)更硬质的基板(28)构成的盖构件(24)。在压入基板(28)中的端子(36a、36b)连接引线(38a、38b),把端子(36a、36b)与压电元件(18)电连接。在固定部(26)形成通孔(40),从通孔(40)注入发泡前的树脂,发泡,一边从通孔(40)把多余的发泡性树脂(42)向外部压出,一边在壳体(12)内填充发泡性树脂(42)。从而能够实现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其均一地在壳体内填充了发泡性树脂,并取得了良好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616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680052773.8
申请日:2006-1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器(10),包含有底筒状的壳体(12)。在壳体(12)内的底面(12a)接合压电元件(18),在压电元件(18)上接合毡体(22)。在壳体(12)的开口部嵌入由固定部(26)和比固定部(26)更硬质的基板(28)构成的盖构件(24)。在压入基板(28)中的端子(36a、36b)连接引线(38a、38b),把端子(36a、36b)与压电元件(18)电连接。在固定部(26)形成通孔(40),从通孔(40)注入发泡前的树脂,发泡,一边从通孔(40)把多余的发泡性树脂(42)向外部压出,一边在壳体(12)内填充发泡性树脂(42)。从而能够实现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其均一地在壳体内填充了发泡性树脂,并取得了良好的特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