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元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592525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410064432.5

    申请日:2004-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1 H01L2251/5315 H01L2251/5323

    Abstract: 在现有的共振器结构的发光元件中,为调整发光元件的电荷平衡,几乎没有对电子输送层的膜厚进行调整的自由度,因此几乎不能调整从发光层发出、反射至金属电极,并再次到达发光层时的电磁波的位相。此外,由于激发状态缓和寿命为数微秒以上较长的材料,在直至激发状态缓和的期间,从发光层长距离移动扩散。因此,在现有的共振器结构的发光元件中,到达金属电极上的激发状态失活,不发光,不能实现高辉度、高效率发光。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具有空穴输送层203、发光层204、电子输送层205、电子注入层206,其中在阳极202A和阴极202B的两个电极上采用透明导电膜,在各自另外一侧上设置具有光反射功能的膜201、207,其间设置具有光共振器功能的结构,由此可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可高效,防止在高辉度侧效率降低,并可导入共振器的效果。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5536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510127953.5

    申请日:2005-12-07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该显示装置的像素包括发光元件、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是向该发光元件提供电源的开关元件,由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构成,这些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随着数据信号向像素内的输入,一个变为正偏压状态,另一个变为反偏压状态,并且,该偏压状态按照该数据信号的时序性输入,在该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之间交替切换,经由第1或第2开关元件向该发光元件提供电源。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5536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10127953.5

    申请日:2005-12-07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该显示装置的像素包括发光元件、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是向该发光元件提供电源的开关元件,由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构成,这些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随着数据信号向像素内的输入,一个变为正偏压状态,另一个变为反偏压状态,并且,该偏压状态按照该数据信号的时序性输入,在该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之间交替切换,经由第1或第2开关元件向该发光元件提供电源。

    高效有机发光元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92525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64432.5

    申请日:2004-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1 H01L2251/5315 H01L2251/5323

    Abstract: 在现有的共振器结构的发光元件中,为调整发光元件的电荷平衡,几乎没有对电子输送层的膜厚进行调整的自由度,因此几乎不能调整从发光层发出、反射至金属电极,并再次到达发光层时的电磁波的位相。此外,由于激发状态缓和寿命为数微秒以上较长的材料,在直至激发状态缓和的期间,从发光层长距离移动扩散。因此,在现有的共振器结构的发光元件中,到达金属电极上的激发状态失活,不发光,不能实现高辉度、高效率发光。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具有空穴输送层203、发光层204、电子输送层205、电子注入层206,其中在阳极202A和阴极202B的两个电极上采用透明导电膜,在各自另外一侧上设置具有光反射功能的膜201、207,其间设置具有光共振器功能的结构,由此可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元件可高效,防止在高辉度侧效率降低,并可导入共振器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