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1658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142712.6
申请日:200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界相改性的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晶界相改性的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是指晶界相包含有序的fcc结构的ROF化合物的R-Fe-M-B基稀土永磁体。R为稀土元素Nd、Pr、Dy、Tb和Y中的一种或几种,M为Al、Cu、Ga、Nb、Mg、Si和Mo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晶界相的主要元素为R、O和F元素,其中R∶O∶F≈1∶1∶1(原子百分比)。所述的制备方法是指通过控制烧结和二次回火的温度和冷却速率,使添加的能与钕铁硼磁体的晶界富R相相熔合的氟化物中的F原子和晶界相中的O原子在晶格中有序排列,以构成有序的fcc晶界相。该有序的fcc晶界相具有更好的去磁耦合作用,有利于提高磁体的矫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了Dy、Tb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658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10142712.6
申请日:200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界相改性的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晶界相改性的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是指晶界相包含有序的fcc结构的ROF化合物的R-Fe-M-B基稀土永磁体。R为稀土元素Nd、Pr、Dy、Tb和Y中的一种或几种,M为Al、Cu、Ga、Nb、Mg、Si和Mo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晶界相的主要元素为R、O和F元素,其中R∶O∶F≈1∶1∶1(原子百分比)。所述的制备方法是指通过控制烧结和二次回火的温度和冷却速率,使添加的能与钕铁硼磁体的晶界富R相相熔合的氟化物中的F原子和晶界相中的O原子在晶格中有序排列,以构成有序的fcc晶界相。该有序的fcc晶界相具有更好的去磁耦合作用,有利于提高磁体的矫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了Dy、Tb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1977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102636.6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6/71 , B29C65/0681 , B29C65/44 , B29C65/645 , B29C66/1122 , B29C66/21 , B29C66/43 , B29C66/7422 , B29C66/7428 , B29C66/81429 , B29C66/8322 , B29C66/836 , B29K2023/06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包括: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钛合金表面,使得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钛合金传导至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在旋转工具的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连接方法获得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以及该连接接头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实施简便、有效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83438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23323.X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对钛合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搭接摩擦点焊的方法与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搭接接触,使用装夹装置固定于工作台上;(2)预先加热搭接区域,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块体材料软化;(3)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金属表面,使旋转工具与金属表面摩擦生热,控制旋转工具转速为500转/分~4000转/分之间,下压速度为0.5mm/min~6mm/min之间,并控制连接过程的界面处最高温度为230℃~400℃,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装置由旋转工具、装夹工具、工作台主体、热电偶与测温装置、压力传感器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简易轻便,有效可靠,能够满足钛合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之间较高强度与连接质量的接头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61977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02636.6
申请日:2016-0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6/71 , B29C65/0681 , B29C65/44 , B29C65/645 , B29C66/1122 , B29C66/21 , B29C66/43 , B29C66/7422 , B29C66/7428 , B29C66/81429 , B29C66/8322 , B29C66/836 , B29K2023/0683 , A61F2/30 , A61F2002/30329 , A61F2002/30454 , B29C66/0224 , B29C66/026 , B29C66/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包括: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钛合金表面,使得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钛合金传导至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在旋转工具的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连接方法获得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以及该连接接头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实施简便、有效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83438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223323.X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对钛合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搭接摩擦点焊的方法与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搭接接触,使用装夹装置固定于工作台上;(2)预先加热搭接区域,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块体材料软化;(3)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金属表面,使旋转工具与金属表面摩擦生热,控制旋转工具转速为500转/分~4000转/分之间,下压速度为0.5mm/min~6mm/min之间,并控制连接过程的界面处最高温度为230℃~400℃,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装置由旋转工具、装夹工具、工作台主体、热电偶与测温装置、压力传感器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简易轻便,有效可靠,能够满足钛合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之间较高强度与连接质量的接头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84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117487.X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
IPC: C12G3/02
Abstract: 一种天然青梅发酵酒的制作方法,以青梅汁果浆为原料,通过活性干酵母发酵后陈酿并取上清液得到。本发明充分利用了青梅资源,促进了林果业发展,使果农增收的同时提出净水降酸工艺,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天然,无化学物质添加,口感丰满,青梅果香浓郁,经济实惠的青梅果酒的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683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58677.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的具有高光亮质地的紫陶产品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建水陶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微米级氧化镁粉末,同时加水控制陶泥粘度和含水率;拉坯成型为任意形状;或向建水紫陶泥浆中加入九水合硅酸钠粉末和微米级氧化镁粉末,同时加水控制陶泥粘度和流动性,注浆成型为任意形状;干燥后煅烧,保温冷却至室温,形成紫陶产品。本发明所制得的紫陶产品表面具有光泽,容易清洁不留污垢,而且产生天然的玉质感,对比目前传统的紫陶产品,需要经过打磨或是上釉才能具有表面光泽,减少加工工序从而降低加工成本以及能耗,而且镁是人体必需的健康元素,因此扩展了紫陶的产品形式,增加了建水紫陶的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76743.5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韧耐磨过共晶Al‑Mg2Si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Si 4.77~6.70、Mg 8.23~11.40%、Cu 0.1~0.5%、Ti≤0.1%,P、Sr和Nd三种元素总含量在0.01~0.20%之间,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合金通过细晶强化处理、铸造、固溶处理及大变形轧制等工艺步骤制备而成,采用异步轧制与同步轧制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制备的铝合金在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屈服强度可达180MPa,抗拉强度可达220MPa,总延伸率不低于4.0%。此外,合金的晶粒结构均匀,Mg2Si颗粒呈现良好的分布,进一步提升了合金的耐磨性能。该合金适用于要求高强度、高韧性及优良耐磨性的工程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32370.2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组织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贝氏体钢技术领域,所述超细组织贝氏体钢,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C:0.72~0.98%,Si:1.45~1.60%,Mn:1.85~2.00%,P≤0.005%,S≤0.005%,Cr:0.95~1.34%,Ni:1.30~1.60,Mo:0.20~0.3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合金熔炼;(2)均匀化处理及开坯;(3)高温轧制;(4)奥氏体化及强烈温变形处理;(5)等温贝氏体转变热处理;(6)配分处理。采用大变形温轧和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实现了组织结构细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得到的合金钢屈服强度不低于1000MPa,抗拉强度不低于1900MPa,均匀延伸率不低于10.0%。本发明所采用的合金成分成本低廉,同时,本发明所采取的制备工艺简单,可以用于高性能钢材的工业化制备。
-
-
-
-
-
-
-
-
-